【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衬环分料、组装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活塞环组装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衬环分料、组装装置。
技术介绍
活塞环品类多、环径差异较大,其中,刮片质量轻、厚度薄,厚度一般在0.35mm左右,衬环的厚度一般在1.9mm左右,且衬环具有波形结构,在活塞装环工序中,需要把衬环装入活塞上的衬环卡槽内。现有的活塞装环多为人工手动装入,如此人工装环效率不仅低,因厚度薄的原因导致劳动强度也特别大,而且人工容易损伤活塞环;最重要的是活塞装环精度要求很高,人工装环的精度低、返工率高,以此会给企业带来高额的劳动成本等问题。现有技术中为了实现将衬环自动地安装到活塞上,需要将单个衬环分离出来,但衬环为波形结构,衬环上下叠放产生干涉,难以分离。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衬环分料、组装装置能够克服上述问题。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衬环分料、组装装置,包括衬环分料装置和衬环组装装置,所述衬环分料装置能够通过挤压的方式分离出单个衬环;所述衬环组装装置包括固定板,所述固定板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衬环分料、组装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衬环分料装置和衬环组装装置,所述衬环分料装置能够通过挤压的方式分离出单个衬环;/n所述衬环组装装置包括固定板(500),所述固定板的下端面上连接有抓取衬环的夹持机构、且所述固定板上设有圆形通孔(510),所述夹持机构包括围绕所述圆形通孔均匀分布且连接在所述固定板上的多个爪部件(600),每个所述爪部件包括:/n安装架(610),设于所述固定板的下方;/n拉环组件(620),固接在所述安装架中朝向圆形通孔的一侧面上,用于从上往下与所述衬环接触、并可与所述衬环的内径面接触;/n托环组件(630),固接在所述安装架的另一侧面上,用于从下 ...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1.一种衬环分料、组装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衬环分料装置和衬环组装装置,所述衬环分料装置能够通过挤压的方式分离出单个衬环;
所述衬环组装装置包括固定板(500),所述固定板的下端面上连接有抓取衬环的夹持机构、且所述固定板上设有圆形通孔(510),所述夹持机构包括围绕所述圆形通孔均匀分布且连接在所述固定板上的多个爪部件(600),每个所述爪部件包括:
安装架(610),设于所述固定板的下方;
拉环组件(620),固接在所述安装架中朝向圆形通孔的一侧面上,用于从上往下与所述衬环接触、并可与所述衬环的内径面接触;
托环组件(630),固接在所述安装架的另一侧面上,用于从下往上与所述衬环接触、并与所述拉环组件配合对所述衬环进行夹持;
所述拉环组件和托环组件能够夹紧衬环的多个部位,并对衬环进行径向向外的拉伸。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衬环分料、组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衬环分料装置包括:
平台(100);
存料柱(200),其包括固设于存料柱底部的异形板(210),所述异形板的下底面与平台的上表面之间的间隙大于一个衬环的高度且小于两个衬环的高度;
挤压抬升装置(300),对称设置在平台的两侧,其包括挤压板(330),两侧的挤压板能够做水平方向的相向运动以及竖直方向的升降运动;
夹取装置(400),其具有用于夹紧衬环的夹紧组件(430);
所述存料柱上能够放置多个叠置的衬环(10),所述挤压板能够对最下层的衬环进行径向向内的挤压,使最下层衬环形成一个与异形板错开的突出部分(11),所述夹紧组件向上夹紧突出部分后,所述挤压板能够向上运动并将剩余衬环抬起;所述挤压板在挤压最下层衬环时的上表面高度低于第二层衬环的下底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衬环分料、组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异形板(210)的横截面为圆形切除对称设置的两个弓形后剩余的形状,所述异形板具有朝向平台两端设置的圆弧面(211)以及朝向平台两侧设置的平整面(212);所述挤压板对最下层衬环与平整面对应的部分进行挤压,使最下层衬环与圆弧面对应的部分向外扩张,形成所述的突出部分(11)。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衬环分料、组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挤压板(330)用于压紧衬环的一面的轮廓依次分为直线段(331)、第一弧线(332)和第二弧线(333),所述第一弧线与第二弧线的弯曲方向相反且所述第一弧线的弯曲方向朝向异形板(210),所述直线段(331)与第一弧线(332)的交点A,两侧挤压板的A点的连线将异形板的横截面分为面积相等的两个部分;所述第一弧线的半径与衬环的半径相同;所述挤压板压紧衬环,且第一弧线(332)与衬环开始接触时,所述第二弧线与异形板之间在水平方向相距一段距离;所述挤压板继续压紧衬环,使衬环远离第二弧线的一侧与相应的圆弧面(211)错开,形成所述的突出部分(11)。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衬环分料、组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挤压抬升装置(300)包括第一升降组件(310)和挤压组件(320),所述第一升降组件包括第一升降气缸(311)和连接板(312),所述第一升降气缸具有做竖直方向运动的第一升降活塞杆,所述第一升降活塞杆与连接板(312)的底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升降气缸与平台固定连接;所述挤压组件(320)包括挤压气缸(321),所述挤压气缸具有做水平方向运动的挤压活塞杆,所述挤压活塞杆与挤压板(330)固定连接。
技术研发人员:程从科,朱世明,陈水林,张斌,管秀峰,李国怀,
申请(专利权)人:安庆安帝技益精机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