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蒲坑茶的加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4738694 阅读:4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04 06:1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蒲坑茶的加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鲜叶采摘,按嫩度分等级采摘;摊青,将鲜叶均摊在竹篾上,于通风干燥的室内3.5h~5h;杀青,采用铁锅或杀青机杀青,温度在220℃~300℃,时间为5min~10min;揉捻,使用揉捻机进行揉捻,时间为8min~10min;一次烘干,采用烘干机烘干,烘干至茶叶水分含量低于12%;汽蒸,采用木制蒸桶进行汽蒸,时间为35min~40min;复揉,使用揉捻机进行揉捻,时间为8min~10min;渥堆,把茶叶用布袋装好,袋口打结形成茶包,把茶包放在竹篾上渥堆11h~13h;二次烘干,采用烘干机烘干,烘干至茶叶水分含量低于12%,制得成品茶。其形成明确的工艺参数,使得生产标准化,解决茶叶质量参差不齐的问题,也可缩短陈化时间,提高效率。

A processing method of pukeng tea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蒲坑茶的加工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茶加工生产领域,更具体的,涉及一种蒲坑茶的加工方法。
技术介绍
蒲坑茶是广东省清远市清新区的一种传统茶叶产品。从制作工艺来看,蒲坑茶属于黑茶类,其制作工艺比较散乱,大致可归纳为炒青、揉捻、烘干和长期陈化等过程。蒲坑茶的制作工艺是当地人在经济发展落后,物质匮乏的年代采用传统的工具制作流传的。因种植的茶叶品种和当地气候地理条件不同,所产茶叶在当地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和品牌知名度。但是,蒲坑茶在生产中存在很多问题,制约着蒲坑茶产品的推广和产业的发展,尤其表现在:一是制作工艺散乱,没有相对统一的制作方法和标准,绝大多数茶农都凭感觉制作蒲坑茶,造成产品质量参差不齐;二是蒲坑茶在常规的烘干过程中采用柴火的明火烘干,烟味大量熏入茶叶中,造成新制作的蒲坑茶烟味太重,即时饮用会因烟味太重掩盖茶味,且刺激性太强,不适宜大量饮用,需要在仓储车间陈化2-3年以上,待烟味逐步散去,茶叶的陈香逐步显露,才适宜大量饮用。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出一种蒲坑茶的加工方法,其将蒲坑茶的加工方法进行改良优化,形成明确的工艺参数,使得生产标准化,解决茶叶质量参差不齐的问题,也可缩短陈化时间,提高生产效率。为达此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蒲坑茶的加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鲜叶采摘,将鲜叶按嫩度分等级采摘、并区分放置;S2,摊青,将鲜叶均匀摊在竹篾上,竹篾置于通风干燥的室内3.5h~5h;S3,杀青,采用铁锅或杀青机杀青,温度在220℃~300℃,温度先高后低,时间为5min~10min;S4,揉捻,使用揉捻机进行揉捻,时间为8min~10min;S5,一次烘干,采用烘干机烘干,烘干至茶叶水分含量低于12%,制得毛茶;S6,汽蒸,采用木制蒸桶进行汽蒸,时间为35min~40min;S7,复揉,使用揉捻机进行揉捻,时间为8min~10min;S8,渥堆,把茶叶用布袋装好,袋口卷紧打结形成茶包,把茶包放在竹篾上渥堆,渥堆时间为11h~13h;S9,二次烘干,采用烘干机烘干,烘干至茶叶水分含量低于12%,制得成品茶。进一步地,在S2步骤中,鲜叶均摊的厚度小于2cm。进一步地,在S3步骤中,先在300℃温度下炒制2min~3min,然后处于280℃温度下炒制2min~3min,最后处于220℃温度下炒制2min~3min。进一步地,在S4步骤中,采用“轻-中-重-轻”的顺序揉捻,其中轻揉为揉捻机桶盖压至桶高的80%处、且维持时长2min~2.5min,中揉为揉捻机桶盖压至桶高的60%处、且维持时长2min~2.5min,重揉为揉捻机桶盖压至桶高的45%处、且维持时长为2min~2.5min。进一步地,在S5步骤中,首先在温度105℃下,摊叶厚度2cm,烘干时间8min,然后下机摊晾30min;然后再在温度85℃下,摊叶厚度4cm,烘干时间为50min~65min;使用茶叶水分检测仪检测茶叶水分含量低于12%,制得毛茶。进一步地,在S6步骤中,采用底部带细孔的木制蒸桶,顶部采用布袋封口;需轻放茶叶,且不压实。进一步地,在S7步骤中,采用“轻-中-轻”的顺序揉捻,其中轻揉为揉捻机桶盖压至桶高的80%处、且维持时长2min~3min,中揉为揉捻机桶盖压至桶高的60%处、且维持时长3min~4min。进一步地,在S9步骤中,烘干时摊叶厚度4cm,烘干温度85℃,烘干时间为50min~65min。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蒲坑茶的加工方法,包括依次进行的鲜叶采摘—摊青—杀青—揉捻—一次烘干—汽蒸—复揉—渥堆—二次烘干的加工步骤,优化了传统蒲坑茶的加工方法,形成了明确的工艺参数,使得生产标准化;其中在采摘鲜叶的时候就对鲜叶进行分级,避免因原料参差不齐而影响成品的品质,解决茶叶质量参差不齐的问题;采用烘干机进行干燥,避免明火烘干,最大量的减少了传统明火烘干对茶叶品质的影响,防止制作的蒲坑茶夹杂烟熏味,便于茶香的凸显,也避免了烟熏过程对茶叶产生的质量安全隐患;且该改进工艺,大大缩短陈化时间,解决传统蒲坑茶“需陈化2-3年以上才可饮用”的问题,有效提高生产效率,方便产品的推广及销售。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例中提供的一种蒲坑茶的加工方法的工艺流程;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例中提供的一种蒲坑茶的加工方法实施例1的工艺流程;图3是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例中一种蒲坑茶的加工方法实施例2的工艺流程;图4是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例中提供的鲜叶采摘的嫩度分级表;图5是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例中提供的品质对比表。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如图1所示,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蒲坑茶的加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鲜叶采摘,将鲜叶按嫩度分等级采摘、并区分放置;S2,摊青,将鲜叶均匀摊在竹篾上,竹篾置于通风干燥的室内3.5h~5h;S3,杀青,采用铁锅或杀青机杀青,温度在220℃~300℃,温度先高后低,时间为5min~10min;S4,揉捻,使用揉捻机进行揉捻,时间为8min~10min;S5,一次烘干,采用烘干机烘干,烘干至茶叶水分含量低于12%,制得毛茶;S6,汽蒸,采用木制蒸桶进行汽蒸,时间为35min~40min;S7,复揉,使用揉捻机进行揉捻,时间为8min~10min;S8,渥堆,把茶叶用布袋装好,袋口卷紧打结形成茶包,把茶包放在竹篾上渥堆,渥堆时间为11h~13h;S9,二次烘干,采用烘干机烘干,烘干至茶叶水分含量低于12%,制得成品茶。进一步地,在S1步骤中,采摘鲜叶,优选广东省清远市清新区石潭镇蒲坑村的灌木型中小叶群体品种茶树鲜叶及嫩梢,并按茶叶嫩度进行分级,分级情况如下表:级别芽叶比例特级以一芽一叶、一芽二叶为主,并占总量的70%以上。一级以一芽二叶、一芽三叶及同等嫩度的对夹叶为主,并占总量的70%以上。二级以一芽三叶、一芽四叶及同等嫩度的对夹叶为主,并占总量的70%以上。三级以一芽四叶、一芽五叶及同等嫩度的对夹叶为主,并占总量的70%以上。进一步地,在S2步骤中,鲜叶均摊的厚度小于2cm。进一步地,在S3步骤中,先在300℃温度下炒制2min~3min,然后处于280℃温度下炒制2min~3min,最后处于220℃温度下炒制2min~3min。进一步地,在S4步骤中,采用“轻-中-重-轻”的顺序揉捻,其中轻揉为揉捻机桶盖压至桶高的80%处、且维持时长2min~2.5min,中揉为揉捻机桶盖压至桶高的60%处、且维持时长2min~2.5min,重揉为揉捻机桶盖压至桶高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蒲坑茶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nS1,鲜叶采摘,将鲜叶按嫩度分等级采摘、并区分放置;/nS2,摊青,将鲜叶均匀摊在竹篾上,竹篾置于通风干燥的室内3.5h~5h;/nS3,杀青,采用铁锅或杀青机杀青,温度在220℃~300℃,温度先高后低,时间为5min~10min;/nS4,揉捻,使用揉捻机进行揉捻,时间为8min~10min;/nS5,一次烘干,采用烘干机烘干,烘干至茶叶水分含量低于12%,制得毛茶;/nS6,汽蒸,采用木制蒸桶进行汽蒸,时间为35min~40min;/nS7,复揉,使用揉捻机进行揉捻,时间为8min~10min;/nS8,渥堆,把茶叶用布袋装好,袋口卷紧打结形成茶包,把茶包放在竹篾上渥堆,渥堆时间为11h~13h;/nS9,二次烘干,采用烘干机烘干,烘干至茶叶水分含量低于12%,制得成品茶。/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蒲坑茶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鲜叶采摘,将鲜叶按嫩度分等级采摘、并区分放置;
S2,摊青,将鲜叶均匀摊在竹篾上,竹篾置于通风干燥的室内3.5h~5h;
S3,杀青,采用铁锅或杀青机杀青,温度在220℃~300℃,温度先高后低,时间为5min~10min;
S4,揉捻,使用揉捻机进行揉捻,时间为8min~10min;
S5,一次烘干,采用烘干机烘干,烘干至茶叶水分含量低于12%,制得毛茶;
S6,汽蒸,采用木制蒸桶进行汽蒸,时间为35min~40min;
S7,复揉,使用揉捻机进行揉捻,时间为8min~10min;
S8,渥堆,把茶叶用布袋装好,袋口卷紧打结形成茶包,把茶包放在竹篾上渥堆,渥堆时间为11h~13h;
S9,二次烘干,采用烘干机烘干,烘干至茶叶水分含量低于12%,制得成品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蒲坑茶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S2步骤中,鲜叶均摊的厚度小于2c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蒲坑茶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S3步骤中,先在300℃温度下炒制2min~3min,然后处于280℃温度下炒制2min~3min,最后处于220℃温度下炒制2min~3min。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蒲坑茶的加工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穆小婷廖侦成宗伟勋郑溪曾斌林建勇黄成能吴英详陈明霞黄建英陈国新陈艳梅温灶婵
申请(专利权)人:清远市农业科技推广服务中心清远市农业科学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