废物处理系统及处理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1809401 阅读:5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08 11:1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废物处理系统及处理方法,废物处理系统包括至少两级处理系统;每一处理系统均包括输送装置、发酵罐和除臭装置;各发酵罐依次连接,发酵罐具有进料口、出料口和排气口,前一级的发酵罐的出料口通过输送装置与后一级的发酵罐的进料口连接;每一发酵罐的排气口与除臭装置连通;发酵罐内设置有曝气管和搅拌装置。该废物处理系统及处理方法提供的技术方案通过至少两个发酵罐配合能够形成两级至多级发酵设备,曝气管能够增加发酵罐内的氧气浓度,搅拌装置能够对较为粘稠的固废物如畜禽粪便等固体废弃物时进行快速且充分搅拌,能够提高废物中的有机物的利用率,有效避免残留病原菌、虫卵等。虫卵等。虫卵等。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废物处理系统及处理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固废处理领域,特别是一种废物处理系统及处理方法。

技术介绍

[0002]随着国民生活水平不断发展,规模化养殖业发展迅速。养殖业的蓬勃发展,产生了大量的畜禽粪便等固体废弃物,将畜禽粪便等固体废弃物等生物质资源化利用,既能缓解能源缺失的压力,又能在根本上解决畜禽粪便的污染问题,这是促进畜禽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
[0003]目前对于畜禽粪便的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化利用方式主要有直接施肥接利用、制作沼气和堆肥化利用。但是现有的堆肥处理方法转化效率较低,不能使废物中的有机物得到充分利用,在堆肥过程中会残留病原菌、虫卵等,安全性较低。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改善现有技术的缺点,用以改善现有技术的堆肥处理方法不能使废物中的有机物得到充分利用,堆肥过程中容易残留病原菌、虫卵等的缺点。
[0005]其技术方案如下:
[0006]一种废物处理系统,所述废物处理系统包括至少两级处理系统;每一所述处理系统均包括输送装置、发酵罐和除臭装置;
[0007]各所述发酵罐依次连接,所述发酵罐具有进料口、出料口和排气口,前一级的所述发酵罐的出料口通过所述输送装置与后一级的所述发酵罐的进料口连接;每一所述发酵罐的排气口与所述除臭装置连通;所述发酵罐内设置有曝气管和搅拌装置。
[0008]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曝气管的第二端以第一端为定点往复折弯形成螺旋状结构,且所述螺旋状结构的中心线与所述发酵罐的深度方向一致。
[0009]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发酵罐的底端倾斜设置形成端部收紧结构,且所述出料口设置于所述端部收紧结构的收紧位置,所述曝气管的螺旋状结构沿所述发酵罐的倾斜周壁延伸。
[0010]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曝气管具有进气口和出气口,所述出气口开设于所述曝气管背离所述进料口的一侧。
[0011]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曝气管包括管体、进气管和至少一个出气管;所述进气管具有所述进气口,所述出气管具有所述出气口;
[0012]所述进气管、管体和所述出气管依次导通,所述出气管的第一端连接于所述管体的外壁,所述管体沿自身轴向方向和周向方向均间隔设置有所述出气管。
[0013]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废物处理系统还包括引风机,所述排气口通过所述引风机与所述除臭装置连接,且所述引风机设置于所述发酵罐外。
[0014]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废物处理系统还包括预混搅拌机,所述预混搅拌机与所述输送装置连接,所述预混搅拌机用于对物料预混搅拌后通过所述输送装置输送至所述
发酵罐。
[0015]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搅拌装置包括转动轴以及与所述转动轴横向连接的搅拌件,所述转动轴与所述发酵罐转动连接,所述搅拌件沿所述转动轴径向方向的至少一端为倒角结构。
[0016]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发酵罐还包括第一支撑件和第二支撑件,所述搅拌装置的两端分别通过所述第一支撑件和第二支撑件与所述发酵罐连接;所述第二支撑件具有镂空部,所述出料口对应设置于所述第二支撑件的镂空部。
[0017]一种废物处理方法,所述废物处理方法基于如上所述的废物处理系统,包括如下步骤:
[0018]步骤1:通过前一级的所述输送装置将废物输送至前一级的所述发酵罐进行发酵,发酵过程中所述曝气管对所述发酵罐内的废物进行曝气,所述搅拌装置对发酵罐内的废物进行搅拌,得到固体废物物料和气体废物物料;
[0019]步骤2:所述固体废物物料经过后一级的所述输送装置输送至后一级的所述发酵罐继续循坏发酵得到发酵产物,所述气体物料排至所述除臭装置内。
[0020]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技术方案具有以下的优点及效果:
[0021]该废物处理系统通过输送装置和至少两个发酵罐相互配合,能够对固废物如畜禽粪便进行堆肥化处理,其中多个发酵罐通过输送装置形成自动传送,自动化程度高,且至少两个发酵罐配合能够形成两级至多级发酵设备,能够提高物料转化效率;此外,除臭装置能够对发酵罐内排出的废气进行除臭排出,有效避免影响环境,曝气管能够增加发酵罐内的氧气浓度,搅拌装置能够对较为粘稠的固废物如畜禽粪便等固体废弃物时进行快速且充分搅拌,提高搅拌效果,能够使固废物进行充分发酵,故此,该废物处理系统处理固废物时能够提高废物中的有机物的利用率,有效避免残留病原菌、虫卵等。
附图说明
[0022]此处的附图,示出了本专利技术所述技术方案的具体实例,并与具体实施方式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原理及效果。
[0023]除非特别说明或另有定义,不同附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代表相同或相似的技术特征,对于相同或相似的技术特征,也可能会采用不同的附图标记进行表示。
[0024]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废物处理系统的纵截面示意图;
[0025]图2是图1的废物处理系统的发酵罐的纵截面结构示意图;
[0026]图3是图2的发酵罐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0027]图4是曝气管安装于发酵罐中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0028]图5是图4的曝气管的结构示意图;
[0029]图6是图5的曝气管的纵截面示意图;
[0030]图7是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例的搅拌装置的纵截面结构示意图;
[0031]图8是图7的搅拌装置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0032]图9是本专利技术另一个实施例的搅拌装置的纵截面结构示意图;
[0033]图10是图7或图9的搅拌装置的搅拌件的左视图;
[0034]图11是图2的发酵罐的第二支撑件的纵截面结构视图。
[0035]附图标记说明:
[0036]1000、废物处理系统;
[0037]100、发酵罐;
[0038]11、进料口;12、出料口;13、排气口;14、取样口;2、搅拌装置;21、转动轴;22、搅拌组件;23、加强件;24、搅拌件;241、第一叶片;242、第二叶片;243、倒角结构;25、法兰;26、动力件;3、曝气管;31、管体;32、进气管;33、出气管;34、固定件;341、紧固环;4、第一支撑件;5、第二支撑件;51、镂空部;52、旋转件;53、支撑柱;
[0039]200、输送装置;300、除臭装置;400、预混搅拌机;500、引风机。
具体实施方式
[0040]为了便于理解本专利技术,下面将参照说明书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例进行更详细的描述。
[0041]除非特别说明或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技术和科学术语与所属
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在结合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以现实的场景的情况下,本文所使用的所有技术和科学术语也可以具有与实现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的目的相对应的含义。
[0042]除非特别说明或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第一、第二
…”
仅仅是用于对名称的区分,不代表具体的数量或顺序。
[0043]除非特别说明或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和/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废物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废物处理系统包括至少两级处理系统;每一所述处理系统均包括输送装置、发酵罐和除臭装置;各所述发酵罐依次连接,所述发酵罐具有进料口、出料口和排气口,前一级的所述发酵罐的出料口通过所述输送装置与后一级的所述发酵罐的进料口连接;每一所述发酵罐的排气口与所述除臭装置连通;所述发酵罐内设置有曝气管和搅拌装置。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废物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曝气管的第二端以第一端为定点往复折弯形成螺旋状结构,且所述螺旋状结构的中心线与所述发酵罐的深度方向一致。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废物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发酵罐的底端倾斜设置形成端部收紧结构,且所述出料口设置于所述端部收紧结构的收紧位置,所述曝气管的螺旋状结构沿所述发酵罐的倾斜周壁延伸。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废物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曝气管具有进气口和出气口,所述出气口开设于所述曝气管背离所述进料口的一侧。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废物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曝气管包括管体、进气管和至少一个出气管;所述进气管具有所述进气口,所述出气管具有所述出气口;所述进气管、管体和所述出气管依次导通,所述出气管的第一端连接于所述管体的外壁,所述管体沿自身轴向方向和周向方向均间隔设置有所述出气管。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废物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废物处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文添别又才刘超何国戈潘永刚宗伟勋黄志强郑经成彭翠君
申请(专利权)人:清远市农业科技推广服务中心清远市农业科学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