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丘陵山地拖拉机悬挂装置自适应机构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738273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04 06:0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具体为一种丘陵山地拖拉机悬挂装置自适应机构,解决了现有农具在丘陵山区作业时存在与地面贴合度较差影响作业效率和作业质量的问题。包括机身调节油缸、联动油缸和悬挂控制油缸,机身调节油缸的两端分别与机身和连接杆铰接;联动油缸的后端设置有联动油缸转臂,联动油缸的前端与机身铰接;悬挂控制油缸的一端与悬挂杆上端铰接,悬挂控制油缸的另一端与机身铰接;悬挂控制油缸和联动油缸的型号相同,且悬挂控制油缸和联动油缸连通。本发明专利技术使得挂接的作业农具与作业地面保持平行,实现了作业农具更好的“贴合”地面,提高作业效率和作业质量。

An adaptive mechanism of tractor suspension device in Hilly and mountainous area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丘陵山地拖拉机悬挂装置自适应机构
本专利技术涉及农业机械领域,尤其涉及拖拉机悬挂装置的组成部分,具体为一种丘陵山地拖拉机悬挂装置自适应机构。
技术介绍
丘陵山区作业环境多为倾斜角度较大的斜坡与高低不平的山地,传统农机装备在丘陵山区作业时效率低、乘坐舒适性差,甚至会出现侧倾、翻车等严重的安全事故。因此,丘陵山地拖拉机需要具备良好的机身自动平衡功能来适应崎岖的地形,以此提高其作业效率和安全性。具有机身自动平衡功能的丘陵山地拖拉机在倾斜地面作业时,拖拉机轮胎不在同一水平面但是机身仍然能够保持水平,然而拖拉机的悬挂装置与机身固定,无论是在水平地面作业还是在倾斜地面作业,所挂接的作业农具都会和机身一样始终保持水平,作业农具在幅宽范围内靠坡高处可以接触到地面,但是随着坡面下移,作业农具距离地面的间隙会越来越大,这样农具就不能很好地“贴合”地面,从而影响整个机组的作业效率和作业质量。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为了解决现有农具在丘陵山区作业时存在与地面贴合度较差影响作业效率和作业质量的问题,提供了一种丘陵山地拖拉机悬挂装置自适应机构。本专利技术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丘陵山地拖拉机悬挂装置自适应机构,包括机身,机身的左右两侧均设置有驱动轮,驱动轮与机身之间设置有驱动轮转臂,且机身的前端设置有下端与其铰接的悬挂杆,悬挂杆的前方设置有农具,机身上设置有机身调节机构、联动机构和悬挂杆调节机构;机身调节机构包括机身调节油缸,驱动轮转臂是由内外设置且相互平行的两根驱动杆和与两根驱动杆相邻一端连接的连接杆组成的,机身调节油缸的两端分别与机身顶部和连接杆中部铰接;联动机构包括设置在机身上方的联动油缸,联动油缸的后端设置有上端与其铰接的联动油缸转臂,联动油缸的下端与任一驱动轮转臂位于内侧的驱动杆内端固定,联动油缸的前端与机身铰接;悬挂杆调节机构包括设置在机身上方的悬挂控制油缸,悬挂控制油缸的一端与悬挂杆上端铰接,悬挂控制油缸的另一端与机身铰接;悬挂控制油缸和联动油缸的型号相同,且悬挂控制油缸的有杆腔和联动油缸的有杆腔连通,悬挂控制油缸的无杆腔和联动油缸的无杆腔连通。在丘陵山地作业时,机身调节油缸进行伸缩动作带动驱动轮转臂偏转,进而带动驱动轮的抬升或下降来对机身姿态进行调节,以此来适应不同的作业地面并且保证机身一直处于水平状态;驱动轮转臂偏转时,带动联动油缸转臂同步偏转,进而带动联动油缸的伸缩;联动油缸在伸缩过程中,将液压油压力和流量传递给悬挂控制油缸,联动油缸和悬挂控制油缸的伸缩量大小相等方向相反,悬挂控制油缸的伸缩带动拖拉机悬挂杆偏转;实现了丘陵山地拖拉机不管是在水平地面还是倾斜地面作业,拖拉机车身始终保持水平情况下,拖拉机悬挂杆能够不断调整,使挂接的农具始终能够与地面保持平行,在作业时能够很好的“贴合”地面,以此来保证良好的作业效率和作业质量。克服了现有农具在丘陵山区作业时存在与地面贴合度较差影响作业效率和作业质量的问题。联动油缸转臂与驱动轮转臂的夹角为72°,偏转量为逆时针27°;机身调节油缸的行程为500mm,伸长量为216mm,收缩量为252mm,升降量均为250mm,左右两侧的机身调节油缸间距为770mm,且左右两侧的机身调节油缸的下端相对高度构成的横向可调节坡度β=arctan770/H,H为机身调节油缸竖直高度的变化量;联动油缸的行程为163mm,伸长量和收缩量均为81mm;联动油缸和悬挂控制油缸的行程均为162mm,外径为60mm;悬挂杆的高度为260mm,偏转量为顺时针18°。上述参数的选取,进一步保证了拖拉机在丘陵山地作业时的作业效率和作业质量,使得具有机身自动平衡功能的丘陵山地拖拉机可在0°-18°的倾斜地面上正常作业。机身调节油缸的缸体底端朝上与机身顶部铰接,机身调节油缸的活塞杆末端朝下与连接杆中部铰接;联动油缸的缸体底端与联动油缸转臂铰接,联动油缸的活塞杆末端与机身铰接;悬挂控制油缸的缸体底端朝上与悬挂杆上端铰接,悬挂控制油缸的活塞杆末端与机身铰接;悬挂杆的偏转量与作业地面倾斜度成反比例关系,且比例系数为-1。本专利技术结构设计合理可靠,使得拖拉机在倾斜地面作业时机车保持水平的情况下,悬挂杆仍能够自动保证合适的偏转量,进而使挂接的作业农具与作业地面保持平行,实现了作业农具更好的“贴合”地面,提高作业效率和作业质量。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联动机构的原理示意图;图3为图1中联动油缸和悬挂控制油缸的液压原理示意图;图4为图2中悬挂杆调节机构的原理示意图;图5为图1的第一工作示意图;图6为图1的第二工作示意图;图7为图1的第三工作示意图;图8为图1的第四工作示意图;图9为图1中悬挂控制油缸、联动油缸及机身调节油缸与作业地面倾斜度的关系图;图10为图1中机身调节油缸竖直高度变化量与作业地面倾斜度的关系图;图11为图1中驱动轮转臂、联动油缸转臂及悬挂杆与作业地面倾斜度的关系图;图12为图1的第一工况示意图;图13为图1的第二工况示意图。图中:1-机身,2-驱动轮,3-驱动轮转臂,4-悬挂杆,5-农具,6-机身调节油缸,7-联动油缸,8-联动油缸转臂,9-悬挂控制油缸。具体实施方式一种丘陵山地拖拉机悬挂装置自适应机构,包括机身1,机身1的左右两侧均设置有驱动轮2,驱动轮2与机身1之间设置有驱动轮转臂3,且机身1的前端设置有下端与其铰接的悬挂杆4,悬挂杆4的前方设置有农具5,机身1上设置有机身调节机构、联动机构和悬挂杆调节机构;机身调节机构包括机身调节油缸6,驱动轮转臂3是由内外设置且相互平行的两根驱动杆和与两根驱动杆相邻一端连接的连接杆组成的,机身调节油缸6的两端分别与机身1顶部和连接杆中部铰接;联动机构包括设置在机身1上方的联动油缸7,联动油缸7的后端设置有上端与其铰接的联动油缸转臂8,联动油缸7的下端与任一驱动轮转臂3位于内侧的驱动杆内端固定,联动油缸7的前端与机身1铰接;悬挂杆调节机构包括设置在机身1上方的悬挂控制油缸9,悬挂控制油缸9的一端与悬挂杆4上端铰接,悬挂控制油缸9的另一端与机身1铰接;悬挂控制油缸9和联动油缸7的型号相同,且悬挂控制油缸9的有杆腔和联动油缸7的有杆腔连通,悬挂控制油缸9的无杆腔和联动油缸7的无杆腔连通。联动油缸转臂8与驱动轮转臂3的夹角为72°,偏转量为逆时针27°;机身调节油缸6的行程为500mm,伸长量为216mm,收缩量为252mm,升降量均为250mm,左右两侧的机身调节油缸6间距为770mm,且左右两侧的机身调节油缸6的下端相对高度构成的横向可调节坡度β=arctan770/H,H为机身调节油缸6竖直高度的变化量;联动油缸7的行程为163mm,伸长量和收缩量均为81mm;联动油缸7和悬挂控制油缸9的行程均为162mm,外径为60mm;悬挂杆4的高度为260mm,偏转量为顺时针18°。机身调节油缸6的缸体底端朝上与机身1顶部铰接,机身调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丘陵山地拖拉机悬挂装置自适应机构,包括机身(1),机身(1)的左右两侧均设置有驱动轮(2),驱动轮(2)与机身(1)之间设置有驱动轮转臂(3),且机身(1)的前端设置有下端与其铰接的悬挂杆(4),悬挂杆(4)的前方设置有农具(5),其特征在于:机身(1)上设置有机身调节机构、联动机构和悬挂杆调节机构;/n机身调节机构包括机身调节油缸(6),驱动轮转臂(3)是由内外设置且相互平行的两根驱动杆和与两根驱动杆相邻一端连接的连接杆组成的,机身调节油缸(6)的两端分别与机身(1)顶部和连接杆中部铰接;/n联动机构包括设置在机身(1)上方的联动油缸(7),联动油缸(7)的后端设置有上端与其铰接的联动油缸转臂(8),联动油缸(7)的下端与任一驱动轮转臂(3)位于内侧的驱动杆内端固定,联动油缸(7)的前端与机身(1)铰接;/n悬挂杆调节机构包括设置在机身(1)上方的悬挂控制油缸(9),悬挂控制油缸(9)的一端与悬挂杆(4)上端铰接,悬挂控制油缸(9)的另一端与机身(1)铰接;悬挂控制油缸(9)和联动油缸(7)的型号相同,且悬挂控制油缸(9)的有杆腔和联动油缸(7)的有杆腔连通,悬挂控制油缸(9)的无杆腔和联动油缸(7)的无杆腔连通。/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丘陵山地拖拉机悬挂装置自适应机构,包括机身(1),机身(1)的左右两侧均设置有驱动轮(2),驱动轮(2)与机身(1)之间设置有驱动轮转臂(3),且机身(1)的前端设置有下端与其铰接的悬挂杆(4),悬挂杆(4)的前方设置有农具(5),其特征在于:机身(1)上设置有机身调节机构、联动机构和悬挂杆调节机构;
机身调节机构包括机身调节油缸(6),驱动轮转臂(3)是由内外设置且相互平行的两根驱动杆和与两根驱动杆相邻一端连接的连接杆组成的,机身调节油缸(6)的两端分别与机身(1)顶部和连接杆中部铰接;
联动机构包括设置在机身(1)上方的联动油缸(7),联动油缸(7)的后端设置有上端与其铰接的联动油缸转臂(8),联动油缸(7)的下端与任一驱动轮转臂(3)位于内侧的驱动杆内端固定,联动油缸(7)的前端与机身(1)铰接;
悬挂杆调节机构包括设置在机身(1)上方的悬挂控制油缸(9),悬挂控制油缸(9)的一端与悬挂杆(4)上端铰接,悬挂控制油缸(9)的另一端与机身(1)铰接;悬挂控制油缸(9)和联动油缸(7)的型号相同,且悬挂控制油缸(9)的有杆腔和联动油缸(7)的有杆腔连通,悬挂控制油缸(9)的无杆腔和联动油缸(7)的无杆腔连通。


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程飞冯计贵王显裴二鹏张超郑德聪
申请(专利权)人:山西农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西;1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