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利用污泥蚓粪进行土壤改良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4738274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04 06:09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利用污泥蚓粪进行土壤改良的方法,涉及一种土壤的生物处理技术领域。该发明专利技术包括以下步骤:选择蚯蚓的品种;人工养殖蚯蚓;收集蚯蚓的蚓粪;对蚓粪进行处理;改良土壤处理。本发明专利技术方法简单,可操作性强,将蚓粪与农田耕作土壤混匀即可完成对土壤的改良,步骤简单,易于操作,具有经济效益。

A method of soil improvement using sludge vermicompos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利用污泥蚓粪进行土壤改良的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土壤的生物处理
,特别是涉及一种利用污泥蚓粪进行土壤改良的方法。
技术介绍
2014年我国年产含水率为80%的污泥2500万吨,在已建成的污水处理厂中有污泥稳定设施的不到四分之一,规划2015年污泥的总生产量突破3500万吨,预计到2020年,我国污泥生产量将超过6000万吨。所以在污水处理工艺及技术已日臻完善的今天,污泥处理的重要性也日渐突出,也成为了污水处理的难点和瓶颈。传统的剩余污泥处置方式主要有填埋、焚烧和农业利用等,目前在我国填埋占63.06%,焚烧占1.80%,农业利用占13.51%,在各类处置方法中,土地利用是最有潜力的污泥处置方式,该方法使污泥重新参与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不但费用低廉、消纳量也大,而且可以有效利用污泥中有用的营养物质。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问题中存在的不足之处,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利用污泥蚓粪进行土壤改良的方法,使其方法简单,可操作性强,将蚓粪与农田耕作土壤混匀即可完成对土壤的改良,步骤简单,易于操作,具有经济效益。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利用污泥蚓粪进行土壤改良的方法,其中,包括以下步骤:S10、选择蚯蚓的品种:蚯蚓的品种较多,不同品种的蚯蚓对污染程度的承受力不同,根据土壤状况对蚯蚓进行培育、驯化,选择对城市污泥的环境适应能力较强、适宜人工养殖驯化、有较强繁殖能力的蚯蚓品种;S20、人工养殖蚯蚓:野生蚯蚓受环境中的温度、湿度的限制,繁殖速度较慢,需要人工对蚯蚓进行2-6个月的连续培育和驯化;S30、收集蚯蚓的蚓粪:将培育的蚯蚓放置在培养基中,添置蚯蚓的养殖肥料,控制并调节培养基中的温度和湿度,并且投放给蚯蚓足够的饵料;S40、对蚓粪进行处理:将收取到的蚯蚓粪和土壤进行混合,并且在混合后进行风干;S50、改良土壤处理:将S40中风干后的蚯蚓粪和土壤的混合物添加到土壤中去,并且进行均匀混合。优选的,在所述步骤S20中,在培育和驯化的过程中,采用牛粪饲料和植物秸秆相结合的方式并进行稳定性驯化,经过2-6个月的培育、驯化后成为土壤改良处理的专用蚯蚓种。优选的,在所述步骤S30中,在蚯蚓的养殖过程中,培养基中的床料均为疏松结构,等蚯蚓向下钻后,收取培养基表面上的蚯蚓粪,并且在过一段时间之后,反复收取蚯蚓粪备用。优选的,在所述步骤S40中,蚯蚓粪和土壤的混合是按照比例进行混合的均匀介质。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优点:本专利技术以污泥蚓粪作为改良剂,可快速实现污泥蚓粪对农耕土的改良,方法简单,可操作性强,将蚓粪与农田耕作土壤混匀即可完成对土壤的改良,步骤简单,易于操作,具有经济效益,大大提高了污泥农用的经济效益,也实现了污泥蚓粪固废的资源化利用,降低了环境生态风险。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面结合实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但所举实例不作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定。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一种利用污泥蚓粪进行土壤改良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0、选择蚯蚓的品种:蚯蚓的品种较多,不同品种的蚯蚓对污染程度的承受力不同,根据土壤状况对蚯蚓进行培育、驯化,选择对城市污泥的环境适应能力较强、适宜人工养殖驯化、有较强繁殖能力的蚯蚓品种;S20、人工养殖蚯蚓:野生蚯蚓受环境中的温度、湿度的限制,繁殖速度较慢,需要人工对蚯蚓进行2-6个月的连续培育和驯化;在培育和驯化的过程中,采用牛粪饲料和植物秸秆相结合的方式并进行稳定性驯化,经过2-6个月的培育、驯化后成为土壤改良处理的专用蚯蚓种;S30、收集蚯蚓的蚓粪:将培育的蚯蚓放置在培养基中,添置蚯蚓的养殖肥料,控制并调节培养基中的温度和湿度,并且投放给蚯蚓足够的饵料;在蚯蚓的养殖过程中,培养基中的床料均为疏松结构,等蚯蚓向下钻后,收取培养基表面上的蚯蚓粪,并且在过一段时间之后,反复收取蚯蚓粪备用;S40、对蚓粪进行处理:将收取到的蚯蚓粪和土壤进行混合,并且在混合后进行风干;蚯蚓粪和土壤的混合是按照比例进行混合的均匀介质;S50、改良土壤处理:将S40中风干后的蚯蚓粪和土壤的混合物添加到土壤中去,并且进行均匀混合。本实施例中,采集农田土壤和干污泥蚓粪及农田土壤的混合土壤,检测二者的有机质、氮和磷的含量,评估污泥蚓粪对土壤的改良效果;施加污泥蚓粪后,相比于农田土壤,混合土壤的有机质含量增加了1.5倍,土壤的氮含量增加了1.3倍,土壤中磷的含量增加了近7.8倍。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专利技术。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专利技术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利用污泥蚓粪进行土壤改良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nS10、选择蚯蚓的品种:蚯蚓的品种较多,不同品种的蚯蚓对污染程度的承受力不同,根据土壤状况对蚯蚓进行培育、驯化,选择对城市污泥的环境适应能力较强、适宜人工养殖驯化、有较强繁殖能力的蚯蚓品种;/nS20、人工养殖蚯蚓:野生蚯蚓受环境中的温度、湿度的限制,繁殖速度较慢,需要人工对蚯蚓进行2-6个月的连续培育和驯化;/nS30、收集蚯蚓的蚓粪:将培育的蚯蚓放置在培养基中,添置蚯蚓的养殖肥料,控制并调节培养基中的温度和湿度,并且投放给蚯蚓足够的饵料;/nS40、对蚓粪进行处理:将收取到的蚯蚓粪和土壤进行混合,并且在混合后进行风干;/nS50、改良土壤处理:将S40中风干后的蚯蚓粪和土壤的混合物添加到土壤中去,并且进行均匀混合。/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利用污泥蚓粪进行土壤改良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0、选择蚯蚓的品种:蚯蚓的品种较多,不同品种的蚯蚓对污染程度的承受力不同,根据土壤状况对蚯蚓进行培育、驯化,选择对城市污泥的环境适应能力较强、适宜人工养殖驯化、有较强繁殖能力的蚯蚓品种;
S20、人工养殖蚯蚓:野生蚯蚓受环境中的温度、湿度的限制,繁殖速度较慢,需要人工对蚯蚓进行2-6个月的连续培育和驯化;
S30、收集蚯蚓的蚓粪:将培育的蚯蚓放置在培养基中,添置蚯蚓的养殖肥料,控制并调节培养基中的温度和湿度,并且投放给蚯蚓足够的饵料;
S40、对蚓粪进行处理:将收取到的蚯蚓粪和土壤进行混合,并且在混合后进行风干;
S50、改良土壤处理:将S40中风干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焱
申请(专利权)人:辽宁地利生物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辽宁;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