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犁刀式混合干燥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73757 阅读:20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犁刀式混合干燥机,包括一个传动机构和一个与所述的传动机构连动的转轴;所述的转轴上设有带夹套的筒体、犁头和飞刀装置,所述的筒体上开设有粉粒体的进料口和出料口以及热载体的第一入口和第一出口,所述的转轴为空心轴,其上至少设有一个与轴心连通的空心桨叶单元,在所述的空心轴上还设有热载体的第二入口和第二出口。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新增一路由空心轴的一端经空心桨叶至空心轴的另一端或者同一端排出的一条热载体回路,可较大幅度提高传热面积,进而提高热效率,既节约能源,又降低了设备的使用成本。当物料湿含量较低时,其流动性较好,加上犁头的抛散作用,传热面的物料更新仍比较强烈,桨叶能起到良好的自清作用。(*该技术在201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粉粒体的混合与干燥装置,具体地说是一种犁刀式混合干燥机
技术介绍
现有的犁刀式混合干燥机包括一个传动机构和一个与所述的传动机构连动的实心转轴;所述的转轴上设有带夹套的筒体、犁头和飞刀装置,所述的筒体上开设有粉粒体的进料口和出料口以及热载体的入口和出口。粉粒体(以下统称为物料)在筒体内经犁头的搅拌及飞刀的强烈分散作用,达到混合的目的;同时,流经夹套内的热载体将热量通过筒体内壁传给混合中的物料,使其中的水分得以蒸发而达到干燥的目的。但是上述结构的干燥机传热面积有限,干燥时间较长,热效率不高。从传热的定义式Q=K·F·Δt中可以看出,当设备的材质、被加工物料及它们的接触形式确定后,综合传热系数K值就已确定。那么,要增大热量交换值Q,可以通过增大传热面积F和温差Δt来实现。如果增大Δt,受限制的条件较多,其中物料特性的限制是其中之一,如当所处理物料是热敏性物料,它的热分解温度低或熔点低,那通过提高Δt来实现Q的增加就非常困难;如果增加F,按照原来的结构,带夹套筒体内壁是传热面,而当筒体容积和相关尺寸一定时,此传热面积也基本上是确定的。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是原有犁刀式混合干燥机干燥时间过长、传热效率难以提高的问题。解决上述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犁刀式混合干燥机,包括一个传动机构和一个与所述的传动机构连动的转轴;所述的转轴上设有带夹套的筒体、犁头和飞刀装置,所述的筒体上开设有粉粒体的进料口和出料口以及热载体的第一入口和第一出口,所述的转轴为空心轴,其上至少设有一个与轴心连通的空心桨叶单元,在所述的空心轴上还设有热载体的第二入口和第二出口。本技术是在原有犁刀式混合干燥机结构和原理的基础上,将由装有犁头的实心转轴改成装有犁头及空心桨叶的空心轴,新增一路由空心轴的一端经空心桨叶至空心轴的另一端(当热载体为液体,如导热油、热水等时),或者由空心轴的一端经空心桨叶再从空心轴的同一端排出(当热载体为气体,如水蒸汽时)的一条热载体回路,可较大幅度提高传热面积,进而提高热效率,既节约能源,又降低了设备的使用成本。当物料湿含量较低时,如为10%,其流动性较好,加上犁头的抛散作用,传热面的物料更新仍比较强烈,因此桨叶能起到良好的自清作用。同时,桨叶轴基本上是埋在物料中旋转的,其热损失相对带夹套筒体内外壁小得多。根据本技术,所述的空心桨叶单元可以仅为一个,也可以为多个,以进一步增加热交换面积。当为后者结构时,多个空心桨叶单元在轴向均匀分布。实验证明,当采用多个空心桨叶单元结构时,其热效率有望达到80-90%。根据本技术,所述的每个空心桨叶单元可以仅由一个独立的空心桨叶构成,也可以由一对呈径向对称分布的空心桨叶构成。后者结构径向对称性好,不会产生轴跳动,设计难度较小,在技术上容易实现。所述的空心桨叶呈楔形,一方面可充分利用筒体内的有效空间,另一方面物料容易进入到桨叶的各个表面,有利于热交换及桨叶的自清。所述的空心桨叶单元与所述的犁头在轴向交替设置。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附图说明图1是现有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2的剖视图。图4是本技术单一桨叶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参照图1,现有的犁刀式混合干燥机,包括一个传动机构1和一个与所述的传动机构1连动的实心转轴4;所述的转轴4上设有带夹套的筒体2、多个犁头3和飞刀装置5。所述的筒体2上开设有粉粒体的进料口A和出料口B以及热载体的第一入口C和第一出口D。不同的物料按一定的混合比例按一定的装载量装入筒体2,此时物料的含水率为初始含水率。实心轴4在传动机构1的驱动下旋转;热载体(可以是导热油、水蒸汽、热水)在泵的压送下从筒体2底部的入口C进入筒体2的夹套,流经夹套后从筒体2顶部的出口D流出。在这个过程中,物料在犁头3和飞刀装置5的作用下,达到混合的目的;由于带夹套筒体2内壁向物料传递热量,在混合的同时达到物料干燥的目的。该结构的混合干燥机,其缺陷此前已描述过了,在此不再累述。参照图2,本技术的犁刀式混合干燥机,在现有技术的基础上,将所述实心转轴4改成空心轴,并且在空心轴上设有一组空心桨叶单元7,所述每个空心桨叶单元7由一对呈径向对称分布的空心桨叶构成,每个桨叶呈楔形。所述的空心桨叶单元7与所述的犁头3在轴向均匀交替地设置。在所述的空心轴4的两端分别设有热载体的第二入口E和第二出口F。所述的第二入口E和第二出口F分别设置有转接接头6。这样,热载体除了原来的筒体回路外,新增一条回路,即当热载体为液体(如导热油、热水)时,热载体从轴的一端流入,流经空心桨叶后从轴的另一端流出;当热载体为气体(如水蒸汽)时,在轴的一端连接水蒸气专用旋转接头,热载体从轴的一端流入,流经空心桨叶后冷凝水从轴的同一端排出。参照图4,在图2、3实施例的基础上,每个空心桨叶单元仅有一个独立的圆盘式桨叶构成,其余结构与图2、3实施方式相同,也能达到专利技术目的。应该理解到的是上述实施例只是对本技术的说明,而不是对本技术的限制,任何不超出本技术实质精神范围内的专利技术创造,均落入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权利要求1.一种犁刀式混合干燥机,包括一个传动机构(1)和一个与所述的传动机构(1)连动的转轴(4);所述的转轴(4)上设有带夹套的筒体(2)、犁头(3)和飞刀装置(5),所述的筒体(2)上开设有粉粒体的进料口(A)和出料口(B)以及热载体的第一入口(C)和第一出口(D),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转轴(4)为空心轴,其上至少设有一个与轴心连通的空心桨叶单元(7),在所述的空心轴上还设有热载体的第二入口(E)和第二出口(F)。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犁刀式混合干燥机,其特征在于多个空心桨叶(7)单元在轴向均匀分布。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犁刀式混合干燥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每个空心桨叶(7)单元仅由一个独立的空心桨叶构成。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犁刀式混合干燥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每个空心桨叶单元(7)由一对呈径向对称分布的空心桨叶构成。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犁刀式混合干燥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空心桨叶(7)呈楔形。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犁刀式混合干燥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空心桨叶单元(7)与所述的犁头(3)在轴向交替设置。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一种犁刀式混合干燥机,包括一个传动机构和一个与所述的传动机构连动的转轴;所述的转轴上设有带夹套的筒体、犁头和飞刀装置,所述的筒体上开设有粉粒体的进料口和出料口以及热载体的第一入口和第一出口,所述的转轴为空心轴,其上至少设有一个与轴心连通的空心桨叶单元,在所述的空心轴上还设有热载体的第二入口和第二出口。本技术新增一路由空心轴的一端经空心桨叶至空心轴的另一端或者同一端排出的一条热载体回路,可较大幅度提高传热面积,进而提高热效率,既节约能源,又降低了设备的使用成本。当物料湿含量较低时,其流动性较好,加上犁头的抛散作用,传热面的物料更新仍比较强烈,桨叶能起到良好的自清作用。文档编号F26B11/00GK2720369SQ20042008197公开日2005年8月24日 申请日期2004年8月17日 优先权日2004年8月17日专利技术者戴建民, 冯捷 申请人:浙江化工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犁刀式混合干燥机,包括一个传动机构(1)和一个与所述的传动机构(1)连动的转轴(4);所述的转轴(4)上设有带夹套的筒体(2)、犁头(3)和飞刀装置(5),所述的筒体(2)上开设有粉粒体的进料口(A)和出料口(B)以及热载体的第一入口(C)和第一出口(D),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转轴(4)为空心轴,其上至少设有一个与轴心连通的空心桨叶单元(7),在所述的空心轴上还设有热载体的第二入口(E)和第二出口(F)。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戴建民冯捷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化工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86[中国|杭州]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