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弹性接触件的浮动式同轴连接器插头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735746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01 01:0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具有弹性接触件的浮动式同轴连接器插头,包括本体、可动壳体、弹簧、端子、绝缘体,端子通过绝缘体设置在本体轴心处,本体在端子的外圆周上设置有容置槽,弹簧和可动壳体依次设置在容置槽内,可动壳体的内侧壁、外侧壁分别与容置槽的内周面、外周面滑动连接,本体与可动壳体之间设置有将两者导通的至少一个弹性接触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合理、实用性强,弹性接触件固定在本体上,通过弹性接触件的刷子部与可动壳体滑动接触,使弹性接触件与可动壳体始终是导通的,使得同轴连接器的插头在高频工况下,通过弹性接触件使本体与可动壳体之间始终是导通的,避免出现开路的风险,提高同轴连接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具有弹性接触件的浮动式同轴连接器插头
本技术涉及同轴连接器
,特别涉及一种具有弹性接触件的浮动式同轴连接器插头。
技术介绍
随着电子元器件技术的发展,其尺寸越来越趋于小型化和模块化,进而对于其装配可靠性以及传输稳定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轴连接器是目前连接器产品类型中传输力较强的连接器产品,广泛应用于电力系统、通信网络、金融制造、电梯、工业自动化、医疗设备、办公设备、家电、军工制造等行业,如申请号为201580033403.9中国专利技术专利公开的一种具有浮动机构的同轴连接器,其包括插头和插座,插头包括端子、可动壳件、壳件本体以及两者之间的施力弹簧,端子、可动壳件、壳件本体、施力弹簧均是导电金属材质,端子与壳件本体之间设置绝缘体,管状的可动壳件设置在壳件本体的可动壳件收容槽内,通过可动壳件的内侧壁、外侧壁分别与可动壳件收容槽的内周面、外周面接触以及施力弹簧使得可动壳件和壳件本体之间导通,由于需要保证可动壳件与壳件本体之间的浮动连接,可动壳件的内侧壁与可动壳件收容槽的内周面之间、可动壳件的外侧壁与可动壳件收容槽的外周面之间是需要一定间隙的,当间隙过大时,可动壳件与壳件本体只能通过施力弹簧导通,通电的弹簧具有与电感线圈相同的特性,当使流经弹簧的电流频率越高,弹簧的感抗越大,因此当高频变换电流通过弹簧时,会对信号产生抑制,产生开路的风险,因此,为了避免在高频工况下出现开路的情况,有必要对现有同轴连接器的插头结构进行改良。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弹性接触件的浮动式同轴连接器插头,通过弹性接触件使插头的本体与可动壳体之间常态导通。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具有弹性接触件的浮动式同轴连接器插头,包括本体、可动壳体、弹簧、端子、绝缘体,所述端子通过绝缘体设置在本体轴心处,所述本体在端子的外圆周上设置有容置槽,所述弹簧和可动壳体依次设置在容置槽内,所述可动壳体的内侧壁、外侧壁分别与容置槽的内周面、外周面滑动连接,所述本体与可动壳体之间设置有将两者导通的至少一个弹性接触件。在上述技术方案中,至少一个所述弹性接触件固定在容置槽的内周面,所述弹性接触件设置有与可动壳体的内侧壁滑动接触的刷子部。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弹性接触件呈环状,所述刷子部弯折设置于弹性接触件的外周边上,所述容置槽的内周面设置有一台阶,所述弹性接触件固定于台阶上并形成限制可动壳体从容置槽脱离的止动结构。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容置槽的内周面设置有将弹性接触件固定在台阶上的定位环。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容置槽的内周面沿径向设置有多个固定定位环或弹性接触件的凸点。在上述技术方案中,至少一个所述弹性接触件固定在容置槽的外周面,并设置有与可动壳体的外侧壁滑动接触的刷子部。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容置槽的外周面上设置有相通的插槽,所述弹性接触件插设在插槽内,所述弹性接触件的刷子部从插槽与容置槽相通的位置伸出。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弹性接触件设置有与插槽内壁过盈配合的卡块。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弹性接触件为弧形金属片。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弹性接触件为管状金属片。本技术有益效果在于,本技术结构合理、实用性强,弹性接触件固定在本体上,通过弹性接触件的刷子部与可动壳体滑动接触,使弹性接触件与可动壳体始终是导通的,使得同轴连接器的插头在高频工况下,通过弹性接触件使本体与可动壳体之间始终是导通的,避免出现开路的风险,提高同轴连接器。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一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一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二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二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实施例二的部分结构分解示意图。图6是本技术实施例三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7是本技术实施例四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8是本技术实施例四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9是本技术实施例五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10是本技术实施例五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11是本技术实施例五的部分结构分解示意图。附图中的标注:1、本体;11、凸点;12、台阶;13、插槽;2、可动壳体;3、端子;4、绝缘体;5、容置槽;51、内周面;52、外周面;6、弹簧;7、弹性接触件(图1-5中);71、刷子部(图1-5中);8、定位块;9、弹性接触件(图9-11中);91、刷子部(图9-11中);92、卡块。具体实施方式参照附图介绍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一,如图1-2所示,一种具有弹性接触件的浮动式同轴连接器插头,包括本体1、可动壳体2、弹簧6、端子3、绝缘体4,端子3通过绝缘体4设置在本体1轴心处,本体1在端子3的外圆周上设置有容置槽5,弹簧6和可动壳体2依次设置在容置槽5内,可动壳体2的内侧壁、外侧壁分别与容置槽5的内周面51、外周面52滑动连接,本体1与可动壳体2之间设置有将两者导通的至少一个弹性接触件7。弹性接触件7固定在容置槽5的内周面51,弹性接触件7设置有与可动壳体2的内侧壁滑动接触的刷子部71。弹性接触件7呈环状,刷子部71弯折设置于弹性接触件7的外周边上,容置槽5的内周面51设置有一台阶12,弹性接触件7固定于台阶12上并形成限制可动壳体2从容置槽5脱离的止动结构。容置槽5的内周面51沿径向设置有四个固定弹性接触件7的凸点11。实施例二,如图2-5所示,一种具有弹性接触件的浮动式同轴连接器插头,包括本体1、可动壳体2、弹簧6、端子3、绝缘体4,端子3通过绝缘体4设置在本体1轴心处,本体1在端子3的外圆周上设置有容置槽5,弹簧6和可动壳体2依次设置在容置槽5内,可动壳体2的内侧壁、外侧壁分别与容置槽5的内周面51、外周面52滑动连接,本体1与可动壳体2之间设置有将两者导通的至少一个弹性接触件7。弹性接触件7固定在容置槽5的内周面51,弹性接触件7设置有与可动壳体2的内侧壁滑动接触的刷子部71。弹性接触件7呈环状,刷子部71弯折设置于弹性接触件7的外周边上,容置槽5的内周面51设置有一台阶12,弹性接触件7固定于台阶12上并形成限制可动壳体2从容置槽5脱离的止动结构。容置槽5的内周面51设置有将弹性接触件7固定在台阶12上的定位环8。容置槽5的内周面51沿径向设置有多个固定定位环8的凸点11。实施例三,如图6所示,一种具有弹性接触件的浮动式同轴连接器插头,包括本体1、可动壳体2、弹簧6、端子3、绝缘体4,端子3通过绝缘体4设置在本体1轴心处,本体1在端子3的外圆周上设置有容置槽5,弹簧6和可动壳体2依次设置在容置槽5内,可动壳体2的内侧壁、外侧壁分别与容置槽5的内周面51、外周面52滑动连接,本体1与可动壳体2之间设置有将两者导通的至少一个弹性接触件9。弹性接触件9固定在容置槽5的外周面52,并设置有与可动壳体2的外侧壁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具有弹性接触件的浮动式同轴连接器插头,其特征在于,包括本体、可动壳体、弹簧、端子、绝缘体,所述端子通过绝缘体设置在本体轴心处,所述本体在端子的外圆周上设置有容置槽,所述弹簧和可动壳体依次设置在容置槽内,所述可动壳体的内侧壁、外侧壁分别与容置槽的内周面、外周面滑动连接,所述本体与可动壳体之间设置有将两者导通的至少一个弹性接触件。/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弹性接触件的浮动式同轴连接器插头,其特征在于,包括本体、可动壳体、弹簧、端子、绝缘体,所述端子通过绝缘体设置在本体轴心处,所述本体在端子的外圆周上设置有容置槽,所述弹簧和可动壳体依次设置在容置槽内,所述可动壳体的内侧壁、外侧壁分别与容置槽的内周面、外周面滑动连接,所述本体与可动壳体之间设置有将两者导通的至少一个弹性接触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弹性接触件的浮动式同轴连接器插头,其特征在于,至少一个所述弹性接触件固定在容置槽的内周面,所述弹性接触件设置有与可动壳体的内侧壁滑动接触的刷子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具有弹性接触件的浮动式同轴连接器插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接触件呈环状,所述刷子部弯折设置于弹性接触件的外周边上,所述容置槽的内周面设置有一台阶,所述弹性接触件固定于台阶上并形成限制可动壳体从容置槽脱离的止动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具有弹性接触件的浮动式同轴连接器插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容置槽的内周面设置有将弹性接触件固定在台阶上的定位环。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存卡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市林积为实业投资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