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钢丝螺套的叠层母排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735741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01 01:0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带钢丝螺套的叠层母排,包括:负极板、正极板、若干个负极铜柱、若干个正极铜柱。各个负极铜柱均固定于负极板上,各个负极铜柱上均开设有若干个负极螺孔,各个负极螺孔内均嵌设有负极钢丝螺套,负极钢丝螺套与负极螺孔螺纹连接;各个正极铜柱均固定于正极板上,各个正极铜柱上均开设有若干个正极螺孔,各个正极螺孔内均嵌设有正极钢丝螺套,正极钢丝螺套与正极螺孔螺纹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在铜制负极螺孔和铜制正极螺孔内嵌入钢丝螺套,再通过钢丝螺套装配吸收电容或进行输入输出搭接,从而避免了直接通过铜制负极螺孔和铜制正极螺孔进行装配易产生的滑丝和装配不牢固的现象,提高了产品的可靠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带钢丝螺套的叠层母排
本技术涉及连接器
,尤其是涉及一种带钢丝螺套的叠层母排。
技术介绍
叠层母排又称复合母排,是一种多层复合结构连接排,可算是配电系统的高速公路。与传统的、笨重的、费时和麻烦的配线方法相比,使用叠层母排可以提供现代的、易于设计、安装快速和结构清晰的配电系统。叠层母排在装配吸收电容或需要在叠层母排上做输入输出搭接时,都是在叠层母排铜柱上攻牙,然后进行装配,在实际装配过程中因为铜柱材质原因,自攻牙锁螺丝常常导致滑丝或装配不牢固等情况出现,严重影响了产品的可靠性。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防止装配过程中滑丝、增加装配牢固性、增加产品可靠性的一种叠层母排。一种带钢丝螺套的叠层母排,包括:负极板、正极板、若干个负极铜柱、若干个正极铜柱以及绝缘纸组件。所述正极板与所述负极板平行且相对设置;各个所述负极铜柱均固定于所述负极板上且与所述负极板电连接,各个所述负极铜柱上均开设有若干个负极螺孔,各个所述负极螺孔内均嵌设有负极钢丝螺套,所述负极钢丝螺套与所述负极螺孔螺纹连接;各个所述正极铜柱均固定于所述正极板上且与所述正极板电连接,各个所述正极铜柱上均开设有若干个正极螺孔,各个所述正极螺孔内均嵌设有正极钢丝螺套,所述正极钢丝螺套与所述正极螺孔螺纹连接;所述绝缘纸组件包括第一绝缘纸、第二绝缘纸、第三绝缘纸以及第四绝缘纸,所述第一绝缘纸和所述第二绝缘纸分别覆盖于所述负极板的上端面和所述负极板的下端面,所述第三绝缘纸和所述第四绝缘纸分别覆盖于所述正极板的上端面和所述正极板的下端面。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提出的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在铜制负极螺孔和铜制正极螺孔内嵌入钢丝螺套,再通过钢丝螺套装配吸收电容或进行输入输出搭接,从而避免了直接通过铜制负极螺孔和铜制正极螺孔进行装配易产生的滑丝和装配不牢固的现象,提高了产品的可靠性。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提供的带钢丝螺套的叠层母排的一实施例的俯视图;图2是图1中带钢丝螺套的叠层母排的爆炸视图;图3是图2中负极板的爆炸视图;图4是图2中正极板的爆炸视图;图5是图4中区域A的局部放大图;图中:1-负极板、2-正极板、11-负极铜柱、111-负极螺孔、12-第一通孔、21-正极铜柱、211-正极螺孔、22-第二通孔、31-负极钢丝螺套、32-正极钢丝螺套、41-第一绝缘纸、42-第二绝缘纸、43-第三绝缘纸、44-第四绝缘纸、45-穿孔。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请参照图1和图2,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带钢丝螺套的叠层母排,包括负极板1、正极板2、若干个负极铜柱11、若干个正极铜柱21以及绝缘纸组件。请参照图2-图5,所述正极板2与所述负极板1平行且相对设置,本实施例中,正极板2和负极板1均采用T2Y2紫铜材质制成;各个所述负极铜柱11均固定于所述负极板1上且与所述负极板1电连接,各个所述负极铜柱11上均开设有若干个负极螺孔111,各个所述负极螺孔111内均嵌设有负极钢丝螺套31,所述负极钢丝螺套31与所述负极螺孔111螺纹连接。请参照图2-图5,各个所述正极铜柱21均固定于所述正极板2上且与所述正极板2电连接,各个所述正极铜柱21上均开设有若干个正极螺孔211,各个所述正极螺孔211内均嵌设有正极钢丝螺套32,所述正极钢丝螺套32与所述正极螺孔211螺纹连接;所述绝缘纸组件包括第一绝缘纸41、第二绝缘纸42、第三绝缘纸43以及第四绝缘纸44,所述第一绝缘纸41和所述第二绝缘纸42分别覆盖于所述负极板1的上端面和所述负极板1的下端面,所述第三绝缘纸43和所述第四绝缘纸44分别覆盖于所述正极板2的上端面和所述正极板2的下端面。所述绝缘纸组件包括第一绝缘纸41、第二绝缘纸42、第三绝缘纸43以及第四绝缘纸44,所述第一绝缘纸41单面背胶且覆盖于所述负极板1的上端面,所述第二绝缘纸42双面背胶,所述第二绝缘纸42的上端面覆盖于所述负极板1的下端面,所述第三绝缘纸43双面背胶,所述第三绝缘纸43的上端面与所述第二绝缘纸42的下端面贴合,所述第三绝缘纸43的下端面覆盖于所述正极板2的上端面,所述第四绝缘纸44单面背胶且覆盖于所述正极板2的下端面。本技术提供的带钢丝螺套的叠层母排在使用时,在装配吸收电容或需要在叠层母排上做输入输出搭接时,将待安装的电子元件旋入负极钢丝螺套31或正极钢丝螺套32内,由于钢的硬度大于铜,因此,不易发生滑丝或装配不牢固的现象,提高了产品的可靠性。进一步地,请参照图2-图5,所述负极板1上开设有与所述正极铜柱21数量相同的第一通孔12,所述第一通孔12与所述正极铜柱21相配合,所述正极铜柱21穿过所述第一通孔12;所述正极板2上开设有与所述负极铜柱11数量相同的第二通孔22,所述第二通孔22与所述负极铜柱11相配合,所述负极铜柱11穿过所述第二通孔22;所述第一绝缘纸41、所述第二绝缘纸42、所述第三绝缘纸43以及所述第四绝缘纸44上均开设有与各个所述负极铜柱11及各个所述正极铜柱21相配合的穿孔45。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绝缘纸、所述第二绝缘纸、所述第三绝缘纸以及所述第四绝缘纸均为背胶PET纸。进一步地,请参照图2-图5,所述负极铜柱11及所述正极铜柱21的数量均为二个。为了更好地理解本技术,以下结合图1-图5来对本技术提供的带钢丝螺套的叠层母排的工作过程进行详细说明:在装配吸收电容或需要在叠层母排上做输入输出搭接时,将待安装的电子元件旋入负极钢丝螺套31或正极钢丝螺套32内,由于钢的硬度大于铜,因此,不易发生滑丝或装配不牢固的现象,同时,应用本技术时,只需要在原有的叠层母排上的负极螺孔111和正极螺孔211内旋入钢丝螺套即可,钢丝螺套可以在市场上购买,因此成本较低,当然,为了能够旋入钢丝螺套,原有的叠层母排上的负极螺孔111和正极螺孔211在攻丝时,需要比钢丝螺套的尺寸略大一些。综上所述,本技术通过在铜制负极螺孔111和铜制正极螺孔211内嵌入钢丝螺套,再通过钢丝螺套装配吸收电容或进行输入输出搭接,从而避免了直接通过铜制负极螺孔111和铜制正极螺孔211进行装配易产生的滑丝和装配不牢固的现象,提高了产品的可靠性。以上所述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并不构成对本技术保护范围的限定。任何根据本技术的技术构思所做出的各种其他相应的改变与变形,均应包含在本技术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带钢丝螺套的叠层母排,其特征在于,包括:负极板、正极板、若干个负极铜柱、若干个正极铜柱以及绝缘纸组件,/n所述正极板与所述负极板平行且相对设置;/n各个所述负极铜柱均固定于所述负极板上且与所述负极板电连接,各个所述负极铜柱上均开设有若干个负极螺孔,各个所述负极螺孔内均嵌设有负极钢丝螺套,所述负极钢丝螺套与所述负极螺孔螺纹连接;/n各个所述正极铜柱均固定于所述正极板上且与所述正极板电连接,各个所述正极铜柱上均开设有若干个正极螺孔,各个所述正极螺孔内均嵌设有正极钢丝螺套,所述正极钢丝螺套与所述正极螺孔螺纹连接;/n所述绝缘纸组件包括第一绝缘纸、第二绝缘纸、第三绝缘纸以及第四绝缘纸,所述第一绝缘纸覆盖于所述负极板的上端面,所述第二绝缘纸的上端面覆盖于所述负极板的下端面,所述第三绝缘纸的上端面与所述第二绝缘纸的下端面贴合,所述第三绝缘纸的下端面覆盖于所述正极板的上端面,所述第四绝缘纸覆盖于所述正极板的下端面。/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带钢丝螺套的叠层母排,其特征在于,包括:负极板、正极板、若干个负极铜柱、若干个正极铜柱以及绝缘纸组件,
所述正极板与所述负极板平行且相对设置;
各个所述负极铜柱均固定于所述负极板上且与所述负极板电连接,各个所述负极铜柱上均开设有若干个负极螺孔,各个所述负极螺孔内均嵌设有负极钢丝螺套,所述负极钢丝螺套与所述负极螺孔螺纹连接;
各个所述正极铜柱均固定于所述正极板上且与所述正极板电连接,各个所述正极铜柱上均开设有若干个正极螺孔,各个所述正极螺孔内均嵌设有正极钢丝螺套,所述正极钢丝螺套与所述正极螺孔螺纹连接;
所述绝缘纸组件包括第一绝缘纸、第二绝缘纸、第三绝缘纸以及第四绝缘纸,所述第一绝缘纸覆盖于所述负极板的上端面,所述第二绝缘纸的上端面覆盖于所述负极板的下端面,所述第三绝缘纸的上端面与所述第二绝缘纸的下端面贴合,所述第三绝缘纸的下端面覆盖于所述正极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伟高齐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合康亿盛电气连接系统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