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叠层母排组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464045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25 17:3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叠层母排组件,包括叠层母排、输出软连接体组件以及定位销组件,叠层母排包括相互平行的若干个极板;输出软连接体组件包括若干个与各个输出端子一一对应的输出软连接体;定位销组件包括若干个与各个输出软连接体一一对应的定位销,各个定位销均与对应的第一定位孔及对应的第二定位孔过盈配合,各个定位销均为锥台形。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将定位销设置为锥台形,并将定位销的长度设置为比输出端子和输出软连接体的厚度之和多一预设长度余量,从而在通过压力机对输出端子和输出软连接体进行铆接时,使定位销的中间部分涨齐,增加铆接强度,降低了极板与输出软连接体的连接处的接触电阻、提高了产品可靠性及安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叠层母排组件
本技术涉及电连接器
,尤其是涉及一种叠层母排组件。
技术介绍
现有的叠层母排与输出软连接体的焊接定位通常采用的是定位销过盈定位方式,现有的定位销为圆柱体,定位销的长度等于输出端子和输出软连接体厚度之和,叠层母排和输出软连接体通过定位销进行定位固定时,通过定位销的外径公差将叠层母排及输出软连接体过盈配合紧固到一起,最后将连接处焊接。这种焊接定位方式常常导致定位不紧、连接地方搭接不牢固,从而使产品该部位接触电阻过大,产品在接触电阻过大的情况下长时间工作会导致产品发生质量事故,该情况严重影响产品的可靠性及安全性。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叠层母排与输出软连接体搭接牢固、叠层母排与输出软连接体的连接处的接触电阻较小、产品可靠性及安全性较高的叠层母排组件。一种叠层母排组件,包括:叠层母排、输出软连接体组件以及定位销组件,所述叠层母排包括相互平行的若干个极板,各个所述极板上均设置有输出端子,各个所述输出端子上均开设有第一定位孔;所述输出软连接体组件包括若干个与各个所述输出端子一一对应的输出软连接体,各个所述输出软连接体上均开设有与对应的所述第一定位孔相配合的第二定位孔,各个所述第二定位孔的孔径均与对应的所述第一定位孔的孔径相等;所述定位销组件包括若干个与各个所述输出软连接体一一对应的定位销,各个所述定位销均与对应的所述第一定位孔及对应的所述第二定位孔过盈配合,各个所述定位销均为锥台形,所述定位销的长度L1=L2+L3+L4,其中,L2为与所述定位销对应的所述输出软连接体的厚度,L3为与对应的所述输出软连接体对应的所述输出端子的厚度,L4为预设长度余量。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提出的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将定位销设置为锥台形,并将定位销的长度设置为比输出端子和输出软连接体的厚度之和多一预设长度余量,从而在通过压力机对输出端子和输出软连接体进行铆接时,使定位销的中间部分涨齐,增加铆接强度,使极板的输出端子与对应的输出软连接体贴合得更紧固,降低了极板与输出软连接体的连接处的接触电阻、提高了产品的可靠性及安全性。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提供的叠层母排组件的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中的叠层母排组件在未安装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2中的叠层母排组件的爆炸视图;图4是图3中区域A的局部放大图;图中:1-定位销组件、2-叠层母排、3-输出软连接体组件、11-定位销、21-极板、211-输出端子、2111-第一定位孔、22-绝缘纸、31-输出软连接体、311-第二定位孔。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请参照图1-图4,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叠层母排组件,包括定位销组件1、叠层母排2、输出软连接体组件3。请参照图1-图4,所述叠层母排2包括相互平行的若干个极板21,各个所述极板21上均设置有输出端子211,各个所述输出端子211上均开设有第一定位孔2111。请参照图3和图4,所述输出软连接体组件3包括若干个与各个所述输出端子211一一对应的输出软连接体31,各个所述输出软连接体31上均开设有与对应的所述第一定位孔2111相配合的第二定位孔311,各个所述第二定位孔311的孔径均与对应的所述第一定位孔2111的孔径相等。请参照图3和图4,所述定位销组件1包括若干个与各个所述输出软连接体31一一对应的定位销11,各个所述定位销11均用于与对应的所述第一定位孔2111及对应的所述第二定位孔311过盈配合,所述定位销11为锥台形,所述定位销11的长度L1=L2+L3+L4,其中,L2为与所述定位销11对应的所述输出软连接体31的厚度,L3为与对应的所述输出软连接体31对应的所述输出端子211的厚度,L4为预设长度余量。在对叠层母排2与输出软连接体组件3进行焊接定位时,先通过压力机分别将各个定位销11压入对应的第一定位孔2111及对应的第二定位孔311,继续施加压力使定位销11高出的部分产生形变,从而使定位销11的中间部分涨齐,增加铆接强度,最后将连接处焊接,由于定位销11为锥台形,在压力作用下会产生一个向下的作用力使叠层母排2的输出端子211与对应的输出软连接体31贴合得更紧固,降低了叠层母排2与输出软连接体31的连接处的接触电阻、提高了产品的可靠性及安全性。优选地,请参照图2,所述预设长度余量L4=1mm。具体地,请参照图3和图4,各个所述第一定位孔2111及各个所述第二定位孔311的孔径均为4mm,各个所述定位销11的外径沿着长度方向逐渐变小且介于4.3mm与3.94mm之间。优选地,请参照图3和图4,所述极板21的数量为2个,分别为正极板和负极板,各个所述极板21均相互平行设置。所述输出软连接体31的数量为2个。所述定位销11的数量为2个。具体地,请参照图3和图4,所述叠层母排2还包括若干个用于对极板21进行绝缘包覆的绝缘纸22,从而使各个极板21相互绝缘。为了更好地理解本技术,下面结合图1-图4对本技术提供的叠层母排的各部件的连接方法进行详细说明:先通过压力机分别将各个定位销11压入对应的第一定位孔2111及对应的第二定位孔311,继续施加压力使定位销11高出的部分产生形变,从而使定位销11的中间部分涨齐,增加铆接强度,最后将连接处焊接,由于定位销11为锥台形,在压力作用下会产生一个向下的作用力使叠层母排2的输出端子211与对应的输出软连接体31贴合得更紧固,降低了叠层母排2与输出软连接体31的连接处的接触电阻、提高了产品的可靠性及安全性。综上所述,本技术通过将定位销11设置为锥台形,并将定位销11的长度设置为比输出端子211和输出软连接体31的厚度之和多一预设长度余量,从而在通过压力机对输出端子211和输出软连接体31进行铆接时,使定位销11的中间部分涨齐,增加铆接强度,使极板21的输出端子211与对应的输出软连接体31贴合得更紧固,降低了极板21与输出软连接体31的连接处的接触电阻、提高了产品的可靠性及安全性。以上所述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并不构成对本技术保护范围的限定。任何根据本技术的技术构思所做出的各种其他相应的改变与变形,均应包含在本技术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叠层母排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叠层母排、输出软连接体组件以及定位销组件,/n所述叠层母排包括相互平行的若干个极板,各个所述极板上均设置有输出端子,各个所述输出端子上均开设有第一定位孔;/n所述输出软连接体组件包括若干个与各个所述输出端子一一对应的输出软连接体,各个所述输出软连接体上均开设有与对应的所述第一定位孔相配合的第二定位孔,各个所述第二定位孔的孔径均与对应的所述第一定位孔的孔径相等;/n所述定位销组件包括若干个与各个所述输出软连接体一一对应的定位销,各个所述定位销均与对应的所述第一定位孔及对应的所述第二定位孔过盈配合,各个所述定位销均为锥台形,所述定位销的长度L1=L2+L3+L4,其中,L2为与所述定位销对应的所述输出软连接体的厚度,L3为与对应的所述输出软连接体对应的所述输出端子的厚度,L4为预设长度余量。/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叠层母排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叠层母排、输出软连接体组件以及定位销组件,
所述叠层母排包括相互平行的若干个极板,各个所述极板上均设置有输出端子,各个所述输出端子上均开设有第一定位孔;
所述输出软连接体组件包括若干个与各个所述输出端子一一对应的输出软连接体,各个所述输出软连接体上均开设有与对应的所述第一定位孔相配合的第二定位孔,各个所述第二定位孔的孔径均与对应的所述第一定位孔的孔径相等;
所述定位销组件包括若干个与各个所述输出软连接体一一对应的定位销,各个所述定位销均与对应的所述第一定位孔及对应的所述第二定位孔过盈配合,各个所述定位销均为锥台形,所述定位销的长度L1=L2+L3+L4,其中,L2为与所述定位销对应的所述输出软连接体的厚度,L...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齐张伟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合康亿盛电气连接系统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