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数据通讯传输抗干扰电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733831 阅读:9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01 01:0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数据通讯传输抗干扰电路,包括:数据输入模块、抗干扰模块、滤波模块、数据调制模块、稳压模块、数据输出模块,所述数据输入模块中电容C1、电容C2对输入的数据进行储存、传输给抗干扰模块;所述抗干扰模块中电感L3和电容C7形成抗干扰对抗接收的数据信号产生的干扰源;所述滤波模块中电阻R10和电容C11组成滤波电路滤去电压传输数据中的纹波;所述数据调制模块将获得数据信息通过三极管Q3变化频率分量传递给稳压模块,所述稳压模块中电容C14保持数据输出的稳定,所述数据输出模块信号放大器U2对微弱的信号进行放大,电阻R20和电容C18组成储能块给输出的数据信号提供稳定。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数据通讯传输抗干扰电路
本技术涉及一种数据通讯装置,尤其是一种数据通讯传输抗干扰电路。
技术介绍
数据通讯是把数据的处理和传输合为一体,实现数字信息的接受、存储、处理和传输,并且对信息流加以控制、校验和管理的一种通讯形式;使其具有发送通过远程数据传输模块控制不同的输出功能。现有的数据通讯装置在数据进入时不能够对数据信息进行储存,设备运行时不能对传输的干扰源和内部元器件产生的干扰源进行隔绝,数据信息传输中出现数据传输幅度大造成数据传输不稳定。
技术实现思路
技术目的:提供一种数据通讯传输抗干扰电路,以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技术方案:一种数据通讯传输抗干扰电路,包括:数据输入模块、抗干扰模块、滤波模块、数据调制模块、稳压模块、数据输出模块,所述数据输入模块中电容C1、电容C2对输入的数据进行储存、传输给抗干扰模块;所述抗干扰模块中电感L3和电容C7形成抗干扰对抗接收的数据信号产生的干扰源;所述滤波模块中电阻R10和电容C11组成滤波电路滤去电压传输数据中的纹波;所述数据调制模块将获得数据信息通过三极管Q3变化频率分量传递给稳压模块,所述稳压模块中电容C14保持数据输出的稳定,所述数据输出模块信号放大器U2对微弱的信号进行放大,电阻R20和电容C18组成储能块给输出的数据信号提供稳定。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所述数据输入模块包括电阻R1、电容C3、电容C1、电感L1、电容C2、三极管Q1、电阻R2、电阻R3、电容C4、电容C5、电阻R5、电阻R4、电阻R7,其中所述三极管Q1基极与电阻R2一端、电容C2负极端连接;所述三极管Q1集电极分别与电阻R3一端、电容C4一端连接;所述三极管Q1发射极与电阻R5一端连接;所述电容C2正极端分别与电容C1一端、电感L1一端连接;所述电感L1另一端与电容C1另一端连接;所述电阻R2另一端和电阻R3另一端分别与电阻R1一端连接;所述电阻R1另一端分别与电容C3一端、电阻R7一端连接;所述电阻R7另一端分别与电阻R4一端、电容C5一端连接;所述电容C3另一端分别与电阻R4另一端、零线GND连接;所述电阻R5另一端分别与电容C4另一端、电容C5另一端连接。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所述抗干扰模块包括电容C6、电感L3、电容C7、电阻R8、电阻R9、三极管Q2、电感L2、电容C9、电阻R6、电容C8、电阻R11,其中所述三极管Q2基极分别与电阻R7另一端、电容C6正极端、电阻R4一端、电容C5一端、电源+9V连接;所述三极管Q2集电极分别与电容C7一端、电感L3一端连接;所述三极管Q2发射极分别与电感L2一端、电容C9负极端连接;所述电感L3另一端和电容C7另一端均与电容C6负极端连接;所述电容C9正极端分别与电阻R8一端、电阻R9一端连接;所述电阻R9另一端与电阻R8另一端连接;所述电感L2另一端分别与R5另一端、电容C4另一端、电容C5另一端、电阻R6一端连接;所述电阻R6另一端与电容C8一端连接;所述电容C8另一端分别与电容C10正极端、电阻R11一端连接;所述电容C10负极端与电阻R11另一端连接。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所述滤波模块包括电容C12、电阻R10、电容C11、信号放大器U1、电阻R12、电阻R13,其中所述信号放大器U1引脚3分别与电容C11引脚1、电阻R10一端连接;所述信号放大器U1引脚2分别与电阻R12一端、电阻R13一端连接;所述信号放大器U1引脚7与电源+9V连接;所述信号放大器U1引脚6分别与电容C12负极端、电阻R13另一端连接;所述电容C12正极端分别与电阻R9另一端、电阻R8另一端、电阻R10另一端连接;所述电容C11引脚2分别与电阻R12另一端、电容C10负极端、电阻R11另一端、零线GND连接。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所述数据调制模块包括电感L4、电阻R14、电容C13、电阻R15、可变电容VC1、三极管Q3、电感L5、电阻R16,其中所述三极管Q3集电极分别与电感L4一端、可变电容VC1一端连接;所述三极管Q3基极分别与电阻R15一端、可变电容VC1另一端、电感L5一端连接;所述三极管Q3发射极与电阻R16一端连接;所述电阻R16另一端与电感L5另一端连接;所述电感L4另一端分别与电阻R14一端、电容C13正极端连接;所述电阻R15另一端分别与电阻R14另一端、电容C13负极端连接。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所述稳压模块包括电容C14、电阻R17、电阻R18、三极管Q4、二极管D15、电容C15,其中所述三极管Q4基极分别与电阻R17一端、电容C14一端连接;所述三极管Q4集电极与电阻R18一端连接;所述三极管Q4发射极分别与电容C15一端、电阻R16另一端、电感L5另一端连接;电容C14另一端分别与电感L4另一端、电阻R14一端、电容C13正极端连接;所述电阻R18另一端分别与二极管D15正极端、电容C15另一端、电阻R15另一端、电阻R14另一端、电容C13负极端连接。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所述数据输出模块包括电阻R21、电容C17、电阻R19、信号放大器U2、电容C16、电阻R20、电容C18,其中所述信号放大器U2引脚7与电源+9V连接;所述信号放大器U2引脚3分别与电阻R19一端、电容C16正极端连接;所述信号放大器U2引脚2与电阻R17另一端连接;所述信号放大器U2引脚4分别与电阻R20一端、电容C18一端连接;所述信号放大器U2引脚6分别与电容C17引脚1、电阻R21一端连接;所述电阻R21另一端、电容C17引脚2和电阻R19另一端均与二极管D15负极端连接;所述电容C18另一端和电阻R20另一端分别与电容C16负极端、三极管Q4发射极、电容C15一端、电阻R16另一端、电感L5另一端连接。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所述电感L2另一端分别与R5另一端、电容C4另一端、电容C5另一端、电阻R6一端、电阻R18另一端、二极管D15正极端、电容C15另一端、电阻R15另一端、电阻R14另一端、电容C13负极端连接;信号放大器U1引脚4分别与三极管Q3集电极、电感L4一端、可变电容VC1一端连接。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所述电容C2、所述电容C6、所述电容C2、所述电容C10、所述电容C12、所述电容C13、所述电容C16、所述电容C17型号均为1电解电容;所述三极管Q1、所述三极管Q1、所述三极管Q1、所述三极管Q1型号均为NPN。有益效果: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数据通讯传输抗干扰电路,对数据输入模块中电容C1、电感L1、电容C2、三极管Q1组成数据信息储存和分配电路对获得数据信息第一时间进行储存,通过三极管Q1将获得数据信息传输给电感L3、电容C7、电阻R8、三极管Q2组成抗干扰模块中,对抗数据通讯和元器件产生干扰源,提高设备运行的稳定;电阻R10、电容C11、电容C12组成电容滤波电路,用于对滤去电压传输数据中的纹波;提高输出传输的质量;电阻R17、电阻R18、电容C14组成稳压电路保持数据信息传输的稳定。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数据输入电路示意图。...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数据通讯传输抗干扰电路,其特征是,包括:数据输入模块、抗干扰模块、滤波模块、数据调制模块、稳压模块、数据输出模块,所述数据输入模块中电容C1、电容C2对输入的数据进行储存、传输给抗干扰模块;所述抗干扰模块中电感L3和电容C7形成抗干扰对抗接收的数据信号产生的干扰源;所述滤波模块中电阻R10和电容C11组成滤波电路滤去电压传输数据中的纹波;所述数据调制模块将获得数据信息通过三极管Q3变化频率分量传递给稳压模块,所述稳压模块中电容C14保持数据输出的稳定,所述数据输出模块信号放大器U2对微弱的信号进行放大,电阻R20和电容C18组成储能块给输出的数据信号提供稳定;所述数据输入模块包括电阻R1、电容C3、电容C1、电感L1、电容C2、三极管Q1、电阻R2、电阻R3、电容C4、电容C5、电阻R5、电阻R4、电阻R7,其中所述三极管Q1基极与电阻R2一端、电容C2负极端连接;所述三极管Q1集电极分别与电阻R3一端、电容C4一端连接;所述三极管Q1发射极与电阻R5一端连接;所述电容C2正极端分别与电容C1一端、电感L1一端连接;所述电感L1另一端与电容C1另一端连接;所述电阻R2另一端和电阻R3另一端分别与电阻R1一端连接;所述电阻R1另一端分别与电容C3一端、电阻R7一端连接;所述电阻R7另一端分别与电阻R4一端、电容C5一端连接;所述电容C3另一端分别与电阻R4另一端、零线GND连接;所述电阻R5另一端分别与电容C4另一端、电容C5另一端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数据通讯传输抗干扰电路,其特征是,包括:数据输入模块、抗干扰模块、滤波模块、数据调制模块、稳压模块、数据输出模块,所述数据输入模块中电容C1、电容C2对输入的数据进行储存、传输给抗干扰模块;所述抗干扰模块中电感L3和电容C7形成抗干扰对抗接收的数据信号产生的干扰源;所述滤波模块中电阻R10和电容C11组成滤波电路滤去电压传输数据中的纹波;所述数据调制模块将获得数据信息通过三极管Q3变化频率分量传递给稳压模块,所述稳压模块中电容C14保持数据输出的稳定,所述数据输出模块信号放大器U2对微弱的信号进行放大,电阻R20和电容C18组成储能块给输出的数据信号提供稳定;所述数据输入模块包括电阻R1、电容C3、电容C1、电感L1、电容C2、三极管Q1、电阻R2、电阻R3、电容C4、电容C5、电阻R5、电阻R4、电阻R7,其中所述三极管Q1基极与电阻R2一端、电容C2负极端连接;所述三极管Q1集电极分别与电阻R3一端、电容C4一端连接;所述三极管Q1发射极与电阻R5一端连接;所述电容C2正极端分别与电容C1一端、电感L1一端连接;所述电感L1另一端与电容C1另一端连接;所述电阻R2另一端和电阻R3另一端分别与电阻R1一端连接;所述电阻R1另一端分别与电容C3一端、电阻R7一端连接;所述电阻R7另一端分别与电阻R4一端、电容C5一端连接;所述电容C3另一端分别与电阻R4另一端、零线GND连接;所述电阻R5另一端分别与电容C4另一端、电容C5另一端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数据通讯传输抗干扰电路,其特征是:所述抗干扰模块包括电容C6、电感L3、电容C7、电阻R8、电阻R9、三极管Q2、电感L2、电容C9、电阻R6、电容C8、电阻R11,其中所述三极管Q2基极分别与电阻R7另一端、电容C6正极端、电阻R4一端、电容C5一端、电源+9V连接;所述三极管Q2集电极分别与电容C7一端、电感L3一端连接;所述三极管Q2发射极分别与电感L2一端、电容C9负极端连接;所述电感L3另一端和电容C7另一端均与电容C6负极端连接;所述电容C9正极端分别与电阻R8一端、电阻R9一端连接;所述电阻R9另一端与电阻R8另一端连接;所述电感L2另一端分别与R5另一端、电容C4另一端、电容C5另一端、电阻R6一端连接;所述电阻R6另一端与电容C8一端连接;所述电容C8另一端分别与电容C10正极端、电阻R11一端连接;所述电容C10负极端与电阻R11另一端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数据通讯传输抗干扰电路,其特征是:所述滤波模块包括电容C12、电阻R10、电容C11、信号放大器U1、电阻R12、电阻R...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吕剑翟中敏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久高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