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薛武华专利>正文

多源非成像高温远红外定向强辐射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72920 阅读:15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多源非成像高温远红外定向强辐射器,由壳体、远红外辐射强激发源、二次定向激发源、非成像反射层、平流反射层等构成。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整体结构合理,电热辐射转换率高,辐射强度大,使用寿命长,长期高温环境工作不发生形变。可广泛应用于各行业加热烘干领域,比燃煤、燃油、燃气及普通电加热器节能50~70%以上。(*该技术在201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技术涉及一种远红外辐射器,尤其涉及一种工业上加热烘干领域的高温远红外定向强辐射器。中国专利94245689.0和95108295.7分别公开了“新型高温远红外定向辐射器”和“特种高温远红外定向强辐射器”,具有用途广泛,快速加热干燥的优点,为了使其适用于更多行业,如金属冶炼、热处理、玻璃、陶瓷、建材等,本人作为该两项专利的专利技术人,经多年研究试验,以量子学理论为基点,在本技术中采用了纳米技术和多种稀土元素化合物掺杂技术研制的新材料。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改进了的多源非成像高温远红外定向强辐射器。本技术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设计一种多源非成像高温远红外定向强辐射器,包括壳体、远红外辐射强激发源、二次定向激发源、非成像反射层、平流反射层等,其中a、在盒装壳体内依次布置远红外辐射强激发源、二次定向激发源、非成像反射层、平流反射层;b、非成像反射层上开有数条凹槽(横向或纵向),该凹槽表面为一层耐高温特种强反射层;c、远红外辐射强激发源安装于非成像反射层上的凹槽中;d、非成像反射层下设有平流反射层;e、平流反射层下设有保护网;2、上述方案中所述壳体为掺杂有纳米级稀土氧化物的超高强度耐热合金材料制成;3、上述方案中所述远红外辐射强激发源为一种掺杂有稀土元素化合物,最高温度达1500℃的特种电阻丝。4、上述方案中所述特种电阻丝含有重量比≥0.015%的二氧化锆和氧化铕等多种稀土元素化合物。5、上述方案中所述二次定向激发源主载体为采用电弧法制作的特种石英玻璃,其中掺杂多种稀土元素化合物。该特种石英玻璃中含有大量可作为远红外二次定向激发的微气泡。6、上述方案中所述作为二次定向激发源的特种石英玻璃,含有重量比≥0.01%的氧化铒等稀土元素化合物,可激发出宽频谱辐射波长为1~200μm远红外光子束流。7、上述方案中所述非成像反射层由三氧化二铝成分为60%的高铝耐火材料制成。8、上述方案中所述非成像反射层凹槽表面的特种强反射层为厚度0.1~0.3mm,耐高温达2100℃的白色(或兰白色)整瓷反射层,其法向全发射率εn≥94%。9、上述方案中所述平流反射层为硅硼铝碳化合物材料。本技术的多源非成像高温远红外定向强辐射器,具有以下优点和有益效果1、采用含有稀土元素化合物的特种高温电阻丝作为辐射强激发源,其最高温度可达1500℃,升温迅速,功率密度大,达15W/cm2,使用寿命长≥3000小时。2、采用含有大量微气泡并掺杂多种稀土元素的石英玻璃为二次定向激发源,其中微气泡及掺杂的稀土元素可使远红外辐射二次定向激发。3、非成像反射层凹槽表面的强反射层为厚度0.3~0.5mm,耐高温达2100℃的白色(或兰白色)整瓷反射层,其法向全发射率εn≥94%,有效地增强了辐射器的定向性。4、本技术可广泛应用于军事及民用领域,如军事装备,汽车、自行车、家用电器、机电设备的涂装,金属冶炼,热处理、玻璃、陶瓷、建材、纺织印染,造纸加工,粮食、蔬菜、烟草、农副产品加工等国民经济各个领域。广泛代替传统的燃煤、燃油、燃气及普通电热转换装置。彻底解决环保问题,达到工业革命性的节能效果。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剖面构造图。图1示出本技术的多源非成像高温远红外定向强辐射器的构造。参照图1,本装置包括依次安装于外壳1内的二次定向激发源2、远红外辐射强激发源3、非成像反射层4、平流反射层6、接线柱7及保护网8。其中二次定向激发源2为含有大量微气泡并掺杂多种稀土元素的石英玻璃,微气泡及掺杂的稀土元素可使远红外辐射二次定向激发。远红外辐射强激发源3为含有稀土元素化合物,最高温度可达1500℃的特种高温电阻丝。非成像反射层4为三氧化二铝成分为60%的高铝耐火材料制成,上开凹槽(横向或纵向),凹槽表面为厚度0.1~0.3mm整瓷反射层,其耐高温达2100℃,法向全发射率εn≥94%,可有效增强辐射的定向性。平流反射层6为硅硼铝碳化合物材料,其工作温度1400℃时,导热系数≤0.08。平流反射层6下面设有保护网8。接线柱7与远红外辐射强激发源3相连。权利要求1.一种多源非成像高温远红外定向强辐射器,包括壳体、远红外辐射强激发源、二次定向激发源、非成像反射层、平流反射层等,其中a、在壳体内依次布置二次定向激发源、远红外辐射强激发源、非成像反射层、平流反射层;b、非成像反射层上开有数条凹槽(横向或纵向),该凹槽表面为一层耐高温特种强反射层;c、远红外辐射强激发源安装于非成像反射层上的凹槽中;d、非成像反射层下设有平流反射层;e、平流反射层下设有保护网;2.根据权利要求1中所述多源非成像高温远红外定向强辐射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为掺杂纳米级稀土氧化物的超高强度耐热合金材料制成;3.根据权利要求1中所述多源非成像高温远红外定向强辐射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远红外辐射强激发源为一种掺杂有稀土元素化合物,最高温度达1500℃的特种电阻丝。4.根据权利要求1~3中所述多源非成像高温远红外定向强辐射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特种电阻丝含有重量比≥0.015%的二氧化锆和氧化铕等多种稀土元素化合物。5.根据权利要求1中所述多源非成像高温远红外定向强辐射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二次定向激发源主载体为采用电弧法制作的特种石英玻璃,其中掺杂多种稀土元素化合物。该特种石英玻璃中含有大量可作为远红外二次定向激发的微气泡。6.根据权利要求1~5中所述多源非成像高温远红外定向强辐射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作为二次定向激发源的特种石英玻璃,含有重量比≥0.01%的氧化铒等稀土元素化合物,可激发出宽频谱辐射波长为1~200μm远红外光子束流。7.根据权利要求1中所述多源非成像高温远红外定向强辐射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非成像反射层由三氧化二铝成分为60%的高铝耐火材料制成。8.根据权利要求1~7中所述多源非成像高温远红外定向强辐射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非成像反射层凹槽表面的特种强反射层为厚度0.1~0.3mm,耐高温达2100℃的白色(或兰白色)整瓷反射层。9.根据权利要求1中所述多源非成像高温远红外定向强辐射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平流反射层为硅硼铝碳化合物材料。专利摘要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多源非成像高温远红外定向强辐射器,由壳体、远红外辐射强激发源、二次定向激发源、非成像反射层、平流反射层等构成。本技术,整体结构合理,电热辐射转换率高,辐射强度大,使用寿命长,长期高温环境工作不发生形变。可广泛应用于各行业加热烘干领域,比燃煤、燃油、燃气及普通电加热器节能50~70%以上。文档编号F26B3/00GK2535737SQ02209228公开日2003年2月12日 申请日期2002年4月10日 优先权日2002年4月10日专利技术者薛武华, 薛辛 申请人:薛武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多源非成像高温远红外定向强辐射器,包括:壳体、远红外辐射强激发源、二次定向激发源、非成像反射层、平流反射层等,其中: a、在壳体内依次布置二次定向激发源、远红外辐射强激发源、非成像反射层、平流反射层; b、非成像反射层上开有数条凹槽(横向或纵向),该凹槽表面为一层耐高温特种强反射层; c、远红外辐射强激发源安装于非成像反射层上的凹槽中; d、非成像反射层下设有平流反射层; e、平流反射层下设有保护网。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薛武华薛辛
申请(专利权)人:薛武华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13[中国|河北]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