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良的管束干燥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72853 阅读:17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是关于对管束干燥设备的改进,尤其涉及一种热能利用率高,冷凝排水畅的管束干燥机,其特征是在干燥机外设置的空气加热器换热管与蒸气空芯轴排出冷凝热水管路相连,封头内侧设置有对称的4或6个舀水斗。通过冷凝水可将空气加热至120-140℃,不仅提高了蒸发能力,有效解决了湿粘物料糊管束,并可降低干燥机体积及重量;并且空气预热不需另外消耗能源,同时可降低湿空气相对湿度,有利于旋风分离器除尘作用。增加排水舀斗,管束旋转一周排水次数较原来增加2-4次,不仅排水能力提高25-200%,而且排出冷凝水更加均匀、顺畅,克服了因冷凝水排除不及时导致冷凝水积存于下部加热管内,影响干燥性能,增大传动负荷的弊端。另外,增加排水次数蒸发强度也可提高约12%,降低热损失5%左右。(*该技术在2015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技术是关于对管束干燥设备的改进,尤其涉及一种热能利用率高,冷凝排水畅的管束干燥机。
技术介绍
管束干燥机,具有体积干燥强度大,热利用效果好,热损失小等优点,被用于固体松散物料(例如玉米纤维、木屑、菌体蛋白、石墨等)的干燥。在干燥过程中产生的二次蒸发汽,需由1.5-2倍左右的空气带走,因此干燥过程需要补充外界空气。通常管束干燥机采用自然空气直接补充,低温的空气会导致蒸发热量损耗,干燥效率下降,为提高蒸发能力,依靠加大干燥机体积和面积;同时冷空气进入也会造成湿粘物料的糊管,进而使蒸发效率再次下降。中国专利98237512.3公开的管束干燥机,设置有外加空气加热器,同时采用管束及热空气对物料进行双重加热,以提高蒸发能力,解决湿粘物料糊管束和降低干燥机体积及重量大的不足。但该设备对空气加热是采用热蒸汽进行,需要耗损蒸气,蒸发单位水份耗气量并没有降低,没有达到节能效果。其次,现有的管束干燥机,为避免影响设备强度和刚性,冷凝排水轴孔又不能开的太大,而冷凝水排放舀斗少,造成排水不畅,也会导致传热性能降低,传动负荷加大,动力消耗增加,特别是大型管束干燥机,例如传热面积在1200M2以上的管束干燥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改良的管束干燥机,包括蒸气空芯轴,空气加热器,封头,其特征在于空气加热器换热管与蒸气空芯轴排出冷凝热水管路相连。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文利马小庚瞿中勤
申请(专利权)人:宜兴市格兰特干燥浓缩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2[中国|江苏]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