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方便使用的车辆控制的集成操纵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728067 阅读:4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01 00:5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车辆配件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方便使用的车辆控制的集成操纵杆,包括外壳体,所述外壳体的前后端的下侧均设置有两组弹性触臂组件,且外壳体的前后端的中部均滑动连接有导电片,所述波纹套筒的顶端贯穿设置有转动杆一,所述球体的前后端均固定连接有曲柄连杆。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导电片在前后拨动时,通过导电辊轮的外辊轮对导电片进行限位,从而使导电片紧贴着导电辊轮,避免了导电片与导电辊轮出现分离现象,提高了导电片与导电辊轮连接效果,当导电片在左右拨动时,通过导电辊轮与导电片接触连接,导电辊轮可以沿着导电转轴转动,从而减小导电辊轮与导电片的摩擦力,便于使用者操作转动杆,提高了整个操纵杆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方便使用的车辆控制的集成操纵杆
本技术涉及车辆配件
,具体是一种方便使用的车辆控制的集成操纵杆。
技术介绍
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发展,汽车已经走进了千家万户,其中,汽车操纵杆是一种将塑料杆的运动转换成计算机能够处理的电子信息的构件,通过拨动操纵杆,我们可以换挡、停车和倒车等。现在市场上的集成操纵杆的种类繁多,工作方式各异,但是普遍存在长时间的使用过程中,导电片的磨损较为严重,使用寿命不高。因此,本领域技术人员提供了一种方便使用的车辆控制的集成操纵杆,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方便使用的车辆控制的集成操纵杆,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方便使用的车辆控制的集成操纵杆,包括外壳体,所述外壳体的顶端固定连接有固定板,且外壳体的底端固定连接有电路板,所述外壳体的前后端的下侧均设置有两组弹性触臂组件,且外壳体的前后端的中部均滑动连接有导电片,所述固定板的顶端固定连接有波纹套筒,所述波纹套筒的顶端贯穿设置有转动杆一,所述转动杆一的顶端固定连接有握把,且转动杆一的外侧的下端固定连接有球体,所述球体的前后端均固定连接有曲柄连杆;所述曲柄连杆包括转动杆二,所述转动杆二的底端转动连接有连接杆,且转动杆二的顶端靠近连接杆的正上方转动连接有转动轴,所述转动杆二的顶端远离转动轴的一侧转动连接有固定轴所述弹性触臂组件包括导电触臂,所述导电触臂的一端贯穿设置有导电转轴,所述导电转轴的外侧转动连接有导电辊轮;所述导电辊轮包括内辊轮,所述内辊轮的前端固定连接有外辊轮,所述内辊轮和外辊轮的内侧共同贯穿设置有通孔,所述外辊轮的外径大于内辊轮的外径。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固定轴的一端与球体固定连接,所述转动轴的一端与外壳体的内壁滑动连接。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导电触臂包括触臂本体,所述触臂本体的底端开设有一组沉孔,且触臂本体的顶端设置有一组安装架,所述安装架的内侧开设有转动孔。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导电辊轮位于一组安装架之间,所述导电转轴依次贯穿转动孔和通孔的内侧。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触臂本体的底端与外壳体通过螺钉固定连接。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曲柄连杆与球体均位于外壳体的内部,所述球体与外壳体转动连接,所述连接杆的一端与导电片固定连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当导电片在前后拨动时,通过导电辊轮的外辊轮对导电片进行限位,从而使导电片紧贴着导电辊轮,避免了导电片与导电辊轮出现分离现象,提高了导电片与导电辊轮连接效果,当导电片在左右拨动时,通过导电辊轮与导电片接触连接,导电辊轮可以沿着导电转轴转动,从而减小导电辊轮与导电片的摩擦力,便于使用者操作转动杆,提高了整个操纵杆的使用寿命。附图说明图1为一种方便使用的车辆控制的集成操纵杆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一种方便使用的车辆控制的集成操纵杆中球体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一种方便使用的车辆控制的集成操纵杆中曲柄连杆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一种方便使用的车辆控制的集成操纵杆中弹性触臂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一种方便使用的车辆控制的集成操纵杆中导电触臂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一种方便使用的车辆控制的集成操纵杆中导电辊轮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外壳体;2、固定板;3、转动杆一;4、握把;5、波纹套筒;6、导电片;7、弹性触臂组件;71、导电触臂;711、触臂本体;712、安装架;713、转动孔;714、沉孔;72、导电辊轮;721、内辊轮;722、外辊轮;723、通孔;73、导电转轴;8、电路板;9、曲柄连杆;91、转动杆二;92、转动轴;93、连接杆;94、固定轴;10、球体。具体实施方式请参阅图1~6,本技术实施例中,一种方便使用的车辆控制的集成操纵杆,包括外壳体1,外壳体1的顶端固定连接有固定板2,外壳体1的底端固定连接有电路板8,外壳体1的前后端的下侧均设置有两组弹性触臂组件7,外壳体1的前后端的中部均滑动连接有导电片6,固定板2的顶端固定连接有波纹套筒5,波纹套筒5的顶端贯穿设置有转动杆一3,转动杆一3的顶端固定连接有握把4,转动杆一3的外侧的下端固定连接有球体10,球体10的前后端均固定连接有曲柄连杆9;曲柄连杆9包括转动杆二91,转动杆二91的底端转动连接有连接杆93,转动杆二91的顶端靠近连接杆93的正上方转动连接有转动轴92,转动杆二91的顶端远离转动轴92的一侧转动连接有固定轴94弹性触臂组件7包括导电触臂71,导电触臂71的一端贯穿设置有导电转轴73,导电转轴73的外侧转动连接有导电辊轮72;导电辊轮72包括内辊轮721,内辊轮721的前端固定连接有外辊轮722,内辊轮721和外辊轮722的内侧共同贯穿设置有通孔723,外辊轮722的外径大于内辊轮721的外径。在图2和图3中:固定轴94的一端与球体10固定连接,从而可以通过球体10带动固定轴94移动,转动轴92的一端与外壳体1的内壁滑动连接,从而可以带动导电片6前后移动。在图5中:导电触臂71包括触臂本体711,触臂本体711的底端开设有一组沉孔714,触臂本体711的顶端设置有一组安装架712,安装架712的内侧开设有转动孔713,从而可以使导电转轴73平稳地转动。在图5和图6中:导电辊轮72位于一组安装架712之间,导电转轴73依次贯穿转动孔713和通孔723的内侧,从而可以使导电辊轮72通过导电转轴73在导电触臂71的内侧转动。在图1和图5中:触臂本体711的底端与外壳体1通过螺钉固定连接,从而可以使触臂本体711与外壳体1固定在一起。在图1和图2中:曲柄连杆9与球体10均位于外壳体1的内部,球体10与外壳体1转动连接,连接杆93的一端与导电片6固定连接,从而可以通过转动杆一3带动曲柄连杆9与球体10一起移动。本技术的工作原理:当需要对车辆进行换挡时,首先握住握把4,然后,向前或前后拨动握把4,握把4带动转动杆一3连同球体10一起转动,球体10带动曲柄连杆9一端,曲柄连杆9带动导电片6向前或前后移动,使其中一个导电片6位于一组弹性触臂组件7的上端,然后,向左或向右拨动握把4,握把4带动转动杆一3连同球体10一起转动,球体10带动固定轴94移动,固定轴94带动转动杆二91转动,转动杆二91带动连接杆93转动,连接杆93带动导电片6转动,从而使导电片6与一组弹性触臂组件7中的一个导电辊轮72接触,与另一个导电辊轮72分离,从而完成换挡,当导电片6在左右拨动时,通过导电辊轮72与导电片6接触连接,导电辊轮72可以沿着导电转轴73转动,从而减小导电辊轮72与导电片6的摩擦力,便于使用者操作转动杆。以上所述的,仅为本技术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
的技术人员在本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方便使用的车辆控制的集成操纵杆,包括外壳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体(1)的顶端固定连接有固定板(2),且外壳体(1)的底端固定连接有电路板(8),所述外壳体(1)的前后端的下侧均设置有两组弹性触臂组件(7),且外壳体(1)的前后端的中部均滑动连接有导电片(6),所述固定板(2)的顶端固定连接有波纹套筒(5),所述波纹套筒(5)的顶端贯穿设置有转动杆一(3),所述转动杆一(3)的顶端固定连接有握把(4),且转动杆一(3)的外侧的下端固定连接有球体(10),所述球体(10)的前后端均固定连接有曲柄连杆(9);/n所述曲柄连杆(9)包括转动杆二(91),所述转动杆二(91)的底端转动连接有连接杆(93),且转动杆二(91)的顶端靠近连接杆(93)的正上方转动连接有转动轴(92),所述转动杆二(91)的顶端远离转动轴(92)的一侧转动连接有固定轴(94)/n所述弹性触臂组件(7)包括导电触臂(71),所述导电触臂(71)的一端贯穿设置有导电转轴(73),所述导电转轴(73)的外侧转动连接有导电辊轮(72);/n所述导电辊轮(72)包括内辊轮(721),所述内辊轮(721)的前端固定连接有外辊轮(722),所述内辊轮(721)和外辊轮(722)的内侧共同贯穿设置有通孔(723),所述外辊轮(722)的外径大于内辊轮(721)的外径。/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方便使用的车辆控制的集成操纵杆,包括外壳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体(1)的顶端固定连接有固定板(2),且外壳体(1)的底端固定连接有电路板(8),所述外壳体(1)的前后端的下侧均设置有两组弹性触臂组件(7),且外壳体(1)的前后端的中部均滑动连接有导电片(6),所述固定板(2)的顶端固定连接有波纹套筒(5),所述波纹套筒(5)的顶端贯穿设置有转动杆一(3),所述转动杆一(3)的顶端固定连接有握把(4),且转动杆一(3)的外侧的下端固定连接有球体(10),所述球体(10)的前后端均固定连接有曲柄连杆(9);
所述曲柄连杆(9)包括转动杆二(91),所述转动杆二(91)的底端转动连接有连接杆(93),且转动杆二(91)的顶端靠近连接杆(93)的正上方转动连接有转动轴(92),所述转动杆二(91)的顶端远离转动轴(92)的一侧转动连接有固定轴(94)
所述弹性触臂组件(7)包括导电触臂(71),所述导电触臂(71)的一端贯穿设置有导电转轴(73),所述导电转轴(73)的外侧转动连接有导电辊轮(72);
所述导电辊轮(72)包括内辊轮(721),所述内辊轮(721)的前端固定连接有外辊轮(722),所述内辊轮(721)和外辊轮(722)的内侧共同贯穿设置有通孔(723),所述外辊轮(722)的外...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明利
申请(专利权)人:济宁市技师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