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浙江大学专利>正文

内热滚筒式炒药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72724 阅读:15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内热滚筒式炒药机包括炒药筒,内热式加热器,抽气排烟装置,进药口,喷洒炙汁装置,出药口,传动装置。炒药筒内侧设有斜向凸筋,外侧设有保温层。内热式加热器的加热元件为低电压大电流发热片或管状电热丝。加热器外侧包有薄壁不锈钢板,并呈流线形片状。该炒药机结构简单,加热均匀,温度升降速率快,热效率高,药物成品率高。(*该技术在2008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中药炮制机械。药物炒制的目的是增强疗效,缓和或改变药物性能,降低毒性减少刺激性,矫臭矫味,便于制剂及利于贮存等。操作时要控制火力,掌握加热时间,搅拌和翻动也是关键。目前,炒药方法有人工操作和机器操作两种。人工操作多用倾斜30-45度的斜锅,炒时靠人力搅拌和翻动药物。此法设备简单,适合小量生产;机器操作常用滚动式炒药机和平锅炒药机等,利用机器旋转翻动药物,此法适合大量生产。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的高等医药院校教材《中药炮制学》第八章P39中介绍的滚筒式炒药机由炒药筒、煤气加热器、上料口、盖板、导轮、减速器,电机等组成。操作时将炒药物自上料口放入,盖好盖板,加温后开动滚筒,借减速器作用,沿顺时针方向运动,至炒药物达到要求时,借减速器作用,呈逆时针方向运动将药物倾出。热源以煤气,电力或燃煤均可。采用该机炒药物,易使小块,粉未焦变,影响药物成品率,浪费药源。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内热滚筒式炒药机,加热器浸沉在流态状的药物中,使大小块状,粉沫状药物加热机遇相同,提高了药物成品率。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内热式加热器,在炒药筒内侧设有斜向凸筋,炒药筒外侧设有保温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内热滚筒式炒药机,包括炒药筒[1]加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说的加热器为内热式加热器[2],所说的炒药筒内侧设有斜向凸筋[5],在炒药筒外侧设有保温层[6]。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汪培珊许承千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3[中国|浙江]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