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于收纳的线束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722144 阅读:3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01 00:4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便于收纳的线束,包括缠绕装置外壳,所述缠绕装置外壳的一侧一体式成型有第一防护圈,所述缠绕装置外壳的两端均一体式成型有出口,所述缠绕装置外壳的内部贯穿有线束主体,且所述线束主体的端部贯穿于所述出口的内部,所述缠绕装置外壳的中间位置处安装有缠绕轴,所述缠绕轴的两端固定安装有轴承,且所述缠绕轴与所述缠绕装置外壳通过所述轴承转动连接;通过设计缠绕装置外壳和在缠绕装置外壳的内部设计缠绕轴,避免线束在使用时不便于调节长度使用,当过长或过短会影响安装使用,可以手握摇把通过轴承带动缠绕轴在缠绕装置外壳的内部转动,将线束主体在缠绕装置外壳的内部调节至一定的长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便于收纳的线束
本技术属于线束
,具体涉及一种便于收纳的线束。
技术介绍
现有的线束为一定负载源组提供服务设备的总体,如中继线路、交换装置、控制系统等。话务理论的基本研究内容是研究话务量、呼损和线束容量三者之间的关系,其中绝缘材料把电线捆扎成束,这样既完整,又可靠;现有的线束在使用时不便于调节长度使用,当过长或过短会影响安装使用,在调节长度使用后不便于将缠绕装置进行固定,线束安装使用后易使缠绕装置不稳定,影响使用效果的问题,为此我们提出一种便于收纳的线束。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便于收纳的线束,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现有的线束在使用时不便于调节长度使用,当过长或过短会影响安装使用,在调节长度使用后不便于将缠绕装置进行固定,线束安装使用后易使缠绕装置不稳定,影响使用效果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便于收纳的线束,包括缠绕装置外壳,所述缠绕装置外壳的一侧一体式成型有第一防护圈,所述缠绕装置外壳的两端均一体式成型有出口,所述缠绕装置外壳的内部贯穿有线束主体,且所述线束主体的端部贯穿于所述出口的内部,所述缠绕装置外壳的中间位置处安装有缠绕轴,所述缠绕轴的两端固定安装有轴承,且所述缠绕轴与所述缠绕装置外壳通过所述轴承转动连接,所述缠绕轴的外表面固定有固定片,且所述线束主体的中间位置处与所述缠绕轴通过所述固定片固定连接,所述缠绕轴的端部位于所述第一防护圈的内部卡合固定有摇把,所述缠绕轴的外表面两端成型有挡环。优选的,所述缠绕装置外壳的另一侧一体式成型有第二防护圈,所述第二防护圈的内部开设有第二凹槽,所述第二凹槽的内部固定安装有伸缩杆,所述伸缩杆的外表面套合有弹簧,所述伸缩杆的端部焊接固定有紧压板,所述第二防护圈的中间位置处卡合有固定环,所述固定环的边缘处开设有第一凹槽,且所述伸缩杆与所述固定环通过所述紧压板与所述第一凹槽卡合连接。优选的,所述紧压板与所述第一凹槽的弧形结构相吻合,且所述紧压板嵌入所述第一凹槽的内部。优选的,所述伸缩杆的端部嵌入所述第二凹槽的内部,且所述弹簧的端部与所述伸缩杆的端部紧固安装。优选的,所述固定环与所述第二防护圈均为环形结构,且所述固定环的端部嵌入所述第二防护圈的内部。优选的,所述轴承为环形结构,且所述轴承嵌入所述缠绕装置外壳的内部。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通过设计缠绕装置外壳和在缠绕装置外壳的内部设计缠绕轴,避免线束在使用时不便于调节长度使用,当过长或过短会影响安装使用,可以手握摇把通过轴承带动缠绕轴在缠绕装置外壳的内部转动,将线束主体在缠绕装置外壳的内部调节至一定的长度,使得线束主体的两端从出口的位置伸出至一定的长度安装,安装方便,解决了不便于调节线束的长度的问题。(2)通过设计第二防护圈和在第二凹槽的内部设计伸缩杆与弹簧,避免调节长度使用后不便于将缠绕装置进行固定,线束安装使用后易使缠绕装置不稳定,影响使用效果,可以通过弹簧发生弹性形变的作用使得伸缩杆进行伸缩调节至一定的长度,使得紧压板紧密卡合在第一凹槽的内部将第二防护圈与固定环固定使得缠绕装置外壳固定,安装后使得缠绕装置外壳被紧固固定,使用效果更加,解决了不便于将缠绕装置固定,稳定使用的问题。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缠绕装置外壳、缠绕轴与第一防护圈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缠绕轴、轴承与缠绕装置外壳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的第一防护圈与固定环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图4中A部分放大结构示意图;图中:1、线束主体;2、出口;3、摇把;4、第一防护圈;5、缠绕装置外壳;6、固定片;7、缠绕轴;8、挡环;9、第二防护圈;10、轴承;11、紧压板;12、第一凹槽;13、固定环;14、第二凹槽;15、伸缩杆;16、弹簧。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图2、图3、图4和图5,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便于收纳的线束,包括缠绕装置外壳5,缠绕装置外壳5的一侧一体式成型有第一防护圈4,缠绕装置外壳5的两端均一体式成型有出口2,缠绕装置外壳5的内部贯穿有线束主体1,且线束主体1的端部贯穿于出口2的内部,缠绕装置外壳5的中间位置处安装有缠绕轴7,缠绕轴7的两端固定安装有轴承10,且缠绕轴7与缠绕装置外壳5通过轴承10转动连接,缠绕轴7的外表面固定有固定片6,且线束主体1的中间位置处与缠绕轴7通过固定片6固定连接,缠绕轴7的端部位于第一防护圈4的内部卡合固定有摇把3,缠绕轴7的外表面两端成型有挡环8,可以手握摇把3通过轴承10带动缠绕轴7在缠绕装置外壳5的内部转动,将线束主体1在缠绕装置外壳5的内部调节至一定的长度,使得线束主体1的两端从出口2的位置伸出至一定的长度安装。本实施例中,优选的,缠绕装置外壳5的另一侧一体式成型有第二防护圈9,第二防护圈9的内部开设有第二凹槽14,第二凹槽14的内部固定安装有伸缩杆15,伸缩杆15的外表面套合有弹簧16,伸缩杆15的端部焊接固定有紧压板11,第二防护圈9的中间位置处卡合有固定环13,固定环13的边缘处开设有第一凹槽12,且伸缩杆15与固定环13通过紧压板11与第一凹槽12卡合连接,可以通过弹簧16发生弹性形变的作用使得伸缩杆15进行伸缩调节至一定的长度,使得紧压板11紧密卡合在第一凹槽12的内部将第二防护圈9与固定环13固定使得缠绕装置外壳5固定,安装后使得缠绕装置外壳5被紧固固定,使用效果更加。为了便于紧压板11与第一凹槽12紧密卡合,本实施例中,优选的,紧压板11与第一凹槽12的弧形结构相吻合,且紧压板11嵌入第一凹槽12的内部。为了便于将卡合时弹簧16发生形变和伸缩杆15伸缩进行紧压,本实施例中,优选的,伸缩杆15的端部嵌入第二凹槽14的内部,且弹簧16的端部与伸缩杆15的端部紧固安装。为了便于将第二防护圈9与固定环13固定使得缠绕装置外壳5固定,本实施例中,优选的,固定环13与第二防护圈9均为环形结构,且固定环13的端部嵌入第二防护圈9的内部。为了便于缠绕轴7通过轴承10稳定转动进行收卷,本实施例中,优选的,轴承10为环形结构,且轴承10嵌入缠绕装置外壳5的内部。本技术中伸缩杆15的型号为YQ13。本技术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流程:该种便于收纳的线束,在使用前,首先调节至安装时合适的长度,手握摇把3通过轴承10带动缠绕轴7在缠绕装置外壳5的内部转动,将线束主体1在缠绕装置外壳5的内部通过缠绕轴7缠绕调节至一定的长度,使得线束主体1的两端从出口2的位置伸出至一定的长度安装,使得安装方便,然后调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便于收纳的线束,包括缠绕装置外壳(5),其特征在于:所述缠绕装置外壳(5)的一侧一体式成型有第一防护圈(4),所述缠绕装置外壳(5)的两端均一体式成型有出口(2),所述缠绕装置外壳(5)的内部贯穿有线束主体(1),且所述线束主体(1)的端部贯穿于所述出口(2)的内部,所述缠绕装置外壳(5)的中间位置处安装有缠绕轴(7),所述缠绕轴(7)的两端固定安装有轴承(10),且所述缠绕轴(7)与所述缠绕装置外壳(5)通过所述轴承(10)转动连接,所述缠绕轴(7)的外表面固定有固定片(6),且所述线束主体(1)的中间位置处与所述缠绕轴(7)通过所述固定片(6)固定连接,所述缠绕轴(7)的端部位于所述第一防护圈(4)的内部卡合固定有摇把(3),所述缠绕轴(7)的外表面两端成型有挡环(8)。/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便于收纳的线束,包括缠绕装置外壳(5),其特征在于:所述缠绕装置外壳(5)的一侧一体式成型有第一防护圈(4),所述缠绕装置外壳(5)的两端均一体式成型有出口(2),所述缠绕装置外壳(5)的内部贯穿有线束主体(1),且所述线束主体(1)的端部贯穿于所述出口(2)的内部,所述缠绕装置外壳(5)的中间位置处安装有缠绕轴(7),所述缠绕轴(7)的两端固定安装有轴承(10),且所述缠绕轴(7)与所述缠绕装置外壳(5)通过所述轴承(10)转动连接,所述缠绕轴(7)的外表面固定有固定片(6),且所述线束主体(1)的中间位置处与所述缠绕轴(7)通过所述固定片(6)固定连接,所述缠绕轴(7)的端部位于所述第一防护圈(4)的内部卡合固定有摇把(3),所述缠绕轴(7)的外表面两端成型有挡环(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收纳的线束,其特征在于:所述缠绕装置外壳(5)的另一侧一体式成型有第二防护圈(9),所述第二防护圈(9)的内部开设有第二凹槽(14),所述第二凹槽(14)的内部固定安装有伸缩杆(15),所述伸缩杆(15)的外表面套合有弹簧(16),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忠武何愉婉
申请(专利权)人:铜陵华洋特种线材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