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沈开宇专利>正文

转轮式自动烘干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72144 阅读:14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这样一种转轮式自动烘干机,为解决市场上已有的烘干机易粘贴、粉尘排放大、热效率低,产量小等问题。本发明专利技术采用了转轮式多料槽连续作业和汽水分离脱水技术。由转轮6周边设置有干燥室26,若干个料槽(一)8装在干燥室26内,减速机10固定在机架15上并通过小齿轮9、齿圈7带动转轮6旋转工作。机壳3右上方设置有下料口5,下料斗2装在下料口5上方。机壳3右端设置有排汽口11,并与汽水分离器12相互连接。引风机18的进风口与汽水分离器12的出气口相连接,出风口通过风管39与空气加热器38的进气口连接,空气加热器38的出气口与进风口33连接。干料输送机16设置在出料口13下方,回料输送机17设置在回料口14的下方,提升机1装在机体的右方。本发明专利技术具有热效率高、产量大、无污染、烘干速度快等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自动烘干机,主要采用转轮带着料槽旋转,连续出料及应用汽水分离热风循环使用节能技术,由转轮、减速机、料槽、汽水分离器、空气加热器、提升机、输送机等组成的转轮式自动烘干机
技术介绍
目前市场上披露的烘干机设备主要以筒式烘干机为主,其结构特点是易粘贴、粉尘排放大、尾气余热直接排放、热能损失大、烘干速度慢、产量小等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烘干速度快、热效率高、产量大、无废气向外排放的转轮式自动烘干机。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转轮式自动烘干机由转轮、汽水分离器、引风机、空气加热器、提升机、输送机等构件组成。采用这种结构后,先将待烘干物料装进盛料斗,后物料通过提升机连续送至下料斗,再靠物料自身重力从下料斗口降落到各个料槽,料槽装满后溢出的余料从回料口排出由回料输送机送至盛料斗重新被提升。各个装满物料的料槽在转轮干燥室内由减速机通过小齿轮和齿圈带动转轮连续按逆时针的方向转动。这时引风机把机内空气送至空气加热器加热,加热后的热空气从机壳上的进风口进入干燥室,在干燥室冲刷加热各个料槽和物料并产生出水蒸汽,该水蒸汽从出汽口进入汽水分离器,被汽水分离器分离后的水从出水口排出机外,还有一定高温的热空气被引风机送至空气加热器再次加热循环使用。干燥室内的被烘干物料由于重心作用始终保持在料槽内被静止烘干,当物料干燥后到机壳下部出料口时,由于前挡肖、后挡肖和曲柄杆的相互控制作用,使料槽180度翻转把烘干好的物料全部从料槽内向下倒出,被倒出的物料从出料口排出,由干料输送机送出机外。当料槽离开出料口脱离前后挡肖控制时依靠重心力作用重新恢复口朝上待装料的位置。用这种方式烘干,加热均匀,产量大,烘干速度快,热效率高,无废气向外排放,即节能,又环保。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附图是本专利技术转轮式自动烘干机右视剖视示意图。附图所示转轮式自动烘干机是由转轮6、减速机10、料槽<一>8、机壳3、机架15、空气加热器38、汽水分离器12、提升机1、引风机18等组成。转轮6内设置有干燥室26,挡风筒27置于转轮6中心位置,周边用焊接方式与前端板28和后端板30固定连接。转轮6通过机轴31和轴承座29与机架15呈转动连接。料槽<一>8等料槽设置在干燥室26内,与前端板28和后端板30呈转动连接。空气加热器38用螺栓与进风口33呈固定连接。汽水分离器12上端用螺栓与排汽口11呈固定连接,下端用螺栓与引风机18进风口呈固定连接,引风机18出风口用螺栓通过风管39与空气加热器38的进气口呈固定连接。提升机1上端固定在下料口5壳体上,下端固定在盛料斗20上。干料输送机16,回料输送机17的支架及盛料斗20分别与机架15用螺栓固定。具体实施例方式产业制造时,转轮6内周边区设置有由前端板28、后端板30、挡风筒27和机壳3构成的干燥室26。挡风筒27置于转轮6中部,分别用焊接方式与前端板28及后端板30固定连接,机壳3用螺栓固定在机架15上与前端板28和后端板30呈活动连接。干燥室26内设置有若干个料槽<二>24,料槽<二>24两端分别呈偏心位置设置有长半轴23和短半轴25并用螺栓固定。前端板28和后端板30设置有半轴套21并在各端板上开有略大于板轴的与半轴套21同心的孔。半轴套21用焊接方式固定于前端板28和后端板30的外侧与所开孔的同心位置上。长半轴23和短半轴25与料槽<二>24装配好后设置在半轴套21中并呈转动连接。长半轴23外端与曲柄杆套22用螺栓呈固定连接。曲柄杆34用焊接方式固定在曲柄杆套22上。机轴31与前端板28和后端板30用焊接方式固定连接在中心位置。机轴31两端与轴承座29呈转动连接。轴承座29用螺栓与机架15呈固定连接。齿圈7用螺栓固定在前端板28的中心位置上,减速机10用螺栓固定在机架15上,小齿轮19装在减速机10的输出轴上,并与齿圈7齿合呈转动连接。机壳3右上端设置有下料口5,下料斗2设置于下料口5中通过固定轴4呈转动连接。下料口5下方设置有排汽口11,排汽口11右方设置有汽水分离器12,汽水分离器12的进汽口与排汽口11用螺栓固定。引风机18设置在汽水分离器12下方,进风口与其出风口用螺栓固定连接。汽水分离器12下端设置有出水口19。机壳3左端设置有进风口33,空气加热器38设置在进风口33下方并用螺栓固定连接。空气加热器38下端通过风管39与引风机18出风口用螺栓固定连接。前挡肖35和后挡肖36用螺栓固定在出料口13上方的机架15上。出料口13和回料口14都分别设置在机壳3下端并用焊接方式与机壳3固定连接。出料口13下方设置有干料输送机16,干料输送机16通过支架用螺栓固定在机架15上。回料口14下方设置有回料输送机17,回料输送机17通过支架用螺栓固定在机架15上。整机右端设置有盛料斗20,盛料斗20用螺栓固定在机架15上。提升机1设置在盛料斗20里面,下端通过支架用螺栓与盛料斗20固定连接,上端通过支架与下料口5壳体用螺栓固定连接。当转轮式自动烘干机处于工作状态时,先把具有一定碎度的物料装进盛料斗20内,然后同时起动引风机18、减速机10、空气加热器38、干料输送机16、回料输送机17、提升机1等构件进行工作。这时待烘干物料从盛料斗20中由提升机1提升至顶部后落进下料斗2内,再从下料斗2的出口散落到料槽<一>8内,当料槽<一>8装满后的余料即溢出向下流入下部位置的料槽,当这些料槽的料都装满后溢出来的部份余料经回料口14排出至回料输送机17上,并由回料输送机17输送到盛料斗20中被重提升。同时转轮6通过齿圈7和小齿轮9由减速机10带动按逆时针方向转动工作,这时引风机18把干燥室26内的冷空气通过排汽口11及汽水分离器12吸出并再通过风管39送至空气加热器38中加热,经加热后的热空气再经进风口33送至干燥室26内冲刷、加热料槽<三>32等料槽及烘干物料,被干燥物料所产生的水蒸汽由于引风机18的抽吸作用,从上、下两个方向流向排汽口11,再从排汽口11流入汽水分离器12进行汽水分离,被分离出来的水由出水口19排出机外,分离后还有一定高温的气体被引风机18送至空气加热器38再次加热成过热蒸汽,而后经过进风口33进入干燥室26内再次烘干物料。当转轮6连续按逆时针方向旋转时,设置在干燥室26内的料槽<一>8等料槽也跟着旋转,当旋转至出料口13上方干燥位置时,由于曲柄杆34与前挡肖35和后挡肖36的相互控制,使料槽<四>37呈180度的翻转,此时料槽<四>37内的物料全部被倒下出料口13,由出料口13流至干料输送机16,并由干料输送机16输送至机外。当料槽<四>37等料槽脱离前挡肖35和后挡肖36的控制后,由于重力偏心作用,又恢复回口朝上待装料状态进入装料位置装料。下次工作如此循环即可。转轮式自动烘干机采用上述结构和作业程序后,能加快烘干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转轮式自动烘干机,由机壳、转轮、干燥室、料槽、减速机、汽水分离器、引风机、空气加热器、干料输送机、回料输送机、提升机、前挡肖、后挡肖、曲柄杆等构件组成。其特征在:转轮6周边设置有干燥室26,干燥室26内装有若干个料槽〈二〉24,齿圈7固定在前端板28中心位置上,机轴31固定在前端板28和后端板30的中心部位上,两端与轴承座29呈转动连接,轴承座29用螺栓固定在机架15上。外壳3与转轮6的边缘接触部位留有一定的间隙呈转动连接。减速机10用螺栓固定在机架15上,小齿轮9装在减速机10的输出轴上并与齿圈7齿合转动连接带动转轮6旋转。机壳3左端设置有排汽口11,排汽口11前面设置有汽水分离器12,排汽口11与汽水分离器12上端的进汽口用螺栓固定连接。汽水分离器12下端的出气口与设置在下端的引风机18的进风口用螺栓固定连接。引风机18的出风口通过风管39与设置在机壳3左端的空气加热器38的进气口用螺栓固定连接。空气加热器38上端的出气口与进风口33用螺栓固定连接。机壳3下方设置有出料口13,出料口13下方设置有干料输送机16,机壳3右下方设置有回料口14,回料口14下方设置有回料输送机17。提升机1设置在机体右端,机壳3右上方设置有下料口5,下料斗2设置在下料口5上端。前挡肖35和后挡肖36设置在出料口13上方的机架上并用螺栓固定。...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沈开宇
申请(专利权)人:沈开宇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5[中国|福建]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