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防护效果好的水上机器人用投放回收装置
本技术涉及水上机器人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防护效果好的水上机器人用投放回收装置。
技术介绍
在水上或水下无人机器人投放和回收过程中,无论是河岸还是水上平台投放和回收,人为操作均难以平稳安全的将机器人放入水中,甚至需要操作人员涉水操作,存在一定安全威胁;另外,从陡峭的河岸或者水上投放回收时,由于水面和操作位置高度差距大,必须要使用吊放设备才可以将机器人放入水中。专利号为CN201820714280.6公布的一种水上水下无人机器人投放回收装置,虽然能方便的投放和回收水下无人机器人,避免工作人员涉水操作,但是使用存在较大的局限,对于投放地点的高度和坡度陡有着较多的要求,不能够非常平稳的将机器人投放到水中,为此,本方案提出了一种防护效果好的水上机器人用投放回收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护效果好的水上机器人用投放回收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防护效果好的水上机器人用投放回收装置,包括车体和升降板,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防护效果好的水上机器人用投放回收装置,包括车体(1)和升降板(18),其特征在于,所述车体(1)的两侧底部均安装有车轮(19),所述车体(1)为中空结构,车体(1)的内部转动连接有转轴(4),转轴(4)的一端延伸至车体(1)的外部,所述转轴(4)位于车体(1)外部的一端固定有转盘(10),转轴(4)的外部固定有两个收线轴(5),两个收线轴(5)上均卷绕有钢丝绳(20),所述车体(1)的正面固定有两个固定筒(2),两个固定筒(2)的内部均设有伸缩柱(3),伸缩柱(3)与固定筒(2)之间滑动连接,两个所述伸缩柱(3)的一端分别延伸至两个固定筒(2)的外部,两个所述伸缩柱 ...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1.一种防护效果好的水上机器人用投放回收装置,包括车体(1)和升降板(18),其特征在于,所述车体(1)的两侧底部均安装有车轮(19),所述车体(1)为中空结构,车体(1)的内部转动连接有转轴(4),转轴(4)的一端延伸至车体(1)的外部,所述转轴(4)位于车体(1)外部的一端固定有转盘(10),转轴(4)的外部固定有两个收线轴(5),两个收线轴(5)上均卷绕有钢丝绳(20),所述车体(1)的正面固定有两个固定筒(2),两个固定筒(2)的内部均设有伸缩柱(3),伸缩柱(3)与固定筒(2)之间滑动连接,两个所述伸缩柱(3)的一端分别延伸至两个固定筒(2)的外部,两个所述伸缩柱(3)之间固定有固定轴(12),固定轴(12)的外部转动连接有滑轮(13),所述车体(1)的正面开设有两个通孔(14),两条所述钢丝绳(20)的一端分别贯穿两个通孔(14)延伸至车体(1)的外部,两个钢丝绳(20)位于车体(1)外部的一端绕在两个滑轮(13),两个钢丝绳(20)位于车体(1)外部的一端均固定有两条连接绳(21),所述升降板(18)的顶部两侧均固定有两个连接框(17),同一条钢丝绳(20)上的两条连接绳(21)分别与升降板(18)顶部同一侧的两个连接框(17)固定连接。
技术研发人员:陈领,
申请(专利权)人:中铜汽车科技发展天津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天津;1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