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打开阻挡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719178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01 00:4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自动打开阻挡机构,其包括安装座、阻挡部件、转动轴、限位部件和弹力复位部件。在台车对接时,推动部件恰好顶压在阻挡部件的触发部上,使得阻挡部件以转动轴为轴心转动使所述倾斜面旋转呈水平状,即与输送线的输送平面相平齐,实现打开的目的;这时,输送线能将其上的物料输送至另一台车上或其它预定位置;输送完毕后,台车分离,推动部件脱离阻挡部件的触发部,这时,阻挡部件在弹力复位部件的拉力作用下恢复初始位,使得阻挡部凸出输送线的输送平面,起到阻挡产品的目的,整个打开与阻挡工序能自动实现,操作简单、方便,提升工作效率;另外整体结构紧凑,体积小,易于实现,工作稳定性好,使用寿命长,利于广泛推广应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自动打开阻挡机构
本技术涉及牵引机
,具体涉及一种自动打开阻挡机构。
技术介绍
物流台车,简称台车,又叫载货台车、笼车或周转车,是一种安装有四只脚轮的运送与储存物料的单元移动集装设备。常用于大型超市的物流配送或工厂工序间的物流周转。物流台车是物流业,生产业搬运利器,可使生产线空间尽其运作。现有台车设有输送线,物料是通过输送线进行输送转移的。当需要将台车的输送线上的物料转移至另一台车时,需要将相两台车进行对接合并,这时操作工人再操作挡料机构下行,这时,无挡料机构的阻挡限位,物料在输送线的输送作用下转移至另一台车上。现有的挡料机构多为采用气缸驱动结构,需要配置气泵、电磁阀等,不仅结构相对复杂,而且成本高,另外还需要操作工人手动去控制,操作麻烦。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设计巧妙、合理,成本低,易于实现的自动打开阻挡机构。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所提供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自动打开阻挡机构,其包括安装座、阻挡部件、转动轴、限位部件和弹力复位部件,所述阻挡部件的上部一侧设有倾斜面形成通过部,另一侧角部形成阻挡部,该阻挡部件的中部另一侧凸起形成限位部,该阻挡部件的下部向外凸起形成触发部,所述阻挡部和限位部的连接处设有轴孔,所述阻挡部件通过轴孔与转动轴相适配设置安装座上,且阻挡部件能以转动轴为轴心转动使所述倾斜面旋转呈水平状,所述限位部件对应限位部的位置设置固定在安装座上,所述弹力复位部件的一端连接在安装座上,另一端连接在阻挡部件,并使该阻挡部件以转动轴为轴心转动使限位部顶压在限位部件上。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阻挡部件对应触发部的上方位置设有钩孔。方便与弹力复位部件相连接。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安装座上设有带孔螺杆。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弹力复位部件为拉簧。其它实施例中,该弹力复位部件也可以为橡皮筋等。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阻挡部件的下部侧缘外翻形成所述的触发部。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触发部的上端与限位部在同一垂直线上,该触发部的下端逐渐远离该垂直线。使得触发部呈倾斜状,更利于与推动部件相适配,配合动作顺畅。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阻挡部件的中部一侧设有凹位。在保证结构强度的基础上,减少用料,降低成本以及减轻重量,提升动作灵活性。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安装座的两侧对称设有长条形安装孔。给安装带来方便。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本技术设计巧妙、合理,在台车对接时,推动部件恰好顶压在阻挡部件的触发部上,使得阻挡部件以转动轴为轴心转动使所述倾斜面旋转呈水平状,即与输送线的输送平面相平齐,实现打开的目的;这时,输送线能将其上的物料输送至另一台车上或其它预定位置;输送完毕后,台车分离,推动部件脱离阻挡部件的触发部,这时,阻挡部件在弹力复位部件的拉力作用下恢复初始位,使得阻挡部凸出输送线的输送平面,起到阻挡产品的目的,整个打开与阻挡工序能自动实现,操作简单、方便,提升工作效率;另外整体结构紧凑,体积小,易于实现,工作稳定性好,使用寿命长,利于广泛推广应用。下面结合附图与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主视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分解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使用状态时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安装在台车上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参见图1至图3,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自动打开阻挡机构,其包括安装座1、阻挡部件2、转动轴3、限位部件4和弹力复位部件5。所述阻挡部件2的上部一侧设有倾斜面形成通过部21,该倾斜面的倾斜角度a为40~50度,另一侧角部形成阻挡部22,该阻挡部件2的中部另一侧凸起形成限位部23,在所述阻挡部件2的中部一侧设有凹位24。在保证结构强度的基础上,减少用料,降低成本以及减轻重量,提升动作灵活性。所述阻挡部件2的下部向外凸起形成触发部25,具体的,是所述阻挡部件2的下部侧缘外翻形成所述的触发部25。这样,通过部21、阻挡部22、限位部23和触发部25形成一体连接结构,整体结构强度大,稳定性好。所述阻挡部和限位部23的连接处设有轴孔26,所述阻挡部件2通过轴孔26与转动轴3相适配设置安装座1上,且阻挡部件2能以转动轴3为轴心转动使所述倾斜面旋转呈水平状,所述限位部件4对应限位部23的位置设置固定在安装座1上。所述弹力复位部件5的一端连接在安装座1上,另一端连接在阻挡部件2,并使该阻挡部件2以转动轴3为轴心转动使限位部23顶压在限位部件4上。为方便安装,在所述阻挡部件2对应触发部25的上方位置设有钩孔27。在安装座1上设有螺纹孔11,该螺纹孔11拧有带孔螺杆6。本实施例中,所述弹力复位部件5为拉簧,其的一端卡扣在所述钩孔27上,另一端卡扣在所述带孔螺杆6的孔位上。其它实施例中,所述弹力复位部件5也可以为橡皮筋等。较佳的,所述触发部25的上端与限位部23在同一垂直线上,该触发部25的下端逐渐远离该垂直线形成倾斜角度b,该倾斜角度b的角度为8~10度。使得触发部25呈倾斜状,更利于与推动部件相适配,配合动作顺畅。在所述安装座1的两侧对称设有长条形安装孔12,给安装带来方便。参见图4,为本技术自动打开阻挡机构安装在台车7上的结构示意图。在台车7对接另一台车或货架时,另一台车或货架上的推动部件恰好顶压在阻挡部件2的触发部25上,使得阻挡部件2以转动轴3为轴心转动使所述倾斜面旋转呈水平状,即与输送线71的输送平面相平齐,实现打开的目的;这时,输送线71能将其上的物料输送至另一台车上或货架的预定位置;输送完毕后,AGV车带动台车分离,推动部件脱离阻挡部件2的触发部25,这时,阻挡部件2在弹力复位部件5的拉力作用下恢复初始位,使得阻挡部22凸出输送线的输送平面,起到阻挡产品的目的,整个打开与阻挡工序能自动实现,操作简单、方便,工作效率高。根据上述说明书的揭示和教导,本技术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还能够对上述实施方式进行变更和修改。因此,本技术并不局限于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凡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本技术的基础上所作出的任何显而易见的改进、替换或变型均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此外,尽管本说明书中使用了一些特定的术语,但这些术语只是为了方便说明,并不对本技术构成任何限制。如本技术上述实施例所述,采用与其相同或相似的结构而得到的其它机构,均在本技术保护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自动打开阻挡机构,其特征在于:其包括安装座、阻挡部件、转动轴、限位部件和弹力复位部件,所述阻挡部件的上部一侧设有倾斜面形成通过部,另一侧角部形成阻挡部,该阻挡部件的中部另一侧凸起形成限位部,该阻挡部件的下部向外凸起形成触发部,所述阻挡部和限位部的连接处设有轴孔,所述阻挡部件通过轴孔与转动轴相适配设置安装座上,且阻挡部件能以转动轴为轴心转动使所述倾斜面旋转呈水平状,所述限位部件对应限位部的位置设置固定在安装座上,所述弹力复位部件的一端连接在安装座上,另一端连接在阻挡部件,并使该阻挡部件以转动轴为轴心转动使限位部顶压在限位部件上。/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动打开阻挡机构,其特征在于:其包括安装座、阻挡部件、转动轴、限位部件和弹力复位部件,所述阻挡部件的上部一侧设有倾斜面形成通过部,另一侧角部形成阻挡部,该阻挡部件的中部另一侧凸起形成限位部,该阻挡部件的下部向外凸起形成触发部,所述阻挡部和限位部的连接处设有轴孔,所述阻挡部件通过轴孔与转动轴相适配设置安装座上,且阻挡部件能以转动轴为轴心转动使所述倾斜面旋转呈水平状,所述限位部件对应限位部的位置设置固定在安装座上,所述弹力复位部件的一端连接在安装座上,另一端连接在阻挡部件,并使该阻挡部件以转动轴为轴心转动使限位部顶压在限位部件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打开阻挡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阻挡部件对应触发部的上方位置设有钩孔。


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石岩锋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市日博机电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