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地铁列车停放制动切除杆,包括第一夹持杆、第二夹持杆、连接杆和手柄;所述第一夹持杆、第二夹持杆和连接杆三杆位于同一工作平面,所述第一夹持杆和第二夹持杆分别连接在所述连接杆一侧的两端形成U字状,所述手柄连接在所述连接杆另一侧的中间位置;所述第一夹持杆和第二夹持杆位于U字状开口处的杆端上分别设置有第一夹持槽和第二夹持槽;将所述第一夹持槽和第二夹持槽统称为夹持槽,所述夹持槽的槽口方向与所述工作平面呈角度设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方便操作人员拉动制动拉环,减轻劳动强度,提高调车作业效率,且操作人员的作业条件更为安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地铁列车停放制动切除杆
本技术涉及地铁
,尤其涉及一种地铁列车停放制动切除杆。
技术介绍
地铁车辆段调车作业在检修电客车时因修程作业,需要转至周月检线、镟轮线、厂架修线等线路完成检修工作,而此时电客车不能凭自身动力完成自走行作业,所以需要利用工程车调动无动力电客车来满足生产作业需求。当电客车总风缸压力≤6bar时,需同时切除电客车的常用制动和停放制动功能,此后方可调动电客车。具体操作方法是先将位于走行部上的B04阀逆时针旋转90°,使其由垂直位变成水平位。待排风结束后,再向外拉位于转向架上的隔离停放制动拉环,听到“咯噔”声,停放制动成功隔离。然而,当列车停放于库内接触轨道时,受接触轨影响,在接触轨一侧的人员操作手拉环时,拉动受力很不方便。非接触轨一侧,由于集电靴防护罩的影响,作业人员必须钻入防护罩下操作,拉动时受力也不便,容易造成碰伤、刮伤等人身伤害,增加调车作业时长。因此,需要一种便于工作人员拉动制动拉环的辅助工具,以减轻劳动强度,缩短作业时间。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目的: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一种地铁列车停放制动切除杆,能够方便操作人员拉动制动拉环,减轻劳动强度,提高调车作业效率,且操作人员的作业条件更为安全。技术方案: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一种地铁列车停放制动切除杆,包括第一夹持杆、第二夹持杆、连接杆和手柄;所述第一夹持杆、第二夹持杆和连接杆三杆位于同一工作平面,所述第一夹持杆和第二夹持杆分别连接在所述连接杆一侧的两端形成U字状,所述手柄连接在所述连接杆另一侧的中间位置;所述第一夹持杆和第二夹持杆位于U字状开口处的杆端上分别设置有第一夹持槽和第二夹持槽;将所述第一夹持槽和第二夹持槽统称为夹持槽,所述夹持槽的槽口方向与所述工作平面呈角度设置。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夹持槽和第二夹持槽的间距为29mm至65mm。进一步地,所述夹持槽的横截面积从槽口向槽底呈逐渐减小的趋势,且所述夹持槽的内槽面设置有弹性垫层。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夹持杆和第二夹持杆从靠近夹持槽的一侧到靠近所述连接杆的一侧呈相互远离的趋势。进一步地,所述连接杆和所述第一夹持杆间设置有第一加强杆,并形成三角形结构;所述连接杆和所述第二夹持杆间设置有第二加强杆,并形成三角形结构。进一步地,所述连接杆与所述第一夹持杆的连接处为弧形过渡;所述第一加强杆的外表面套设有抓握垫层,所述抓握垫层为弹性体设置,且所述抓握垫层上设置有四个指握凹陷。进一步地,所述手柄整体呈圆柱状,且布有纹路,所述手柄的柄端设置有球状抓握物。有益效果:本技术的一种地铁列车停放制动切除杆,设置有位于同一工作平面的手柄、连接杆和两根夹持杆,夹持杆上的夹持槽槽口方向与工作平面呈角度设置,由于工作人员使用时为斜向用力,呈角度设置的夹持槽能更好地与拉环配合,便于操作人员拉动制动拉环;夹持槽上宽下窄,且夹持槽内设置有弹性垫层,使夹持槽更能夹紧制动拉环,方便操作;加强杆的设置使切除杆更为稳固;操作人员在操作时两手分别位于手柄处和加强杆处,球状抓握物和抓握垫层的设置使操作人员拉动制动拉环时用力更为方便,提高切除杆的使用效果。附图说明附图1为切除杆三维示意图一;附图2为切除杆三维示意图二;附图3为切除杆正视图;附图4为切除杆侧视图;附图5为制动拉环示意图;附图6为切除杆工作示意图一;附图7为切除杆工作示意图二。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更进一步的说明。如附图1至7所示的一种地铁列车停放制动切除杆,包括第一夹持杆1、第二夹持杆2、连接杆3和手柄4;所述第一夹持杆1、第二夹持杆2和连接杆3三杆位于同一工作平面12,所述第一夹持杆1和第二夹持杆2分别连接在所述连接杆3一侧的两端形成U字状,所述手柄4连接在所述连接杆3另一侧的中间位置;所述第一夹持杆1和第二夹持杆2位于U字状开口处的杆端上分别设置有第一夹持槽5和第二夹持槽6;将所述第一夹持槽5和第二夹持槽6统称为夹持槽7,所述夹持槽7的槽口方向与所述工作平面12呈角度设置。由于制动拉环的拉动方向与列车轨道大致平行,而操作人员在操作制动拉环时站立在轨道的一侧,因此操作人员在使用切除杆拉动制动拉环时,操作人员为斜向用力,切除杆的工作平面12与制动拉环的拉动方向相倾斜;为了使夹持槽7能更好地配合夹持制动拉环,因此将所述夹持槽7的槽口方向与所述工作平面12呈角度设置,进而使夹持槽7的槽底与制动拉环相互贴合,便于工作人员操作。切除杆进行作业时,所述第一夹持槽5和第二夹持6槽在分别对应夹持在制动拉环的上下两端,由于列车的制动拉环的形状和大小的限制,应使所述第一夹持槽5和第二夹持槽6的间距为29mm至65mm,方可使夹持槽7与制动拉环配合对应。将所述第一夹持槽5和第二夹持槽6统称为夹持槽7,所述夹持槽7的横截面积从槽口向槽底呈逐渐减小的趋势,方便与制动拉环配合夹紧,所述夹持槽7的内槽面设置有弹性垫层12,使所述夹持槽7与制动拉环进一步夹紧配合。所述第一夹持杆1和第二夹持杆2从靠近夹持槽7的一侧到靠近所述连接杆3的一侧呈相互远离的趋势;第一夹持槽5和第二夹持槽6的间距与制动拉环的长度相适应,因此两者间的间距较小,操作人员的手无法放入第一夹持杆1和第二夹持杆2之间,使操作不方便;因此使所述第一夹持杆1和第二夹持杆2靠近连接杆3一侧的间距更大,便于工作人员将手放入两夹持杆之间,方便操作人员拉动拉环,提高力传导效率。所述连接杆3和所述第一夹持杆1间设置有第一加强杆8,并形成三角形结构;所述连接杆3和所述第二夹持杆2间设置有第二加强杆9,并形成三角形结构,构成的三角形结构更为稳固,提高切除杆的整体强度和使用寿命。所述连接杆3与所述第一夹持杆1的连接处为弧形过渡,弧形过渡不会产生尖角,方便操作人员手掌抓握;所述第一加强杆8的外表面套设有抓握垫层10,所述抓握垫层10为弹性体设置,且所述抓握垫层10上设置有四个指握凹陷11,指握凹陷11与手指配合抓握,进一步提高切除杆的可抓握性能,可抓握性能的提高也意味着操作人员更易借助切除杆将力传导至制动拉环处。所述手柄4整体呈圆柱状,且布有纹路,便于抓握用力,所述手柄4的柄端设置有球状抓握物13,操作人员握在手柄4处的手有一个往前送的施力动作,可以借助所述球状抓握物13进行力的施加,手掌受到的反作用力更为柔和,提高操作人员的使用体验。以上所述仅是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
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地铁列车停放制动切除杆,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夹持杆(1)、第二夹持杆(2)、连接杆(3)和手柄(4);所述第一夹持杆(1)、第二夹持杆(2)和连接杆(3)三杆位于同一工作平面(12),所述第一夹持杆(1)和第二夹持杆(2)分别连接在所述连接杆(3)一侧的两端形成U字状,所述手柄(4)连接在所述连接杆(3)另一侧的中间位置;所述第一夹持杆(1)和第二夹持杆(2)位于U字状开口处的杆端上分别设置有第一夹持槽(5)和第二夹持槽(6);将所述第一夹持槽(5)和第二夹持槽(6)统称为夹持槽(7),所述夹持槽(7)的槽口方向与所述工作平面(12)呈角度设置。/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地铁列车停放制动切除杆,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夹持杆(1)、第二夹持杆(2)、连接杆(3)和手柄(4);所述第一夹持杆(1)、第二夹持杆(2)和连接杆(3)三杆位于同一工作平面(12),所述第一夹持杆(1)和第二夹持杆(2)分别连接在所述连接杆(3)一侧的两端形成U字状,所述手柄(4)连接在所述连接杆(3)另一侧的中间位置;所述第一夹持杆(1)和第二夹持杆(2)位于U字状开口处的杆端上分别设置有第一夹持槽(5)和第二夹持槽(6);将所述第一夹持槽(5)和第二夹持槽(6)统称为夹持槽(7),所述夹持槽(7)的槽口方向与所述工作平面(12)呈角度设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地铁列车停放制动切除杆,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夹持槽(5)和第二夹持槽(6)的间距为29mm至65m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地铁列车停放制动切除杆,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槽(7)的横截面积从槽口向槽底呈逐渐减小的趋势,且所述夹持槽(7)的内槽面设置有弹性垫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飞宇,李继群,徐亮,储小东,张平,任羲杰,
申请(专利权)人:无锡地铁集团有限公司运营分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