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底膜的拉伸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717416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01 00: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底膜的拉伸机构,包括控制单元和驱动机构,以及沿底膜传输方向依次设置的第一拉伸辊、第二拉伸辊和第三拉伸辊,所述驱动机构与控制单元电性连接,所述驱动机构分别与第一拉伸辊、第二拉伸辊和第三拉伸辊传动连接,所述第一拉伸辊的转动速度小于第二拉伸辊的转动速度,所述第二拉伸辊的转动速度小于第三拉伸辊的转动速度;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所提供的底膜的拉伸机构,其包括三根转动速度逐级递增的拉伸辊,可对底膜进行有效的拉伸,提高底膜的透气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底膜的拉伸机构
本技术涉及薄膜生产
,特别涉及一种底膜的拉伸机构。
技术介绍
婴儿纸尿裤、女性卫生用品等产品的外层一般会设置一层像纸布一样的薄膜,称为底膜,底膜用于防止液体渗出;而在产品的使用过程中,为了提高用户的使用体验感,缓解闷热,避免用户出现过敏或出现红疹等问题,在生产的过程中,会对底膜的厚度及其透气性做出一定要求。现有的底膜生产线在生产时存在底膜拉伸不足、底膜的拉伸程度无法调控等问题,影响底膜的透气性。可见,现有技术还有待改进和提高。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底膜的拉伸机构,其包括三根旋转速度逐级递增的拉伸辊,可对底膜进行有效拉伸,提高底膜的透气性。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取了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底膜的拉伸机构,包括控制单元和驱动机构,以及沿底膜传输方向依次设置的第一拉伸辊、第二拉伸辊和第三拉伸辊,所述驱动机构与控制单元电性连接,所述驱动机构分别与第一拉伸辊、第二拉伸辊和第三拉伸辊传动连接,所述第一拉伸辊的转动速度小于第二拉伸辊的转动速度,所述第二拉伸辊的转动速度小于第三拉伸辊的转动速度。所述的底膜的拉伸机构中,所述驱动机构包括第一驱动电机,第二驱动电机和第三驱动电机,所述第一驱动电机与第一拉伸辊传动连接,所述第二驱动电机与第二拉伸辊传动连接,所述第三驱动电机与第三拉伸辊传动连接。所述的底膜的拉伸机构中,还包括冷却单元,所述冷却单元包括冷却辊,所述冷却辊设置于第三拉伸辊的左侧,所述冷却辊内设置有水冷机构。所述的底膜的拉伸机构中,还包括用于检测拉伸后的底膜厚度的检测单元,所述检测单元与控制单元电性连接,所述检测单元设置于冷却单元的左侧。所述的底膜的拉伸机构中,所述检测单元包括测厚仪,所述测厚仪与控制单元电性连接。所述的底膜的拉伸机构中,所述水冷机构包括冷却水通道、冷却水进口、冷却水出口、冷却水进水管路和冷却水排水管路,所述冷却水进口设置于冷却辊的一端,所述冷却水出口设置于冷却辊的另一端,所述冷却水通道开设于冷却辊内,所述冷却水通道通过冷却水进口与冷却水进水管路连通,所述冷却水通道通过冷却水出口与冷却水排水管路连通,所述冷却水进水管路上设置有流量控制阀,所述流量控制阀与控制单元电性连接。有益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底膜的拉伸机构,包括旋转速度逐级递增的第一拉伸辊、第二拉伸辊和第三拉伸辊,可对底膜进行有效的拉伸,提高底膜的透气性;冷却单元后设置有测厚仪,可实时监测拉伸后底膜的厚度,方便工作人员及时调整拉伸辊的转动速度,避免产生大批量的厚度不合格的底膜,提高底膜的良品率。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提供的底膜的拉伸机构的原理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提供的底膜的拉伸机构的俯视图。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底膜的拉伸机构,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效果更加清楚、明确,以下参照附图并举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左侧”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本技术基于附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另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请参阅图1和图2,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底膜的拉伸机构,包括控制单元和驱动机构1,以及沿底膜传输方向依次设置的第一拉伸辊21、第二拉伸辊22和第三拉伸辊23,驱动机构1与控制单元电性连接,驱动机构1分别与第一拉伸辊21、第二拉伸辊22和第三拉伸辊23传动连接,第一拉伸辊21的转动速度小于第二拉伸辊22的转动速度,第二拉伸辊22的转动速度小于第三拉伸辊23的转动速度;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控制单元可以但不限于是PLC控制系统。本技术的工作原理如下:通过控制单元控制驱动机构工作,使第一拉伸辊的旋转速度小于第二拉伸辊的旋转速度,第二拉伸辊的旋转速度小于第三拉伸辊的旋转速度,经过三段拉伸后,底膜被有效地拉伸至合适的厚度,且拉伸后的底膜的透气性好,厚度均匀。进一步地,请参阅图2,驱动机构1包括第一驱动电机11,第二驱动电机12和第三驱动电机13,第一驱动电机11与第一拉伸辊21传动连接,第二驱动电机12与第二拉伸辊22传动连接,第三驱动电机13与第三拉伸辊23传动连接;第一拉伸辊、第二拉伸辊和第三拉伸辊分别由独立的驱动电机带动作旋转运动,便于对拉伸辊的旋转速度进行调整。进一步地,请参阅图1和图2,所述底膜的拉伸机构还包括冷却单元,所述冷却单元包括冷却辊3,冷却辊3设置于第三拉伸辊23的左侧,冷却辊3内设置有水冷机构;冷却辊用于对拉伸后的底膜进行冷却定型,通过冷却辊内的水冷机构带走经过冷却辊上的底膜的热量,避免底膜在拉伸过程中出现厚度变化或出现变形等情况,提高底膜的稳定性。进一步地,请参阅图1和图2,所述底膜的拉伸机构还包括用于检测拉伸后的底膜厚度的检测单元4,检测单元4与控制单元电性连接,检测单元4设置于冷却单元的左侧;拉伸后的底膜经冷却辊冷却定型后输出至检测单元进行厚度的检测。进一步地,请参阅图1和图2,检测单元4包括测厚仪,所述测厚仪与控制单元电性连接;所述测厚仪用于测量冷却定型后的底膜的厚度,并将所检测的数据发送至控制单元,可实现对底膜厚度的实时监测,当所监测的薄膜厚度与控制单元预先设定的底膜厚度值不一致时,控制单元发出报警信息,工作人员可通过调整第一拉伸辊、第二拉伸辊和第三拉伸辊的转动速度从而调整输出的底膜的厚度,避免产生大批量的厚度不合格的底膜,提高底膜的良品率。进一步地,请参阅图1和图2,所述水冷机构包括冷却水通道、冷却水进口31、冷却水出口、冷却水进水管路和冷却水排水管路,所述冷却水进口设置于冷却辊的一端,所述冷却水出口设置于冷却辊的另一端,所述冷却水通道开设于冷却辊内,所述冷却水通道通过冷却水进口与冷却水进水管路连通,所述冷却水通道通过冷却水出口与冷却水排水管路连通,所述冷却水进水管路上设置有流量控制阀,所述流量控制阀与控制单元电性连接。当需要进行冷却工作时,冷却水从冷却水进水管路流入,通过冷却水进口流入冷却水通道中,冷却水吸收经过冷却辊的底膜所散发的热量,并从冷却水出口流出至冷却水排水管路;优选地,冷却水进水管路和冷却水排水管路可与冷却水循环系统连接,实现冷却水的循环利用;控制单元通过改变流量控制阀的开度,从而改变进入水冷通道的冷却水的流量,使冷却辊的温度保持稳定。可以理解的是,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可以根据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及其技术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而所有的这些替换或改变都应属于本技术所附的权利要求书的保护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底膜的拉伸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控制单元和驱动机构,以及沿底膜传输方向依次设置的第一拉伸辊、第二拉伸辊和第三拉伸辊,所述驱动机构与控制单元电性连接,所述驱动机构分别与第一拉伸辊、第二拉伸辊和第三拉伸辊传动连接,所述第一拉伸辊的转动速度小于第二拉伸辊的转动速度,所述第二拉伸辊的转动速度小于第三拉伸辊的转动速度。/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底膜的拉伸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控制单元和驱动机构,以及沿底膜传输方向依次设置的第一拉伸辊、第二拉伸辊和第三拉伸辊,所述驱动机构与控制单元电性连接,所述驱动机构分别与第一拉伸辊、第二拉伸辊和第三拉伸辊传动连接,所述第一拉伸辊的转动速度小于第二拉伸辊的转动速度,所述第二拉伸辊的转动速度小于第三拉伸辊的转动速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底膜的拉伸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机构包括第一驱动电机,第二驱动电机和第三驱动电机,所述第一驱动电机与第一拉伸辊传动连接,所述第二驱动电机与第二拉伸辊传动连接,所述第三驱动电机与第三拉伸辊传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底膜的拉伸机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冷却单元,所述冷却单元包括冷却辊,所述冷却辊设置于第三拉伸辊的左侧,所述冷却辊内设置有水冷机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谢昌进陈波羽陈书成吴敏成
申请(专利权)人:佛山市瑞亨卫生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