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章志铭专利>正文

易于组装的棘轮扳手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715527 阅读:7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01 00:39
一种易于组装的棘轮扳手,其包含有一个扳手本体及两个扣件,扳手本体的一端具有一个贯穿顶、底两面的贯孔,贯孔内设有一个棘轮,棘轮由上而下依序具有一个上棘齿部、一个上环槽、一个中棘齿部、一个下环槽及一个下棘齿部,上、下棘齿部凸出于贯孔外,中棘齿部位于贯孔内,上、下环槽位于贯孔外,两个扣件分别扣设于棘轮的上、下环槽内,用以将棘轮保持在贯孔内。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棘轮扳手不需要对扳手本体做过多的加工,以提升加工的便利性,并且让各个元件之间在装设时更加方便稳固,进而有利于棘轮的作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易于组装的棘轮扳手
本技术涉及棘轮扳手,尤其涉及一种易于组装的棘轮扳手。
技术介绍
在现有棘轮扳手的结构中,如图1所示,扳手本体1的一端具有一个用来装设棘轮2的容置槽3,扳手本体1在对应容置槽3的顶端的位置加工出一个用来装设扣环4的环轨5与一个用来装设封盖环6的环槽7,通过扣环4与封盖环6让棘轮2保持在容置槽3内,此外,扳手本体1在对应容置槽3的底端的位置加工出一个径向凸缘8,通过径向凸缘8对棘轮2提供挡止效果,以避免棘轮2掉出容置槽3外。然而,对扳手本体1加工出环轨5、环槽7及径向凸缘8等结构时会相当的耗时繁复,并且容易因为加工误差而影响后续在组装上的精确度,进而导致棘轮2在作动时出现不顺畅的情况。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棘轮扳手,其易于组装且能提升加工便利性。为了达成上述主要目的,本技术的棘轮扳手包含有一个扳手本体、一个棘轮、一个棘齿块,以及两个扣件。该扳手本体的一端具有一个贯穿顶、底两面的贯孔与一个径向连通该贯孔的容室;该棘轮可转动地设于该扳手本体的贯孔,该棘轮具有一个上棘齿部、一个中棘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棘轮扳手,其特征在于,包含有:/n一扳手本体,该扳手本体的一端具有一贯穿顶、底两面的贯孔与一径向连通该贯孔的容室;/n一棘轮,可转动地设于该扳手本体的贯孔,该棘轮具有一上棘齿部、一中棘齿部、一下棘齿部、一上环槽及一下环槽,该上棘齿部与该下棘齿部皆凸出于该贯孔外,该中棘齿部位于该贯孔内,该上环槽位于该贯孔外且位于该上棘齿部与该中棘齿部之间,该下环槽位于该贯孔外且位于该中棘齿部与该下棘齿部之间;以及/n一棘齿块,设于该扳手本体的容室内且弹性啮接该棘轮的中棘齿部;以及/n两扣件,其中之一设于该棘轮的上环槽内,另外之一设于该棘轮的下环槽内。/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棘轮扳手,其特征在于,包含有:
一扳手本体,该扳手本体的一端具有一贯穿顶、底两面的贯孔与一径向连通该贯孔的容室;
一棘轮,可转动地设于该扳手本体的贯孔,该棘轮具有一上棘齿部、一中棘齿部、一下棘齿部、一上环槽及一下环槽,该上棘齿部与该下棘齿部皆凸出于该贯孔外,该中棘齿部位于该贯孔内,该上环槽位于该贯孔外且位于该上棘齿部与该中棘齿部之间,该下环槽位于该贯孔外且位于该中棘齿部与该下棘齿部之间;以及
一棘齿块,设于该扳手本体的容室内且弹性啮接该棘轮的中棘齿部;以及
两扣件,其中之一设于该棘轮的上环槽内,另外之一设于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章志铭
申请(专利权)人:章志铭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中国台湾;7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