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括具有成对的压接片的壳体的同轴线缆连接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714243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01 00:37
一种同轴线缆连接器,能够将沿相向方向施加的力更高效地向位于设置面与相向面之间的同轴线缆施加,从而对较大的同轴线缆也能进行适当铆接。包括:端子;对端子进行支承的壳体;以及将壳体的外部的至少一部分覆盖的外部导体壳。端子具有从壳体露出的设置面,壳体在夹着设置面相向的各侧具有设置成能够以弯折部为中心向设置面转动的成对的压接片。成对的压接片分别包括相向面和对接面,当使成对的压接片转动时,相向面与设置面相向,当使成对的压接片转动时,对接面与对方压接片对接。通过设置于夹着设置面相向的各侧的弯折部的假想面在相向方向上比设置面更靠近相向面,该相向方向是使成对的压接片转动时设置面与相向面相向的方向。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包括具有成对的压接片的壳体的同轴线缆连接器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同轴线缆连接器,特别涉及一种包括具有成对的压接片的壳体的同轴线缆连接器。
技术介绍
在日本专利特许6379403号(专利文献1)中示出了现有的同轴线缆连接器的一例。该同轴线缆连接器主要包括端子、支承端子的壳体、覆盖壳体的外部的至少一部分的外部导体壳。端子的一部分作为与对方同轴线缆连接器的端子接触的接触部,此外,端子的一部分作为供同轴线缆的芯线设置的设置面以从壳体露出的状态设置。壳体具有成对的压接片,上述成对的压接片设置于夹着设置面相向的各侧,并且上述成对的压接片设置成能够以弯折部为中心向设置面转动。通过使压接片向设置面转动,能够将设置于设置面的同轴线缆的芯线压接至设置面而接线。例如,能够通过使外部导体壳的一部分朝向对方同轴线缆变形(铆接),从而经过与该部分的抵接而使压接片转动,从而进行压接和接线。各压接片除了包括在使成对的压接片转动时与设置面相向的相向面之外,还包括在使成对的压接片转动时与对方压接片对接并碰撞的对接面。在上述对接面分别设置有与对方压接片的凹凸部彼此互补的凹凸部,通过使上述凹凸部彼此啮合,能够使同轴线缆的芯线不从压接片露出而连接、保持、固定于端子。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特许6379403号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专利文献1的结构中,在使压接片转动时压接片的相向面与设置面相向的相向方向上,设置面与弯折部位于大致相同的面上,因此,在想要对较大的同轴线缆的芯线进行铆接的情况下,应沿相向方向施加的力向其他方向分撒,其结果是,尤其是,由于在压接片彼此分开的方向上受力,因此,同轴线缆的芯线的压接未被压接片充分覆盖,从而可能产生压接不良的情况。本专利技术是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的技术问题而形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同轴线缆连接器,能够将沿相向方向施加的力更高效地向位于设置面与相向面之间的同轴线缆施加,从而对较大的同轴线缆也能进行适当铆接。解决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的同轴线缆连接器的特征在于,包括:端子;壳体,所述壳体支承所述端子;以及外部导体壳,所述外部导体壳将所述壳体的外部的至少一部分覆盖,所述端子具有从所述壳体露出的设置面,所述壳体具有成对的压接片,所述成对的压接片设置于夹着所述设置面相向的各侧,并且所述成对的压接片设置成能够以弯折部为中心向所述设置面转动,所述成对的压接片分别包括相向面和对接面,当使所述成对的压接片转动时所述相向面与所述设置面相向,当使所述成对的压接片转动时所述对接面与对方压接片对接,假想面在相向方向上比所述设置面靠近所述相向面,其中,所述假想面是通过设置于夹着所述设置面相向的各侧的弯折部的面,所述相向方向是使所述成对的压接片转动时所述设置面与所述相向面相向的方向。通过上述结构提供一种同轴线缆连接器,能够将沿相向方向施加的力更高效地向位于设置面与相向面之间的同轴线缆施加,从而对较大的同轴线缆也能进行适当铆接。另外,在上述同轴线缆连接器中,也可构成为使所述成对的压接片转动时与所述设置面相向的相向面与使所述成对的压接片转动时与对方压接片对接的对接面能够彼此碰撞。在上述形态的同轴线缆连接器的基础上,优选,当使所述成对的压接片的对接面对接而碰撞时,所述假想面与所述相向面以所述弯折部为中心所成的角度被设定为45度以下。此外,在上述形态的同轴线缆连接器中,也可所述壳体具有供所述设置面配置的凹陷槽,在所述凹陷槽的开口侧具有所述弯折部。此外,在上述形态的同轴线缆连接器中,也可在所述成对的压接片的至少任意一方的对接面设置有凹部,当使所述成对的压接片转动时,所述凹部与设置于对方压接片的对接面的凸部啮合。此外,在上述形态的同轴线缆连接器中,也可在所述凹部的与所述相向面相反的一面侧设置有覆盖部,所述覆盖部覆盖所述凹部与所述凸部的啮合部。此外,上述形态的同轴线缆连接器还可构成为当使所述成对的压接片转动时,所述成对的压接片的覆盖部彼此碰撞。此外,在上述形态的同轴线缆连接器中,也可使所述设置面处的所述端子在所述相向方向上的厚度与所述端子的与所述设置面相邻的部分在所述相向方向上的厚度不同。此外,在上述形态的同轴线缆连接器中,也可使所述设置面处的所述端子在所述相向方向上的厚度比所述端子的与所述设置面相邻的部分在所述相向方向上的厚度小,从而使所述设置面比所述端子的与所述设置面相邻的部分靠近所述相向面。此外,在上述形态的同轴线缆连接器中,也可通过在所述设置面设置凹陷状的凹陷,使所述设置面处的所述端子在所述相向方向上的厚度比所述端子的与所述设置面相邻的部分在所述相向方向上的厚度小。此外,在上述形态的同轴线缆连接器中,也可在所述设置面的一部分设置有朝向所述相向面突出的突出部。专利技术效果根据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同轴线缆连接器,能够将沿相向方向施加的力更高效地向位于设置面与相向面之间的同轴线缆施加,从而对较大的同轴线缆也能进行适当铆接。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同轴线缆连接器的立体图。图2是同轴线缆连接器的分解立体图。图3是表示成对的铆接片即将朝向同轴线缆变形前的状态的立体图。图4是表示图3所示的状态的俯视图。图5是分阶段地表示使成对的压接片转动时的状态的图,示出了图4中的A-A线剖视图和B-B线剖视图。图6是分阶段地表示使成对的压接片转动时的状态的图,示出了图4中的A-A线剖视图和B-B线剖视图。图7是分阶段地表示使成对的压接片转动时的状态的图,示出了图4中的A-A线剖视图和B-B线剖视图。图8是分阶段地表示使成对的压接片转动时的状态的图,示出了图4中的A-A线剖视图和B-B线剖视图。图9是表示变形例的图,是与图5对应的剖视图。图10是表示变形例的图,是与图7对应的剖视图。图11是表示变形例的图,是与图8对应的剖视图。图12是表示用于调节阻抗的设置面的一例的局部剖视图。符号说明1同轴线缆连接器;20端子;21设置面;24连接部;25接触部;40壳体;50A、50B压接片;51A、51B相向面;52A、52B对接面;55A、55B弯折部;57啮合部;60A、60B覆盖部;70外部导体壳。具体实施方式参照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优选的一实施方式进行说明。此处,特别地,虽然对所谓的直角型同轴连接器进行说明,但本专利技术不限定于此,例如,也适用于垂直型线缆连接器。图1示出了本专利技术的同轴线缆连接器1的立体图,图2示出了其分解立体图。同轴线缆连接器1能够在嵌合方向“β”上与对方同轴连接器(未图示)嵌合。同轴线缆连接器1夹着在“α”方向上延伸的中心轴线呈左右对称形状,包括导电性的端子20、支承端子20的绝缘性的壳体40、覆盖壳体40与同轴线缆(未图示)的外部的至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同轴线缆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包括:/n端子;/n壳体,所述壳体支承所述端子;以及/n外部导体壳,所述外部导体壳将所述壳体的外部的至少一部分覆盖,/n所述端子具有从所述壳体露出的设置面,/n所述壳体具有成对的压接片,所述成对的压接片设置于夹着所述设置面相向的各侧,并且所述成对的压接片设置成能够以弯折部为中心向所述设置面转动,/n所述成对的压接片分别包括相向面和对接面,当使所述成对的压接片转动时所述相向面与所述设置面相向,当使所述成对的压接片转动时所述对接面与对方压接片对接,/n假想面在相向方向上比所述设置面靠近所述相向面,其中,所述假想面是通过设置于夹着所述设置面相向的各侧的弯折部的面,所述相向方向是使所述成对的压接片转动时所述设置面与所述相向面相向的方向。/n

【技术特征摘要】
20181221 JP 2018-2397031.一种同轴线缆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端子;
壳体,所述壳体支承所述端子;以及
外部导体壳,所述外部导体壳将所述壳体的外部的至少一部分覆盖,
所述端子具有从所述壳体露出的设置面,
所述壳体具有成对的压接片,所述成对的压接片设置于夹着所述设置面相向的各侧,并且所述成对的压接片设置成能够以弯折部为中心向所述设置面转动,
所述成对的压接片分别包括相向面和对接面,当使所述成对的压接片转动时所述相向面与所述设置面相向,当使所述成对的压接片转动时所述对接面与对方压接片对接,
假想面在相向方向上比所述设置面靠近所述相向面,其中,所述假想面是通过设置于夹着所述设置面相向的各侧的弯折部的面,所述相向方向是使所述成对的压接片转动时所述设置面与所述相向面相向的方向。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同轴线缆连接器,其特征在于,
使所述成对的压接片转动时与所述设置面相向的相向面与使所述成对的压接片转动时与对方压接片对接的对接面能够彼此碰撞。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同轴线缆连接器,其特征在于,
当使所述成对的压接片的对接面对接而碰撞时,所述假想面与所述相向面以所述弯折部为中心所成的角度被设定为45度以下。


4.如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同轴线缆连接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壳体具有供所述设置面配置的凹陷槽,在所述凹陷槽的开口侧具有所述弯折部。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羽贺悠人
申请(专利权)人:广濑电机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