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同轴线组件及电子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817755 阅读:8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16 09:1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同轴线组件,所公开的同轴线组件中,连接器公端包括公端基体以及设置在公端基体上的公端端子和接地片,公端端子包括至少两个公端信号端子和公端接地端子,连接器母端包括母端端子,母端端子包括至少两个母端信号端子和母端接地端子,连接器公端与连接器母端插装配合,且公端信号端子与相对应的母端信号端子电连接,公端接地端子与母端接地端子电连接,同轴线设置在公端基体上,公端信号端子与相对应的同轴线的中心导体电连接,同轴线的接地层与接地片电连接,接地片与公端接地端子电连接。上述方案能够解决背景技术中所述的同轴线组件占用整机布板空间较多的问题。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还公开一种电子设备。

A coaxial component and electronic equipmen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同轴线组件及电子设备
本技术涉及通信设备
,尤其涉及一种同轴线组件及电子设备。
技术介绍
目前,5G技术成为万众关注的焦点,5G技术将赋能全行业,促进物联网与人工智能的快速发展,随着5G的发展和普及,5G已成为全球各大主要组织数字化战略中优先发展的关键领域。伴随5G牌照的发放,中国5G建设步入快速发展轨道。可靠、低延迟、高达1GB的移动宽带速度将成为全球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在带给用户高质量移动宽带体验的同时,也使得需要在电子设备上布置更多的同轴线来完成天线布局,以使得更加稳定快速地传输信号,具体的,5G电子设备有八根天线或以上天线,天线离射频芯片距离较远的位置需求采用同轴线进行传输以降低传输损耗,因为普通电路板阻抗线损耗相比同轴线大,从而导致多根同轴线布置在电子设备中,且天线位置不相同,使得同轴线的布局比较分散,占用整机布板空间较多,使得同轴线在电子设备内的摆放的空间越来越小。与此同时,传统同轴线连接器采用单根连接方式,使得每一条同轴线需要一个同轴线连接器,而随着同轴线条数的增多,使得同轴线连接器数量增多,从而使得同轴线连接器占用较多的主板空间。可见,由于电子设备中天线数量的增多,使得同轴线组件占用整机布板空间较多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公开一种同轴线组件及电子设备,以解决
技术介绍
中所述的同轴线组较难满足主板上射频线传输灵活布线需求的问题。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公开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同轴线组件,包括连接器公端、连接器母端和同轴线;其中:所述连接器公端包括公端基体以及设置在所述公端基体上的公端端子和接地片,所述公端端子包括至少两个公端信号端子和公端接地端子;所述连接器母端包括母端端子,所述母端端子包括至少两个母端信号端子和母端接地端子;所述连接器公端与所述连接器母端插装配合,且所述公端信号端子与相对应的所述母端信号端子电连接,所述公端接地端子与所述母端接地端子电连接,所述同轴线设置在所述公端基体上,所述公端信号端子与相对应的所述同轴线的中心导体电连接,所述同轴线的接地层与所述接地片电连接,所述接地片与所述公端接地端子电连接。优选的,上述同轴线组件中,所述同轴线的第一端均电连接在所述连接器公端的一侧,且所述同轴线的第一端平行分布。优选的,上述同轴线组件中,所述同轴线的所述接地层与所述接地片固定相连,且电连接。优选的,上述同轴线组件中,所述连接器公端还包括金属外壳,所述同轴线的所述接地层与所述金属外壳电连接,所述金属外壳与所述接地片电连接。优选的,上述同轴线组件中,所述连接器公端上相背的两侧均电连接有所述同轴线。优选的,上述同轴线组件中,所述连接器公端还包括金属外壳,所述连接器公端的两侧中任意一侧的所述同轴线的所述接地层与所述接地片固定相连,且电连接,另一侧的所述同轴线的所述接地层与所述金属外壳电连接,所述金属外壳与所述接地片电连接。优选的,上述同轴线组件中,所述金属外壳包括金属铆压环,与所述金属外壳电连接的所述同轴线通过所述金属铆压环设置在所述连接器公端上,且所述同轴线的所述接地层通过所述金属铆压环与金属外壳电连接。优选的,上述同轴线组件中,所述金属外壳上设置有焊接孔,所述金属外壳通过所述焊接孔与所述接地片焊接。优选的,上述同轴线组件中,所述公端基体包括公端塑胶部分和公端补强片,所述公端补强片、所述公端端子和所述接地片设置在所述公端塑胶部分上。优选的,上述同轴线组件中,所述连接器母端还包括母端基体,所述母端基体包括母端塑胶部分和母端补强片,所述母端补强片和所述母端端子设置在所述母端塑胶部分上。基于上述公开的同轴线组件,本技术还公开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如上任意一项所述的同轴线组件。本技术公开的同轴线组件的技术效果如下:本技术实施例公开的同轴线组件对现有的同轴线连接器的结构进行改进,通过将原来的同轴线连接器单通道传输改进为多通道信号传输,一方面,使得同一个同轴线连接器可以连接多根同轴线,减少同轴线连接器占用主板上的布置空间,从而能够节省整机布板空间,与此同时,还能够减少同轴线连接器的数量,只需要安装较少的同轴线连接器,不仅能够节省成本,而且能够使得安装工作更加快捷方便,另一方面,同轴线连接器的部分部件能够共用,因此可节省开模成本,与此同时还能够节省体积,从而能够减少占用空间。可见,相比于
技术介绍
中所述的同轴线组件而言,本技术实施例公开的同轴线组件能够占用较小的整机布板空间。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
技术介绍
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
技术介绍
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的介绍,显而易见地,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公开的一种同轴线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公开的一种同轴线连接器公端与同轴线连接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2的爆炸示意图;图4是图2中部分结构的装配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实施例公开的另一种同轴线连接器公端与同轴线的另一种连接示意图;图6是图5的爆炸示意图;图7是本技术实施例公开的一种同轴线连接器母端的结构示意图;图8是图7的爆炸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00-连接器公端;110-公端基体、111-公端塑胶部分、1111-公端端子设置槽、1112-同轴线放置槽、112-公端补强片;120-公端端子、121-公端信号端子、122-公端接地端子;130-接地片;140-金属外壳、141-金属铆压环、142-焊接孔;200-连接器母端;210-母端端子、211-母端信号端子、212-母端接地端子;220-母端基体、221-母端塑胶部分、2211-母端端子设置槽、222-母端补强片;300-同轴线、301-中心导体、302-接地层、310-第一同轴线、320-第二同轴线。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具体实施例及相应的附图对本技术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以下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技术各个实施例公开的技术方案。请参考图1-图8,本技术实施例公开一种同轴线组件,所公开的同轴线组件包括连接器公端100、连接器母端200和同轴线300;其中:连接器公端100包括公端基体110以及设置在公端基体110上的公端端子120和接地片130,公端端子120包括至少两个公端信号端子121和公端接地端子122。连接器母端200包括母端端子210,母端端子210包括至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同轴线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连接器公端(100)、连接器母端(200)和同轴线(300);其中:/n所述连接器公端(100)包括公端基体(110)以及设置在所述公端基体(110)上的公端端子(120)和接地片(130),所述公端端子(120)包括至少两个公端信号端子(121)和公端接地端子(122);/n所述连接器母端(200)包括母端端子(210),所述母端端子(210)包括至少两个母端信号端子(211)和母端接地端子(212);/n所述连接器公端(100)与所述连接器母端(200)插装配合,且所述公端信号端子(121)与相对应的所述母端信号端子(211)电连接,所述公端接地端子(122)与所述母端接地端子(212)电连接;/n所述同轴线(300)设置在所述公端基体(110)上,所述公端信号端子(121)与相对应的所述同轴线(300)的中心导体(301)电连接,所述同轴线(300)的接地层(302)与所述接地片(130)电连接,所述接地片(130)与所述公端接地端子(122)电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同轴线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连接器公端(100)、连接器母端(200)和同轴线(300);其中:
所述连接器公端(100)包括公端基体(110)以及设置在所述公端基体(110)上的公端端子(120)和接地片(130),所述公端端子(120)包括至少两个公端信号端子(121)和公端接地端子(122);
所述连接器母端(200)包括母端端子(210),所述母端端子(210)包括至少两个母端信号端子(211)和母端接地端子(212);
所述连接器公端(100)与所述连接器母端(200)插装配合,且所述公端信号端子(121)与相对应的所述母端信号端子(211)电连接,所述公端接地端子(122)与所述母端接地端子(212)电连接;
所述同轴线(300)设置在所述公端基体(110)上,所述公端信号端子(121)与相对应的所述同轴线(300)的中心导体(301)电连接,所述同轴线(300)的接地层(302)与所述接地片(130)电连接,所述接地片(130)与所述公端接地端子(122)电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同轴线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同轴线(300)的第一端均电连接在所述连接器公端(100)的一侧,且所述同轴线(300)的第一端平行分布。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同轴线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同轴线(300)的所述接地层(302)与所述接地片(130)固定相连,且电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同轴线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器公端(100)还包括金属外壳(140),所述同轴线(300)的所述接地层(302)与所述金属外壳(140)电连接,所述金属外壳(140)与所述接地片(130)电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同轴线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器公端(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温鲸
申请(专利权)人: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