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层填粉成型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712853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01 00:3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粉末成型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双层填粉成型机,包括机座、成型模具、上料装置和成品输出装置,成型模具设于机座上且用于将粉末压合成型为预设形状的产品,成型模具的合模端的上端周向间隔布置有第一工位、第二工位、第三工位和第四工位,上料装置包括第一送料机构、第二送料机构和驱动机构,第一送料机构、第二送料机构和驱动机构的输出端分别与第一工位、第二工位和第三工位连接,成品输出装置设于机座上且成品输出装置的输入端与第四工位连接;第一送料机构和第二送料机构上装载有不同类型的粉末。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能够实现自动化双料混合粉末成型,既提高生产效率,又能够保证产品的质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双层填粉成型机
本技术属于粉末成型设备
,尤其涉及一种双层填粉成型机。
技术介绍
粉末冶金成形是粉末冶金生产中的基本工序之一,目的是将松散的粉末制成具有预定几何形状、尺寸、密度和强度的半成品或成品。粉末冶金成形一般是采用粉末模压设备压制成型,粉末模压设备一般包括上模和下模,其中上模设有用于压制粉末的压杆,下模设有用于容纳粉末的成型腔体,粉末堆放在成型腔体内,上模与下模合模,压杆伸入成型腔体内,以挤压粉末,进而使粉末成型;然而,现有技术中的粉末成型机一般都只能压合单一粉末,无法实现双层不同类型的粉末在同一设备上压合成型,而如果需要获得双层不同类型的粉末成型产品,必须人工将一次压合后的半成品在更换粉末后二次压合,这种生产方式的生产效率低,而且产品在人工转送的过程中相互磕碰,容易磨损,导致产品的质量下降,不利于企业发展。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双层填粉成型机,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的双层粉末成型方式的生产效率低,产品质量一般的技术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双层填粉成型机,包括机座、成型模具、上料装置和成品输出装置,所述成型模具设于所述机座上且用于将粉末压合成型为预设形状的产品,所述成型模具的合模端的上端周向间隔布置有第一工位、第二工位、第三工位和第四工位,所述上料装置包括第一送料机构、第二送料机构和驱动机构,所述第一送料机构、所述第二送料机构和所述驱动机构均设于所述机座上且所述第一送料机构、所述第二送料机构和所述驱动机构的输出端分别与所述第一工位、第二工位和第三工位连接,所述成品输出装置设于所述机座上且所述成品输出装置的输入端与所述第四工位连接;所述第一送料机构和所述第二送料机构上装载有不同类型的粉末。可选地,所述成型模具包括模架、上模组件、成型板和下模组件,所述模架设于所述机座上,所述上模组件和所述下模组件呈上下对称地设于所述模架内,所述成型板设于所述下模组件上,所述成型板上设有成型槽,所述第一工位、所述第二工位、所述第三工位和所述第四工位围绕所述成型槽周向间隔布置,所述上模组件包括用于与所述成型槽配合挤压粉末的压合部。可选地,所述压合部包括连接块、锁紧板和压杆,所述连接块的一端与所述上模组件固定连接,所述锁紧板与所述连接块的另一端连接,所述锁紧板设有凹槽,所述锁紧板盖合连接在所述连接块上,该凹槽与所述连接块之间形成有腔体,所述凹槽的底壁设有用于供所述压杆穿过的光孔,所述压杆与所述光孔滑动适配,所述压杆的上端延伸至所述腔体内并设有用于限位所述压杆的限位块,所述压杆的下端延伸至所述光孔外侧,所述压杆与所述成型槽对齐。可选地,所述成型槽、所述光孔和所述压杆的数量为八组,八组所述压杆均匀间隔布置成两列,所有所述光孔和所述成型槽分别与所述压杆对应设置。可选地,该双层填粉成型机还包括机壳,所述机壳设于所述机座上,所述机壳用于容纳所述成型模具和所述上料装置,所述机壳包括用于第一外壳,第二外壳、第三外壳和第四外壳,所述第二外壳和所述第三外壳对称地设于所述第一外壳的两侧,所述第四外壳设于所述第一外壳的另一侧,所述第一外壳、所述第二外壳、所述第三外壳和所述第四外壳呈“T”型设置,所述第二外壳、所述第三外壳和所述第四外壳分别与所述第一外壳连通;所述成型模具设于所述第一外壳内,所述第一送料机构和所述第二送料机构分别设于所述第二外壳和所述第三外壳内,所述驱动机构设于所述第四外壳内。可选地,所述第一外壳的上端设有与之连通的第五外壳,所述成型模具的上模驱动端设于所述第五外壳内。可选地,所述第五外壳的两侧设置有第一供料机构和第二供料机构,所述第一供料机构和所述第二供料机构分别用于补充所述第一送料机构和所述第二送料机构内的粉末,所述第一供料机构和所述第二供料机构的输出端分别与所述第一送料机构和所述第二送料机构的输入端管道连接。可选地,所述第一外壳相对于所述第四外壳的侧壁上设有用于输出产品的输出口,所述成品输出装置的输入端穿过所述输出口而伸入所述第一外壳内以与所述第四工位连接。可选地,所述第一外壳、所述第二外壳和所述第三外壳的开口侧均设有玻璃门,所述机座、所述第四外壳和所述第五外壳的侧壁上均设有透明面板。可选地,该机壳还包括用于容纳电气设备的第六外壳,所述第六外壳设于所述机座远离所述第一外壳的端部。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粉末成型机中的上述一个或多个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技术效果之一:第一送料机构输送装载于其上的第一种粉末至成型模具的合模端,成型模具压合该合模端内的粉末已形成一次压合产品,第二送料机构再输送装载于其上的第二种粉末至成型模具的合模端,成型模具再次压合该合模端内的粉末,进而获得双料混合的成型产品,驱动机构将成品推动至成品输出装置的输入端,成品输出装置输出该产品;相较于现有技术中的粉末成型机只能实现单料压合成型,存在如果需要双料混合,则需要人工重新将一次压合后的产品重新输入成型模具的合模端来进行二次压合,严重影响工作效率,导致产能一般,不利于企业的发展的技术问题,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双层填粉成型机能够实现自动化双料混合粉末成型,既提高生产效率,又能够保证产品的质量。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双层填粉成型机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的双层填粉成型机的机壳拆卸后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2中的双层填粉成型机的正视图。图4为图3中的成型板和压合部的结构爆炸图图。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二提供的连接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实施例三提供的第一送料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技术实施例四提供的成品输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8为图7中的连接组件的结构爆炸图。其中,图中各附图标记:10—机座20—成型模具4220—扶板40—成品输出装置21—第一工位22—第二工位23—第三工位24—第四工位31—第一送料机构32—第二送料机构33—驱动机构25—模架26—上模组件27—成型板28—下模组件29—压合部290—连接块291—锁紧板292—压杆293—凹槽294—光孔4251—抵接部51—第一外壳52—第二外壳53—第三外壳54—第四外壳55—第五外壳56—第六外壳60—第一供料机构70—第二供料机构260—第一连接板261—第一驱动源262—连接机构263—驱动轴264—连接体265—限位体266—限位槽267—本体268—凸块269—延伸块265a—主体265b—连接部34—送料组件35—枢接座36—支撑架37—送料驱动组件38—摆臂39—连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双层填粉成型机,包括机座、成型模具、上料装置和成品输出装置,所述成型模具设于所述机座上且用于将粉末压合成型为预设形状的产品,所述成型模具的合模端的上端周向间隔布置有第一工位、第二工位、第三工位和第四工位,所述上料装置包括第一送料机构、第二送料机构和驱动机构,所述第一送料机构、所述第二送料机构和所述驱动机构均设于所述机座上且所述第一送料机构、所述第二送料机构和所述驱动机构的输出端分别与所述第一工位、所述第二工位和所述第三工位连接,所述成品输出装置设于所述机座上且所述成品输出装置的输入端与所述第四工位连接;所述第一送料机构和所述第二送料机构上装载有不同类型的粉末。/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层填粉成型机,包括机座、成型模具、上料装置和成品输出装置,所述成型模具设于所述机座上且用于将粉末压合成型为预设形状的产品,所述成型模具的合模端的上端周向间隔布置有第一工位、第二工位、第三工位和第四工位,所述上料装置包括第一送料机构、第二送料机构和驱动机构,所述第一送料机构、所述第二送料机构和所述驱动机构均设于所述机座上且所述第一送料机构、所述第二送料机构和所述驱动机构的输出端分别与所述第一工位、所述第二工位和所述第三工位连接,所述成品输出装置设于所述机座上且所述成品输出装置的输入端与所述第四工位连接;所述第一送料机构和所述第二送料机构上装载有不同类型的粉末。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层填粉成型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成型模具包括模架、上模组件、成型板和下模组件,所述模架设于所述机座上,所述上模组件和所述下模组件呈上下对称地设于所述模架内,所述成型板设于所述下模组件上,所述成型板上设有成型槽,所述第一工位、所述第二工位、所述第三工位和所述第四工位围绕所述成型槽周向间隔布置,所述上模组件包括用于与所述成型槽配合挤压粉末的压合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双层填粉成型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合部包括连接块、锁紧板和压杆,所述连接块的一端与所述上模组件固定连接,所述锁紧板与所述连接块的另一端连接,所述锁紧板设有凹槽,所述锁紧板盖合连接在所述连接块上,该凹槽与所述连接块之间形成有腔体,所述凹槽的底壁设有用于供所述压杆穿过的光孔,所述压杆与所述光孔滑动适配,所述压杆的上端延伸至所述腔体内并设有用于限位所述压杆的限位块,所述压杆的下端延伸至所述光孔外侧,所述压杆与所述成型槽对齐。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双层填粉成型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成型槽、所述光孔和所述压杆的数量为八组,八组所述压杆均匀间隔布置成两列,所有所述光孔和所述成型槽分别与所述压杆对应设置。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冯财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市宏康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