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钛钽金属3D打印用上料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712831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01 00:3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钛钽金属3D打印用上料机构,包括壳体、设置在壳体底端用于对钛钽金属进行导向传输的插管、用于调节插管运动的移动组件、防止钛钽金属出现残留现象的振动组件和防止钛钽金属出现随意泄漏的封口组件;所述移动组件包括设置在壳体两侧的第一电磁滑轨、对称设置在两个第一电磁滑轨上的第一电磁滑块、设置在两个第一电磁滑块之间的第二电磁滑轨和设置在第二电磁滑轨上的第二电磁滑块。该钛钽金属3D打印用上料机构,通过插管、第一电磁滑轨、第一电磁滑块、第二电磁滑轨、第二电磁滑块、铰接设置的隔板和第二电动推杆的配合使用,解决了传统手动对钛金属或钽金属进行上料操作时,所可能存在的钛金属或钽金属的污染和散落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钛钽金属3D打印用上料机构
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
,具体涉及一种钛钽金属3D打印用上料机构。
技术介绍
3D打印(3DP)即快速成型技术的一种,它是一种以数字模型文件为基础,运用粉末状金属或塑料等可粘合材料,通过逐层打印的方式来构造物体的技术。在3D打印运用至医学领域中时,往往需用到亲金属材料,例如钛、钽等亲生物金属,在人体内,钛能抵抗分泌物的腐蚀且无毒,对任何杀菌方法都适应,因此被广泛用于制医疗器械,制人造髋关节、膝关节、肩关节、胁关节、头盖骨,主动心瓣、骨骼固定夹,当新的肌肉纤维环包在这些“钛骨”上时,这些钛骨就开始维系着人体的正常活动,而比如说,用钽片可以弥补头盖骨的损伤,钽丝可以用来缝合神经和肌腱,钽条可以代替折断了的骨头和关节,钽丝制成的钽纱或钽网,可以用来补偿肌肉组织,在医院里,还会有这样的情况:用钽条代替人体里折断了的骨头之后,经过一段时间,肌肉居然会在钽条上生长起来,就像在真正的骨头上生长一样。在目前的医疗3D打印技术中,钛、钽金属从储存盒上料至3D打印机中,往往采用传统的手动人工上料的方式,此方式不仅费时费力,而且在钛、钽金属上料的过程中,容易出现钛钽金属散落浪费的现象,且如果使用者的操作不当,也极易对钛钽金属造成污染,众所周知,钛钽金属较为稀缺,尤其是钽金属,其价格昂贵,在医疗领域中极为珍贵,若在上述操作过程中造成钽金属的浪费,不仅仅是一种对钽金属材料浪费的可惜,而且将造成极大的使用成本浪费,另一方面,从储藏盒手动添加至3D打印机的钛、钽金属容易出现材料残留储藏盒内部边角区域,而无法完全将其完全取用的现象。因此,我们提出一种新型的钛钽金属3D打印用上料机构。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钛钽金属3D打印用上料机构,以解决现有技术手动对钛金属或钽金属上料时,所可能存在的钛金属或钽金属的污染和散落问题。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钛钽金属3D打印用上料机构,包括壳体、设置在壳体底端用于对钛钽金属进行导向传输的插管、用于调节插管运动的移动组件、防止钛钽金属出现残留现象的振动组件和防止钛钽金属出现随意泄漏的封口组件;所述移动组件包括设置在壳体两侧的第一电磁滑轨、对称设置在两个第一电磁滑轨上的第一电磁滑块、设置在两个第一电磁滑块之间的第二电磁滑轨和设置在第二电磁滑轨上的第二电磁滑块,所述第二电磁滑块的前端和插管相连接;所述壳体的内部至少设置有三个外管体,所述振动组件包括设置在外管体内部顶端的第一电动推杆、设置在第一电动推杆底端的内管体、设置在内管体两侧的滑板,所述振动组件还包括设置在外管体内部两侧与滑板相卡合的凹槽块;所述外管体的底端设置有套管,且套管贯穿壳体并延伸至壳体的外部;所述封口组件包括设置在内管体内侧的第二电动推杆和铰接设置在内管体内侧用于对内管体底部开口进行密封的隔板,所述第二电动推杆的底端和隔板相连接。进一步,所述内管体内部的底端设置有细径管道。进一步,所述套管的内侧环绕设置有密封圈。进一步,所述壳体的外侧设置有电源插孔和控制按钮。进一步,所述电源插孔的输入端通过导线与外接电源进行电性连接,所述电源插孔的输出端通过导线与控制按钮进行电性连接,所述控制按钮的输出端通过导线分别与第一电磁滑轨、第一电磁滑块、第二电磁滑轨、第二电磁滑块、第一电动推杆和第二电动推杆进行电性连接。进一步,所述插管的内部为中空结构。进一步,所述插管的直径小于套管的内径。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1.该钛钽金属3D打印用上料机构,通过插管、第一电磁滑轨、第一电磁滑块、第二电磁滑轨、第二电磁滑块、铰接设置的隔板和第二电动推杆的配合使用,当使用者需对3D打印机进行选择性上料时,可先利用第二电磁滑轨和第二电磁滑块两者之间的电磁滑动力,使得第二电磁滑块带动插管进行水平移动,当插管移动至装有特定钛金属或钽金属的内管体底端时,再停止第二电磁滑块的运动,同时升高第一电磁滑块在第一电磁滑轨上的高度,以便于将插管完全插入套管的内部,随后第二电动推杆伸长,推动隔板将其远离于细径管道的底端开口部位,此时钛金属或钽金属因为其重力做自由落体运动,以便于将所需上料的钛金属或钽金属自动进行加料,从而解决了传统手动对钛金属或钽金属进行上料操作时,所可能存在的钛金属或钽金属的污染和散落问题。2.该钛钽金属3D打印用上料机构,通过第一电动推杆、内管体、滑板和凹槽块的配合使用,当使用者在进行对钛金属或钽金属的上料操作时,可使得第一电动推杆做上下往复的升降运动,此时第一电动推杆则带动内管体一并做上下往复的直线运动,内管体内部所收纳的钛金属或钽金属因为惯性而在内管体的内部持续振动,从而避免出现静止的钛金属或钽金属残留于内管体内部边角的现象,在钛金属或钽金属振动的过程中,可提高钛金属或钽金属的流动性,有利于后续的3D打印工作顺利进行,当钛金属或钽金属的流动性提高时,可减少3D打印零件的孔隙量,从而进一步的提高3D打印零件的致密度,有利于增强3D打印零件的稳定性和耐用性。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剖视图;图2为本技术的主视图;图3为本技术的俯视图;图4为本技术的侧视图;图5为本技术的后视图;图6为本技术的凹槽块局部俯视图;图7为本技术的图1中A的局部放大图。图中:1、移动组件;101、第一电磁滑轨;102、第一电磁滑块;103、第二电磁滑轨;104、第二电磁滑块;2、插管;3、壳体;4、振动组件;401、凹槽块;402、内管体;403、第一电动推杆;404、滑板;5、外管体;6、细径管道;7、密封圈;8、套管;9、封口组件;901、第二电动推杆;902、隔板。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技术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技术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技术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技术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在本技术的上述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一侧”、“另一侧”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技术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钛钽金属3D打印用上料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设置在壳体底端用于对钛钽金属进行导向传输的插管、用于调节插管运动的移动组件、防止钛钽金属出现残留现象的振动组件和防止钛钽金属出现随意泄漏的封口组件;/n所述移动组件包括设置在壳体两侧的第一电磁滑轨、对称设置在两个第一电磁滑轨上的第一电磁滑块、设置在两个第一电磁滑块之间的第二电磁滑轨和设置在第二电磁滑轨上的第二电磁滑块,所述第二电磁滑块的前端和插管相连接;/n所述壳体的内部至少设置有三个外管体,所述振动组件包括设置在外管体内部顶端的第一电动推杆、设置在第一电动推杆底端的内管体、设置在内管体两侧的滑板,所述振动组件还包括设置在外管体内部两侧与滑板相卡合的凹槽块;/n所述外管体的底端设置有套管,且套管贯穿壳体并延伸至壳体的外部;/n所述封口组件包括设置在内管体内侧的第二电动推杆和铰接设置在内管体内侧用于对内管体底部开口进行密封的隔板,所述第二电动推杆的底端和隔板相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钛钽金属3D打印用上料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设置在壳体底端用于对钛钽金属进行导向传输的插管、用于调节插管运动的移动组件、防止钛钽金属出现残留现象的振动组件和防止钛钽金属出现随意泄漏的封口组件;
所述移动组件包括设置在壳体两侧的第一电磁滑轨、对称设置在两个第一电磁滑轨上的第一电磁滑块、设置在两个第一电磁滑块之间的第二电磁滑轨和设置在第二电磁滑轨上的第二电磁滑块,所述第二电磁滑块的前端和插管相连接;
所述壳体的内部至少设置有三个外管体,所述振动组件包括设置在外管体内部顶端的第一电动推杆、设置在第一电动推杆底端的内管体、设置在内管体两侧的滑板,所述振动组件还包括设置在外管体内部两侧与滑板相卡合的凹槽块;
所述外管体的底端设置有套管,且套管贯穿壳体并延伸至壳体的外部;
所述封口组件包括设置在内管体内侧的第二电动推杆和铰接设置在内管体内侧用于对内管体底部开口进行密封的隔板,所述第二电动推杆的底端和隔板相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富友黎川陈军张资雨陈志康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重庆新索医药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重庆;5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