状态评估系统、诊疗系统及其操作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4710243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01 00:18
一种状态评估系统、诊疗系统及其操作方法,其中,利用共振模型将受测者的生理讯号转换至一个定义的特征影像,并利用分类模型依据至少一该特征影像分析出该受测者的状态资讯,以供分析模型依据该受测者的状态资讯输出该受测者的治疗建议,并辅以AR投影装置投影人体的穴道位置至该受测者身上,以方便依据该治疗建议对该受测者进行治疗。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状态评估系统、诊疗系统及其操作方法
本专利技术有关健康评估技术,尤指一种状态评估系统、诊疗系统及其操作方法。
技术介绍
一般家中常见的健康量测仪器有血压计、体重计、体温计等,然而这些健康量测仪器仅提供实际量测到的数据,大多数的使用者并不具备医疗背景相关知识,故也就无法从这些量测到的数据中了解自己的健康状态,因此,若想了解自己身体的健康状态,必须到医疗诊所或医学中心等医学机构进行健康检查,以借由医护人员依据该健康检查的报告来对受健康检查者解说身体的健康状态并给予治疗建议。然而,健康检查及医护人员的诊断皆须花费大量的时间,而无法让使用者接受健康检查的同时,能够即时得知自己的健康状态。因此,如何即时得知自己的健康状态并进行治疗,实已成目前亟欲解决的课题。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状态评估系统、诊疗系统及其操作方法,可依据受测者的状态资讯输出治疗建议。本专利技术的状态评估系统,包括:讯号撷取装置,用于撷取受测者的生理讯号;以及评估装置,包含:共振模型,用于将该生理讯号转换至特征影像;及分类模型,用于依据至少一该特征影像分类出该受测者的状态资讯。本专利技术另提供一种诊疗系统,包括:讯号撷取装置,用于撷取受测者的生理;以及扩增实境设备(AR设备),包含:共振模型,用于将该生理讯号转换至特征影像;分类模型,用于依据至少一该特征影像分类出该受测者的状态资讯;及分析模型,用于依据该受测者的状态资讯输出该受测者的治疗建议。本专利技术复提供一种诊疗系统的操作方法,包括:利用讯号撷取装置撷取受测者的生理讯号;利用共振模型将该生理讯号转换至特征影像;利用分类模型依据至少一该特征影像分类出该受测者的状态资讯;以及利用分析模型依据该受测者的该状态资讯输出该受测者的治疗建议。由上可知,本专利技术通过共振模型可将受测者的生理讯号转换至特征影像,以利用分类模型对至少一该特征影像分析出该受测者的状态资讯以及利用分析模型产生对应该受测者的状态资讯的治疗建议,并辅以AR投影装置投影人体的穴道位置至AR设备的显示器中所显示的该受测者的影像上以及红外光装置的红外光将该受测者的血管显示于体表上,以方便避开血管并依据该治疗建议对该受测者进行治疗。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状态评估系统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状态评估系统中产生特征影像的流程示意图;图3A至图3D为本专利技术的特征影像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的诊疗系统的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的AR设备的示意图;以及图6为本专利技术的诊疗系统的操作方法的步骤流程图。符号说明1讯号撷取装置2影像撷取装置3评估装置4AR设备5治疗装置20-27方框31共振模型32分类模型33分析模型34修正模型35投影装置36红外光装置37显示器100状态评估系统200诊疗系统S1~S6、S11步骤。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借由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熟悉此技艺的人士可由本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专利技术的其他优点及功效。须知,本说明书所附图式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艺的人士的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专利技术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专利技术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专利技术所揭示的
技术实现思路
得能涵盖的范围内。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状态评估系统100的示意图。如图1所示,状态评估系统100包括讯号撷取装置1、影像撷取装置2以及评估装置3,其中,讯号撷取装置1、影像撷取装置2以及评估装置3之间通过有线或无线方式连接并进行资料传输。以下请一并参阅图2。讯号撷取装置1用于对受测者量测,以撷取受测者的生理讯号,其中,该生理讯号包含心跳讯号、呼吸讯号或血氧饱和度(SpO2),该心跳讯号可为心电图(ECG,如图2中方框21所示),该呼吸讯号可为呼吸频率图(如图2中方框20所示),但不以此为限。影像撷取装置2用于撷取受测者的面像影像或舌像影像,然后转换成面像特征影像或舌像特征影像。举例而言,面像特征影像包含脸部各个位置的像素资讯;舌像特征影像包含舌头各个位置的像素资讯。于一实施例中,该生理讯号可随时间变化,例如方框20中呼吸频率图的波长为10秒(撷取受测者的呼吸频率),而方框21中心电图(Electrocardiography)的波长为1秒等(撷取受测者的心跳,QRS波群代表心脏跳动资讯);或者,撷取受测者的动脉脉搏讯号(arterialpulse)。所谓的特征影像是指不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可为一维图像、二维图像或三维图像,但不以此为限。在本实施例中,特征图像以三维图像(如图3A至图3D所示)来作为范例说明,特征图像由心跳讯号与该呼吸讯号耦合为心跳与呼吸的特征影像。评估装置3包含共振模型31及分类模型32,其中,共振模型31用于将该生理讯号转换成特征影像,分类模型32用于依据至少一该特征影像分类出该受测者的状态资讯。以下借由图2说明共振模型31将生理讯号转换至特征影像的步骤顺序。共振模型31包含方框20、21、22、23、24、25、26等步骤。由于受测者的心跳讯号(方框21)及呼吸讯号(方框20)是随时间连续变化的讯号,呼吸讯号(方框20)的原生频率(Protophase)为呼吸原生频率θr,并且随时间以循环方式(cycle)进行震荡。同理,心跳讯号(方框21)的原生频率为心跳原生频率θe,随时间以循环方式进行震荡。进一步,分别将呼吸原生频率θr与心跳原生频率θe(频率空间)转换为以最大震幅为2π(一个完整周期,例如心跳讯号的两个R波之间)且随时间变化作图(时间空间),如方框24上方为呼吸原生频率θr的振幅对时间作图。进一步,分别将呼吸原生频率θr与心跳原生频率θe转换为呼吸讯号的相位以及心跳讯号的相位方框25代表震幅为2π且随时间变化作图,方框25上方为呼吸讯号相位方框25下方为心跳讯号的相位此外,利用公式(1)、(2)将两个震荡系统进行耦合或相互作用,形成如方框26的特征影像,其中,X轴与Y轴分别为呼吸讯号相位以及心跳讯号的相位Z轴为公式(2)两者耦合后的量值。综言之,利用共振模型31将受测者的心跳讯号(方框21)或呼吸讯号(方框20)转换成心跳原生频率(方框23)或呼吸原生频率(方框22),再让两个独立震荡系统进行耦合,成为呼吸与心跳耦合且交互作用的3维特征影像如方框26,以使分类模型32(方框27)能依据受测者的心跳与呼吸耦合的特征影像、以及从影像撷取装置2接收受测者的面像特征影像或舌像特征影像中的至少一特征影像分析出该受测者的状态资讯。于一实施例中,该分类模型32为卷积神经网络(ConvolutionalNeuralNetworks,CNN)或支持向量机(SupportVectorMachine,SVM),分类模型32借由耦合后的3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状态评估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n讯号撷取装置,用于撷取受测者的生理讯号;以及/n评估装置,其包含:/n共振模型,用于将该生理讯号转换至特征影像;及/n分类模型,用于依据至少一该特征影像分类出该受测者的状态资讯。/n

【技术特征摘要】
20191218 TW 108146476;20181221 US 62/783,3001.一种状态评估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讯号撷取装置,用于撷取受测者的生理讯号;以及
评估装置,其包含:
共振模型,用于将该生理讯号转换至特征影像;及
分类模型,用于依据至少一该特征影像分类出该受测者的状态资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状态评估系统,其特征在于,该共振模型用于将该生理讯号依序计算得到原生频率、内部原振荡器相位及耦合函数,并将该耦合函数作为该特征影像。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状态评估系统,其特征在于,该生理讯号包含心跳讯号或呼吸讯号,且该共振模型将该心跳讯号与该呼吸讯号耦合为心跳与呼吸耦合后的特征影像。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状态评估系统,其特征在于,该系统还包括:
影像撷取装置,用于撷取该受测者的面像影像或舌像影像,以进一步转换成面像特征影像或舌像特征影像。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状态评估系统,其特征在于,该分类模型为卷积神经网络或支持向量机。


6.一种诊疗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讯号撷取装置,用于撷取受测者的生理讯号;以及
扩增实境设备,其包含:
共振模型,用于将该生理讯号转换至特征影像;
分类模型,用于依据至少一该特征影像分类出该受测者的状态资讯;及
分析模型,用于依据该受测者的状态资讯输出该受测者的治疗建议。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诊疗系统,其特征在于,该共振模型用于将该生理讯号依序计算得到原生频率、内部原振荡器相位及耦合函数,并将该耦合函数作为该特征影像。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诊疗系统,其特征在于,该生理讯号包含心跳讯号或呼吸讯号,且该共振模型将该心跳讯号与该呼吸讯号耦合为心跳与呼吸耦合后的特征影像。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诊疗系统,其特征在于,该扩增实境设备还包含:
影像撷取装置,用于撷取该受测者的面像影像或舌像影像,以进一步转换成面像特征影像或舌像特征影像。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诊疗系统,其特征在于,该分类模型为卷积神经网络或支持向量机。


11.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诊疗系统,其特征在于,该扩增实境设备还包含:
投影装置,用于将人体的穴道位置投影至该扩增实境设备的显示器中所显示的该受测者的影像上。


12.根据权利要求6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启万李国俊潘荣川王亨杰吕委整许柏安吴昆达
申请(专利权)人:财团法人工业技术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中国台湾;7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