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燃冰开采时甲烷监测传感器的布置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4708627 阅读:4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01 00:0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可燃冰开采时甲烷监测传感器的布置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根据可燃冰开采区域的探测资料,建立可燃冰储层与海水水体的连接关系物理模型;建立可燃冰开采的模拟区域数值模型,根据物理模型和数值模型生成粗化网格单元;分别计算甲烷在储层和水体中的扩散速率;计算甲烷在储层和水体中的渗透量,对粗化网格局部区域进行多级加密处理,获取优化非结构网格单元;输入甲烷监测传感器的敏感范围参数;根据甲烷的扩散速率和渗透量,结合甲烷监测传感器的敏感范围参数,输出甲烷监测传感器布置点位。本发明专利技术所公开的方法基于非结构网络,可适应不同的布井方式,提高监测精度,为环境安全综合监测系统中甲烷泄露监测传感器的布置提供理论指导。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燃冰开采时甲烷监测传感器的布置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可燃冰资源试/开采环境安全综合监测
,特别涉及一种可燃冰开采时甲烷监测传感器的布置方法。
技术介绍
可燃冰是由是由天然气分子和水分子结合在一起,在高压低温环境下形成的固态冰状物质,又称天然气水合物。可燃冰分布范围广泛,资源量大,能量密度高,有希望成为未来满足人类需求的高效清洁能源。但是,在可燃冰试/开采过程中如储层稳定环境遭到破坏,可燃冰就会分解为产生甲烷气体,进而影响海洋生态环境和带来温室效应。因此,在可燃冰开采环境监测领域,对于甲烷气体的有效监测是重中之重。目前,国内外均处于可燃冰试采阶段,可燃冰开采采用多种不同的开采工艺,以降压法最为普遍。可燃冰试/开采布井方式可能存在垂直井、水平井以及垂直井和水平井联合布井。已公开的监测系统和方法仅适用于某种特定布井方式。已公开的可燃冰开采海底甲烷监测系统,通常采用同心圆等距离的方式设置多层监测圈,在监测圈布设甲烷传感器。未来在商业化开采时,针对不同的开采区域会存在不同的布井方案,也存在垂直井和水平井联合布井的方式。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燃冰开采时甲烷监测传感器的布置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nS1、根据可燃冰开采区域的探测资料,建立可燃冰储层与海水水体的连接关系物理模型;/nS2、建立可燃冰开采的模拟区域数值模型,根据物理模型和数值模型生成粗化网格单元;/nS3、分别计算甲烷在储层和水体中的扩散速率;/nS4、计算甲烷在储层和水体中的渗透量,对粗化网格局部区域进行多级加密处理,获取优化非结构网格单元;/nS5、输入甲烷监测传感器的敏感范围参数;/nS6、根据甲烷的扩散速率和渗透量,结合甲烷监测传感器的敏感范围参数,输出甲烷监测传感器布置点位。/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燃冰开采时甲烷监测传感器的布置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S1、根据可燃冰开采区域的探测资料,建立可燃冰储层与海水水体的连接关系物理模型;
S2、建立可燃冰开采的模拟区域数值模型,根据物理模型和数值模型生成粗化网格单元;
S3、分别计算甲烷在储层和水体中的扩散速率;
S4、计算甲烷在储层和水体中的渗透量,对粗化网格局部区域进行多级加密处理,获取优化非结构网格单元;
S5、输入甲烷监测传感器的敏感范围参数;
S6、根据甲烷的扩散速率和渗透量,结合甲烷监测传感器的敏感范围参数,输出甲烷监测传感器布置点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燃冰开采时甲烷监测传感器的布置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1具体如下:
采集选定开采区域海水深度、面积以及含可燃冰的储层所在深度范围,根据上述数据建立可燃冰储层与海水水体的连接关系:
S1-1,获取可燃冰开采的模拟区域:将包含水平井段、垂直井段以及监测井段设置为可燃冰开采的模拟区域;
S1-2,对可燃冰开采的模拟区域建立储层地质模型;
S1-3,建立储层地质模型与水体模型的耦合关系。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燃冰开采时甲烷监测传感...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贺保卫赵奎崔海朋杜鹏马志宇周沫韩兵兵徐以军朱宁贾志刚魏代善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杰瑞工控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