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废水预处理装置
本技术属于工业废水处理
,特别涉及一种废水预处理装置。
技术介绍
众所周知,污水处理被广泛应用于建筑、农业、交通、能源、石化、环保、城市景观、医疗、餐饮等各个领域,也越来越多地走进寻常百姓的日常生活。按污水来源分类,污水处理一般分为生产污水处理和生活污水处理。生产污水包括工业污水、农业污水以及医疗污水等,而生活污水就是日常生活产生的污水,是指各种形式的无机物和有机物的复杂混合物。但是现有的废水处理存在难以解决的以下问题:1)废水的待处理量大,预处理废水需要静置沉淀的时间长,且污泥量不能及时有效的处理,需要增设二沉池进行分流量处理,占地面积大;2)静置沉淀时间越长,沉淀池的污泥量不断增多,污泥处理需要抽离上清液,再进行压缩分离处理,污泥的处理效率低,也就意味着废水的处理量受限制。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不足,提供一种废水预处理装置,废水的静置沉淀和沉淀污泥同步进行处理,废水的预处理量大,污泥的处理效率高。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废水预处理装置,包括沉淀池、上清液池、搅拌机构、止流机构、聚集斗、中通管、卸料机构、加药机构;所述沉淀池底部侧壁设有若干支撑腿,其特征在于沉淀池底部中心设有聚集斗,聚集斗底部设有中通管,中通管上设有卸料机构,沉淀池上部外围设有上清液池,上清液池顶部设有固定架,固定架通过连接板固定连接在上清液池侧壁,固定架中心设有搅拌机构,搅拌机构伸入沉淀池中,搅拌机构一侧设有加药机构,加药机构设置于固定架上,沉淀池内侧壁上设有止流机构,沉淀池上部侧壁上设有废水进水管,上清液池侧壁上设有上清液出水管。/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废水预处理装置,包括沉淀池、上清液池、搅拌机构、止流机构、聚集斗、中通管、卸料机构、加药机构;所述沉淀池底部侧壁设有若干支撑腿,其特征在于沉淀池底部中心设有聚集斗,聚集斗底部设有中通管,中通管上设有卸料机构,沉淀池上部外围设有上清液池,上清液池顶部设有固定架,固定架通过连接板固定连接在上清液池侧壁,固定架中心设有搅拌机构,搅拌机构伸入沉淀池中,搅拌机构一侧设有加药机构,加药机构设置于固定架上,沉淀池内侧壁上设有止流机构,沉淀池上部侧壁上设有废水进水管,上清液池侧壁上设有上清液出水管。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废水预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机构包括电机Ⅰ、固定架、连接板、搅拌轴、轴套、搅拌叶片,电机Ⅰ设置于固定架上,电机Ⅰ轴端设有搅拌轴,搅拌轴外部设有轴套,轴套通过螺钉固定连接在固定架底部,搅拌轴上设有若干搅拌叶片,搅拌叶片通过螺钉固定连接在搅拌轴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废水预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药机构包括加药箱、挡板、连杆、连接轴、旋转支撑座、把手,所述加药箱设置于固定架上,加药箱底部设有挡板,连杆一端连接挡板,连杆另一端连接连接轴,连接轴外部设有旋转支撑座,旋转支撑座搭接在固定架上,连接轴顶端设有把手。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废水预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止流机构包括电机Ⅱ、电机固定座、主动齿轮Ⅰ、从动齿轮Ⅰ、固定座、止流杆、止流板,所述电机固定座设置于沉淀池侧壁,电机Ⅱ轴端设有主动齿轮Ⅰ,主动齿轮Ⅰ啮合从动齿轮Ⅰ,从动齿轮Ⅰ中心设有止流杆,止流杆伸入沉淀池中,止流杆尾部通过固定座活动连接在沉淀池箱体侧壁,止流杆上设有止流板。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废水预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卸料机构包括卸料板、卸料轴、电机Ⅲ、主动齿轮Ⅱ、从动齿轮Ⅱ、固定套,所述中通管侧壁设有一对固定套,固定套上设有锁紧螺钉,中通管内设有卸料板,卸料板外部设有橡胶层;卸料板内设有卸料轴,卸料轴上设有手轮;卸料轴穿过卸料板通过固定套进行定位,卸料轴两端设有从动齿轮Ⅱ,电机Ⅲ轴端设有主动齿轮...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