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制混凝土用的泥水回收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707900 阅读:6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30 23:5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制混凝土用的泥水回收装置,其包括洗砂水槽,洗砂水槽的一侧设置有沉淀池,沉淀池外壁和洗砂水槽外壁连接;沉淀池上形成有溢流口,溢流口位于沉淀池的上方;沉淀池上连通有回收管;回收管的一端位于沉淀池内,回收管的该端靠近沉淀池的顶部设置;回收管的另一端穿过沉淀池并连接有收集箱,且回收管和收集箱之间连接有抽水泵;收集箱上连通有出水管。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在洗砂水槽的一侧设置沉淀池,使得水从洗砂水槽中溢流到沉淀池中进行沉淀,再利用回收管将沉淀池上部的清水抽送到收集箱内进行收集,便于二次利用,提高了水资源的利用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制混凝土用的泥水回收装置
本技术涉及混凝土制备过程中材料回收的
,尤其是涉及一种制混凝土用的泥水回收装置。
技术介绍
在混凝土生产过程中,需要使用到的原材料有石子、砂、水泥、水和其余的添加剂。由于混凝土中使用的砂通常是河砂,而河砂中含有泥土,会导致拌和后的混凝土质量下降。所以在使用砂之前需要对砂进行清洗,从而交底砂中泥的含量,进而减少对混凝土质量的影响。如授权公告号为CN202316095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矿用设备,尤其是一种洗砂机,其包括洗砂斗车、洗砂水槽、电机、减速机,洗砂水槽一侧设置有安装架,该安装架上装有电机、减速机,该洗砂水槽内设置有洗砂斗车,该洗砂斗车的边缘设置有洗砂水槽,该洗砂斗车旋转主轴驱动轮与减速机输出轴驱动轮啮合连接。但是洗砂水槽内的水会由于洗砂后残留大量的泥,这些泥会导致后面清洗的砂的清洗效果不佳。所以在混凝土生产现场进行洗砂时,会对洗砂斗车喷砂水柱,直接对洗砂斗车中的砂进行清洗。清洗后的污水进入到洗砂水槽中进行收集。而洗砂水槽的水如果不进行后期利用的话,其消耗量是非常大的。所以需要提供一种制混凝土用的泥水回收装置,能够对洗砂水槽内的水进行回收利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制混凝土用的泥水回收装置,达到了提高水资源利用率的效果。本技术的上述专利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制混凝土用的泥水回收装置,包括洗砂水槽,所述洗砂水槽的一侧设置有沉淀池,所述沉淀池外壁和洗砂水槽外壁连接;所述沉淀池上形成有溢流口,所述溢流口位于沉淀池的上方;所述沉淀池上连通有回收管;所述回收管的一端位于沉淀池内,所述回收管的该端靠近沉淀池的顶部设置;所述回收管的另一端穿过沉淀池并连接有收集箱,且所述回收管和收集箱之间连接有抽水泵;所述收集箱上连通有出水管。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对砂进行清洗后的水进入到洗砂水槽中,泥的质量大于水,随着水在洗砂水槽内的积累,绝大部分泥会沉积在洗砂水槽的底部。当洗砂水槽内的水的液面到达溢流口时,水从溢流口流出到沉淀池内。经过沉淀池的沉淀后,水在抽水泵的作用下被抽送到收集箱内。当需要使用时,通过出水管进行输出,提高了水的利用率。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沉淀池绕洗砂水槽的一周设置,且所述沉淀池的顶部一周均为溢流口。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得洗砂水槽内的水可以通过洗砂水槽的边缘直接溢出到沉淀池内,从而扩大了溢水的面积。由于水直接从洗砂水槽的边缘溢出,从而提高了水流动时的分散性和均匀性,能够降低水将洗砂水槽底部堆积的泥带出的概率。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沉淀池的底部位于洗砂水槽的底部的下方,且所述收集箱位于洗砂水槽的下方。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扩大了洗砂水槽的高度,从而提高沉淀效果。将收集箱设置在洗砂水槽的下方,能够增加空间利用率,降低了地面的面积占用。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回收管包括抽水管和连接管,所述抽水管和连接管之间通过法兰连接;所述抽水管固定于沉淀池上;所述抽水管的一端位于沉淀池内,且抽水管的该端朝上设置;抽水管的另一端穿过沉淀池设置;所述连接管的一端连接于抽水管上,另一端连接于收集箱上。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便于抽水管和连接管之间的安装和拆卸,使得收集箱和沉淀池之间的连接是可拆的。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抽水管位于沉淀池内部的一端连接有转换管,所述转换管呈弧形设置;且所述转换管远离抽水管的一端的管口朝向沉淀池的底部设置。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得沉淀池中的水自下而上进入到抽水管内,从而避免,从洗砂水槽中溢流到沉淀池内的水直接流动到抽水管内,从而提高进入到抽水管内的水的纯净度。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沉淀池和抽水管之间设置有加固结构,所述加固结构包括固定板和搁置于所述固定板上的隔板;所述隔板上开设有供抽水管穿过的通孔。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提高抽水管在沉淀池内的结构稳定性。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隔板上开设有多个通道。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得从洗砂水槽中溢流的水能够通过通道进入到沉淀池内,避免从洗砂水槽中溢流出来的水对隔板造成过大的冲力。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出水管连接于收集箱的顶部,且所述收集箱内部增设有过滤组件;所述过滤组件包括支撑板和搁置于所述支撑板上的钢丝网,所述钢丝网内填充有石块;所述支撑板上开设有多个孔洞;所述出水管位于支撑板的下方。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石块能够对进入到收集箱内的水进行进一步的过滤,从而降低水中泥的含量,进而提高回收到收集箱内的水的纯净度。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收集箱内壁上固定有搁置板,所述支撑板搁置于所述搁置板上方;且所述搁置板和钢丝网之间夹设有无纺布层。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便于搁置板的安装和拆卸,也便于对收集箱底部进行清理。无纺布层能够对经过石块的水进行进一步的过来,进而提高收集到收集箱内的水的纯净度。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收集箱顶部呈开口设置,且开口位置设置有翻盖;所述翻盖上连通有接头,所述回收管连接于接头上。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便于对收集箱内部进行清理和检修。连接管和回收管之间通过法兰连接,能够便于翻盖的开启和关闭。翻盖可以直接使用市面上常见的密封盖。综上所述,本技术的有益技术效果为:在洗砂水槽的一侧设置沉淀池,使得水从洗砂水槽中溢流到沉淀池中进行沉淀,再利用回收管将沉淀池上部的清水抽送到收集箱内进行收集,便于二次利用,提高了水资源的利用率;将收集箱设置于洗砂水槽的底部,从而提高空间利用率;并且在收集箱内设置过滤组件进一步提高对谁的过滤效果,从而提高收集到收集箱内的水的纯净度。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的竖向剖面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1的A-A剖面图。图4是收集箱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图中,1、洗砂水槽;11、支撑柱;12、排水管;121、第一水阀;13、溢流口;2、沉淀池;21、排污管;211、阀门;22、立柱;3、收集箱;31、翻盖;32、接头;33、搁置板;34、出水管;341、启闭阀;35、抽水泵;4、回收管;41、抽水管;411、转换管;42、连接管;5、加固结构;51、固定板;52、隔板;521、通孔;522、通道;6、过滤组件;61、支撑板;611、孔洞;62、无纺布层;63、钢丝网;64、石块;7、连接柱;71、托板。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参照图1,为本技术公开的一种制混凝土用的泥水回收装置,包括截面呈方形设置的洗砂水槽1,洗砂水槽1安装在洗砂斗车(图中未示出)的下方。洗砂水槽1的底部固定有支撑柱11,使得洗砂水槽1的高度提升。洗砂水槽1的底部还连通有排水管12,排水管12上连接有第一水阀121。洗砂水槽1的周围固定有一圈的沉淀池2,沉淀池2的顶部位于洗砂水槽1的顶部的下方,使得洗砂水槽1的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制混凝土用的泥水回收装置,包括洗砂水槽(1),其特征在于:所述洗砂水槽(1)的一侧设置有沉淀池(2),所述沉淀池(2)外壁和洗砂水槽(1)外壁连接;所述沉淀池(2)上形成有溢流口(13),所述溢流口(13)位于沉淀池(2)的上方;所述沉淀池(2)上连通有回收管(4);所述回收管(4)的一端位于沉淀池(2)内,所述回收管(4)的该端靠近沉淀池(2)的顶部设置;所述回收管(4)的另一端穿过沉淀池(2)并连接有收集箱(3),且所述回收管(4)和收集箱(3)之间连接有抽水泵(35);所述收集箱(3)上连通有出水管(34)。/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制混凝土用的泥水回收装置,包括洗砂水槽(1),其特征在于:所述洗砂水槽(1)的一侧设置有沉淀池(2),所述沉淀池(2)外壁和洗砂水槽(1)外壁连接;所述沉淀池(2)上形成有溢流口(13),所述溢流口(13)位于沉淀池(2)的上方;所述沉淀池(2)上连通有回收管(4);所述回收管(4)的一端位于沉淀池(2)内,所述回收管(4)的该端靠近沉淀池(2)的顶部设置;所述回收管(4)的另一端穿过沉淀池(2)并连接有收集箱(3),且所述回收管(4)和收集箱(3)之间连接有抽水泵(35);所述收集箱(3)上连通有出水管(3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制混凝土用的泥水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沉淀池(2)绕洗砂水槽(1)的一周设置,且所述沉淀池(2)的顶部一周均为溢流口(13)。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制混凝土用的泥水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沉淀池(2)的底部位于洗砂水槽(1)的底部的下方,且所述收集箱(3)位于洗砂水槽(1)的下方。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制混凝土用的泥水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回收管(4)包括抽水管(41)和连接管(42),所述抽水管(41)和连接管(42)之间通过法兰连接;所述抽水管(41)固定于沉淀池(2)上;所述抽水管(41)的一端位于沉淀池(2)内,且抽水管(41)的该端朝上设置;抽水管(41)的另一端穿过沉淀池(2)设置;所述连接管(42)的一端连接于抽水管(41)上,另一端连接于收集箱(3)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制混凝土用的泥水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抽水管(41)位于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臻一吴建平
申请(专利权)人:湖州三中混凝土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