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油水分离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707868 阅读:5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30 23:5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油水分离器,包括:箱体、隔板、集油盒以及隔离盘;箱体包括盖板、底板和侧板;箱体设有油水混合液入口、净水出口、油液出口;油水混合液入口设于箱体一侧靠下部位;净水出口设于箱体另一侧的靠上部位;油液出口经密封管路连接到集油盒内;集油盒的位置高于净水出口的位置;隔板设于箱体内,位于集油盒与净水出口之间,隔板的下端与箱体的底板之间设有供净水流过的净水通道。集油盒与油水混合液入口之间设有隔离盘,隔离盘为下端开口的梯形槽,隔离盘穿设在螺杆上,螺杆固定在箱体内。由此,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油水分离器安装空间灵活、不需要电网的接入、没有耗材,极大节省了使用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油水分离器
本技术涉及油水分离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油水分离器。
技术介绍
机床的使用中,不可避免会产生油水混合液,为了环保,也为了回收油液,需要对油水混合液进行分离,当前行业内普遍使用的油水分离器叫带式油水分离器(皮带式或网带式),使用时将具有较强吸附油脂能力的吸附带侵入到液体内将油液吸附带出,再对吸附带进行挤压实现油水的分离,这类油水分离器的安装位置只能放置于液箱之上,需要占用一定的水箱空间,特别是在液箱比较小的时候,油水分离器会挤占别的部件的空间,造成安装空间紧张,狭小的空间也导致后期维护非常不便。同时此种油水分离器受安装空间及吸附带的限制,单位时间内的除油量也非常有限。在多台机床共用一个液箱的时候,单台油水分离器满足不了生产需求,需要放置多台油水分离器,随之增加空间的占用及固定资产的投入。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在占用更小空间的前提下更好的实现油水分离。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油水分离器,包括:箱体、隔板、集油盒以及隔离盘;所述箱体包括盖板、底板和侧板;所述箱体设有油水混合液入口、净水出口、油液出口;所述油水混合液入口设于所述箱体一侧靠下部位;所述净水出口设于箱体另一侧的靠上部位;所述油液出口经密封管路连接到所述集油盒内;所述集油盒的位置高于所述净水出口的位置;所述隔板设于所述箱体内,位于所述集油盒与所述净水出口之间,所述隔板的下端与所述箱体的底板之间设有供净水流过的净水通道。所述集油盒与所述油水混合液入口之间设有隔离盘,所述隔离盘为下端开口的梯形槽,所述隔离盘穿设在螺杆上,所述螺杆固定在所述箱体内。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技术还可以做如下改进。优选地,所述隔离盘为多个,多个所述隔离盘依次穿设在一个螺杆上组成一套隔离组件,螺杆上相邻的隔离盘之间保持间距d,隔离盘高度为h,d<h。优选地,所述隔离组件为多个,多个所述隔离组件依次设置在所述集油盒与所述油水混合液入口之间。优选地,所述隔板的上端与所述盖板密封连接;所述隔板的侧边与所述侧板密封连接。优选地,相邻所述隔离盘之间设有隔套,用于使相邻隔离盘之间保持一定间隙。优选地,油水混合液入口上方设有隔离板。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如下技术效果:1、此油分机只需要将含油的液体输送至自身的容器内,在自身内部进行油水分离,故安装空间灵活,不必拘泥于液箱上安装。2、此油分机是靠油水的密度不同进行油水分离,对于油分机自身是不需要电网的接入,故此油分机节省了运行成本。3、可以根据油的含量,单独设计大小,能满足不同的需求。4、装配成功后,没有耗材,极大节省了使用成本。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油水分离器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油水分离器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油水分离器隔离盘位置细节示意图;在附图中,各标号所表示的部件名称列表如下:1、箱体2、隔板3、集油盒4、导向板5、螺杆6、隔套7、隔离盘8、净水出口9、油液出口10、油水混合液入口;11、隔离板;12、液面;13、液体流向;d、隔离盘间距;h、隔离盘高度。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技术,并非用于限定本技术的范围。请参照图1-图2所示,其为本技术的油水分离器的结构示意图。一种油水分离器,包括:箱体1、隔板2、集油盒3以及隔离盘7;所述箱体1包括盖板、底板和侧板;所述箱体1设有油水混合液入口、净水出口、油液出口;所述油水混合液入口10位于所述箱体1一侧靠下部位;所述净水出口8设于箱体1另一侧的靠上部位;所述油液出口9经密封管路连接到所述集油盒3内;所述集油盒3的位置高于所述净水出口8位置;所述隔板2设于所述箱体1内,位于所述集油盒3与所述净水出口之间,所述隔板2的下端与所述箱体1的底板之间设有供净水流过的净水通道。所述集油盒3与所述油水混合液入口之间设有隔离盘7,所述隔离盘7为如图所示上窄下宽、下端开口的梯形槽,所述隔离盘7穿设在螺杆5上,所述螺杆5固定在所述箱体1内。通过设定梯形槽斜边的角度,可以有效的减缓混合液的流速,保证了整个液箱上层液面的稳定性,从而有利于油水的静置分层。油水混合液在通过每个梯形的隔离盘的斜面时,在一定的流速下,由于油水的密度不同,此时会加速油水的分离,从而提高分油效率。优选地,所述隔离盘7为多个,多个所述隔离盘7依次穿设在一个螺杆5上组成一套隔离组件,螺杆5上相邻的隔离盘7之间保持隔离盘间距d,隔离盘高度为h,d<h,这样一来,如图3所示,当前端液面12越过隔离盘之前,会从位于液面下方的通道流到下一层空间,如图3中的液体流向13所示,实现了对油水混合液的缓冲及油液分离作用。隔离盘7上下左右之间的间隔距离,可根据油液进入的流量及流速进行调整,使得混合液在此之前能够平缓通过。间距过小,混合液不能全部通过隔离盘,使得混合液在入液口处的有限空间内压力增高,加快了混合液的流速,失去了隔离盘减缓流速的效果,同时会产生气释现象,造成液箱液面的波动,不利于油水静置分离。若是隔离盘间距过大,油液会迅速通过隔离盘,隔离效果失效。优选地,所述隔离组件为多个,多个所述隔离组件依次设置在所述集油盒3与所述油水混合液入口之间。优选地,所述隔板2的上端与所述盖板密封连接;所述隔板2的侧边与所述侧板密封连接。优选地,相邻所述隔离盘7之间设有隔套6,用于使相邻隔离盘7之间保持一定间隙。所述隔离盘7为长条槽型,因此需要至少两个螺杆进行固定,固定同一组隔离盘7的两个螺杆顶端还设有导向板4,用于固定两个螺杆。油水混合液入口上方设有隔离板,防止混合液从入口进入箱体后直接升入顶部,迫使混合液从底部通过隔板缓慢上升。油液从右侧进入箱体后,从右到左,从下到上,经过多级隔离组件的阻挡,降低了流速,又在油和水自身比重的差异下,逐渐分层,实现油上水下,隔板只在下端设有净水通道,故分层后的净水经过隔板与底板之间的净水通道慢慢上升到位于最左侧的净水出口,右侧分层的油和水,上升到集油盒3处时,则位于上层的油经集油盒从油液出口排出,实现油和水的分离。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技术,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油水分离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箱体、隔板、集油盒以及隔离盘;/n所述箱体包括盖板、底板和侧板;所述箱体设有油水混合液入口、净水出口、油液出口;/n所述油水混合液入口设于所述箱体一侧靠下部位;所述净水出口设于箱体另一侧的靠上部位;所述油液出口经密封管路连接到所述集油盒内;所述集油盒的位置高于所述净水出口的位置;/n所述隔板设于所述箱体内,位于所述集油盒与所述净水出口之间,所述隔板的下端与所述箱体的底板之间设有供净水流过的净水通道;/n所述集油盒与所述油水混合液入口之间设有隔离盘,所述隔离盘为下端开口的梯形槽,所述隔离盘穿设在螺杆上,所述螺杆固定在所述箱体内。/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油水分离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箱体、隔板、集油盒以及隔离盘;
所述箱体包括盖板、底板和侧板;所述箱体设有油水混合液入口、净水出口、油液出口;
所述油水混合液入口设于所述箱体一侧靠下部位;所述净水出口设于箱体另一侧的靠上部位;所述油液出口经密封管路连接到所述集油盒内;所述集油盒的位置高于所述净水出口的位置;
所述隔板设于所述箱体内,位于所述集油盒与所述净水出口之间,所述隔板的下端与所述箱体的底板之间设有供净水流过的净水通道;
所述集油盒与所述油水混合液入口之间设有隔离盘,所述隔离盘为下端开口的梯形槽,所述隔离盘穿设在螺杆上,所述螺杆固定在所述箱体内。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博张政华纪艳青刘卫鹏张海娟徐俊彦周庆学王文彦张雪丹刁旭辉
申请(专利权)人:烟台开发区博森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