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综合式健身器材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707317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30 23:53
本申请公开一种综合式健身器材,包括:踏板,其上设有用于将人体脚部分别固定的多个扣锁部;弹性件;托举装置,其一端与设于所述踏板的左侧的弹性件连接,另一端与设于所述踏板的右侧的弹性件连接,健身使用时,所述托举装置可在克服所述弹性件形变弹力后上下移动,所述托举装置上设有用于安装增加承重的配重块的多个安装区域。本申请通过踏板将人脚放置,并通过扣锁部固定,避免运动时双脚位置不规范造成的损伤,弹性件和托举装置能够用于替代杠铃等重物,由于弹性件产生形变后会存在相反的拉力,因此训练时无需过重的负载,也可以达到相同的训练效果,减少了脱力时,由于承受过重的重物,身体无法保持平衡而造成的人身伤害的状况。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综合式健身器材
本申请涉及健身器材
,具体地说,涉及一种综合式健身器材。
技术介绍
现有的深蹲锻炼大多是采用背负杠铃等重物的方式进行训练的,但是这种锻炼方式的弊端在于背负杠铃等重物时,运动一段时间后会存在脱力的现象,在脱力的过程中无法承受杠铃等重物的重量,易造成人身伤害。
技术实现思路
本申请所要解决现有的深蹲锻炼大多是采用背负杠铃等重物的方式进行训练的,但是这种锻炼方式的弊端在于背负杠铃等重物时,运动一段时间后会存在脱力的现象,在脱力的过程中无法承受杠铃等重物的重量,易造成人身伤害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综合式健身器材。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本技术提供一种综合式健身器材,包括:踏板,其上设有用于将人体脚部分别固定的多个扣锁部;弹性件,两个所述弹性件分别设于所述踏板的左侧和右侧;托举装置,其一端与设于所述踏板的左侧的弹性件连接,另一端与设于所述踏板的右侧的弹性件连接,健身使用时,所述托举装置可在克服所述弹性件形变弹力后上下移动,所述托举装置上设有用于安装增加承重的配重块的多个安装区域。所述踏板上设有多个凹槽,所述扣锁部设于所述凹槽的四周,使用时,所述扣锁部将人体脚部扣锁固定于所述凹槽内。所述凹槽内设有能够增大与脚面之间摩擦力的摩擦受力区域。所述多个扣锁部固定于所述凹槽的周侧,所述扣锁部包括:固定头,设于所述踏板的顶面,所述固定头固定于所述凹槽的一侧;固定扣,所述固定扣与所述固定头对称于所述凹槽设置,所述固定扣上设有固定扣固定孔;粘扣带,包括相互粘连扣合的第一粘口、第二粘口、以及设于所述第一粘口之间的第二粘口过渡区域,设有所述第一粘口的一端固定于所述固定头上,另一端穿设于所述固定扣固定孔内且所述过渡区域沿所述固定扣固定孔折弯,以使所述第一粘口与第二粘口粘贴固定。所述弹性件包括:第一固定端,与所述踏板螺纹连接;弹性部件,其一端设有与所述第一固定端固定连接的第一固定部,远离所述第一固定部的一侧设有第二固定部,所述弹性部件受力后产生弹性形变;第二固定端,与所述托举装置螺纹连接,所述第二固定端的底部与所述第二固定部固定。所述托举装置的左右两侧对称设有所述安装区域,所述安装区域外套设有手把,所述托举装置左右两侧分别设有能够与所述第一固定端和所述第二固定端螺纹连接的凹腔。所述安装区域为沿横向设置的螺纹区域,安装所述配重块时,所述安装区域上设有能够安装多个所述配重块的配重块固定座,所述配重块固定座将所述螺纹区域分隔为第一螺纹固定区域和第二螺纹固定区域,所述第二螺纹固定区域上安装有第一限位装置,所述第一螺纹固定区域上安装有第二限位装置,所述第二限位装置与所述第一限位装置配合将多块所述配重块夹紧固定于所述配重块固定座上,所述配重块固定座的直径大于所述第一螺纹固定区域和所述第二螺纹固定区域。所述第一限位装置和所述第二限位装置的周面上均设有多个固定孔,所述第一螺纹固定区域和所述第二螺纹固定区域沿周面分别设有多个定位孔,所述第一限位装置和所述第二限位装置通过与所述固定孔和定位孔螺纹固定的固定装置分别固定于所述第一螺纹固定区域和所述第二螺纹固定区域上。所述托举装置包括支撑杆和设于所述支撑杆左右两侧的两个第一握持杆,所述支撑杆的左右两侧分别设有向下弯折的第一弯折,所述第一握持杆与所述第一弯折之间设有第二折弯,所述第一握持杆与所述支撑杆上下设置,所述支撑杆上套设有由弹性材料制成的缓冲装置,所述安装区域和所述凹腔设于所述第一握持杆上。所述踏板包括左踏板、右踏板和设于所述左踏板与右踏板之间的螺纹连接机构;所述螺纹连接机构上分别设有分别与所述左踏板和所述右踏板螺纹连接的螺纹连接部,所述左踏板和所述右踏板分别设有能够容纳所述螺纹连接部的第一安装区域和第二安装区域,所述左踏板和所述右踏板上设有将所述螺纹连接部固定于所述第一安装区域和第二安装区域内的螺钉部件。与现有技术相比,上述申请有如下优点:基于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实施例通过踏板将人脚放置,使得双脚保持平齐的站位,并通过扣锁部固定,避免运动时双脚位置不规范造成的损伤,弹性件和托举装置能够用于替代杠铃等重物,由于弹性件产生形变后会存在相反的拉力,因此训练时无需过重的负载,也可以达到相同的训练效果,减少了脱力时,由于承受过重的重物,身体无法保持平衡而造成的人身伤害的状况。【附图说明】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申请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申请,并不构成对本申请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图1是本申请一种综合式健身器材的第一种实施方式的立体图。图2是本申请一种综合式健身器材的第一种实施方式的分解图。图3是本申请一种综合式健身器材的第二种实施方式的立体图。图4是本申请一种综合式健身器材的第二种实施方式的分解图。图5是本申请一种综合式健身器材的扣锁部的立体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横向”、“纵向”、“前”、“后”、“左”、“右”、“上”、“下”、“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保护范围的限制。实施方式1:参见图1至3和图5中,本技术所提供一种综合式健身器材,包括:踏板10,其上设有用于将人体脚部分别固定的多个扣锁部110;弹性件20,两个所述弹性件20分别设于所述踏板10的左侧和右侧;托举装置30,其一端与设于所述踏板10的左侧的弹性件20连接,另一端与设于所述踏板10的右侧的弹性件20连接,健身使用时,所述托举装置30可在克服所述弹性件20形变弹力后上下移动,所述托举装置30上设有用于安装增加承重的配重块301的多个安装区域310。本技术实施例通过踏板10将人脚放置,使得双脚保持平齐的站位,并通过扣锁部110固定,避免运动时双脚位置不规范造成的损伤,弹性件20和托举装置30能够用于替代杠铃等重物,由于弹性件20产生形变后会存在相反的拉力,因此训练时无需过重的负载,也可以达到相同的训练效果,减少了脱力时,由于承受过重的重物,身体无法保持平衡而造成的人身伤害的状况。所述踏板10上设有多个凹槽120,所述扣锁部110设于所述凹槽120的四周,使用时,所述扣锁部110将人体脚部扣锁固定于所述凹槽120内。所述凹槽120用于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综合式健身器材,其特征在于,包括:/n踏板(10),其上设有用于将人体脚部分别固定的多个扣锁部(110);/n弹性件(20),两个所述弹性件(20)分别设于所述踏板(10)的左侧和右侧;/n托举装置(30),其一端与设于所述踏板(10)的左侧的弹性件(20)连接,另一端与设于所述踏板(10)的右侧的弹性件(20)连接,健身使用时,所述托举装置(30)可在克服所述弹性件(20)形变弹力后上下移动,所述托举装置(30)上设有用于安装增加承重的配重块(301)的多个安装区域(310)。/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综合式健身器材,其特征在于,包括:
踏板(10),其上设有用于将人体脚部分别固定的多个扣锁部(110);
弹性件(20),两个所述弹性件(20)分别设于所述踏板(10)的左侧和右侧;
托举装置(30),其一端与设于所述踏板(10)的左侧的弹性件(20)连接,另一端与设于所述踏板(10)的右侧的弹性件(20)连接,健身使用时,所述托举装置(30)可在克服所述弹性件(20)形变弹力后上下移动,所述托举装置(30)上设有用于安装增加承重的配重块(301)的多个安装区域(31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综合式健身器材,其特征在于:所述踏板(10)上设有多个凹槽(120),所述扣锁部(110)设于所述凹槽(120)的四周,使用时,所述扣锁部(110)将人体脚部扣锁固定于所述凹槽(120)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综合式健身器材,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120)内设有能够增大与脚面之间摩擦力的摩擦受力区域(121)。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综合式健身器材,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扣锁部(110)固定于所述凹槽(120)的周侧,所述扣锁部(110)包括:
固定头(111),设于所述踏板(10)的顶面(100),所述固定头(111)固定于所述凹槽(120)的一侧;
固定扣(112),所述固定扣(112)与所述固定头(111)对称于所述凹槽(120)设置,所述固定扣(112)上设有固定扣固定孔(1120);
粘扣带(113),包括相互粘连扣合的第一粘口(1131)、第二粘口(1132)、以及设于所述第一粘口(1131)之间的第二粘口(1132)过渡区域(1133),设有所述第一粘口(1131)的一端固定于所述固定头(111)上,另一端穿设于所述固定扣固定孔(1120)内且所述过渡区域(1133)沿所述固定扣固定孔(1120)折弯,以使所述第一粘口(1131)与第二粘口(1132)粘贴固定。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综合式健身器材,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件(20)包括:
第一固定端(210),与所述踏板(10)螺纹连接;
弹性部件(220),其一端设有与所述第一固定端(210)固定连接的第一固定部(221),远离所述第一固定部(221)的一侧设有第二固定部(222),所述弹性部件(220)受力后产生弹性形变;
第二固定端(230),与所述托举装置(30)螺纹连接,所述第二固定端(230)的底部与所述第二固定部(222)固定。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综合式健身器材,其特征在于:所述托举装置(30)的左右两侧对称设有所述安装区域(310),所述安装区域(310)外套设有手把(320),所述托举装置(30)左右两...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分停李云霞李分付梁娜娜
申请(专利权)人:中山火炬职业技术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