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背部矫正运动器及康复运动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628225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24 11:3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胸背部矫正运动器及康复运动器,涉及健身器材技术领域,包括:相互连接的运动器主体和靠板,还包括:承托组件和缓冲组件;由于承托组件支撑人体手臂,使承托组件与人体手臂一同转动,且利用缓冲组件降低承托组件的转动速度,使人体手臂能够在承托组件的承托下缓慢的拉伸复位,缓解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使用胸背部矫正运动器时,用户在手臂拉伸复位过程中因配重作用使用户手臂快速复位,容易损伤肌肉,加重病情的技术问题,实现了用户在使用胸背部矫正运动器,拉伸回复过程中,起到保护缓冲作用的技术效果。

Thoracolumbar orthomotor and rehabilitation moto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胸背部矫正运动器及康复运动器
本技术涉及健身器械
,尤其是涉及一种胸背部矫正运动器及康复运动器。
技术介绍
胸背部矫正运动器能够防止和矫正脊柱弯曲、驼背,配合拉力器可以训练上肢、胸部肌肉力量和耐力,是胸背部康复运动的首选运动器械。现有的胸背部矫正运动器包括支撑人体的背板和拉力器,用户背靠在背板上进行背部矫正,通过拉力器进行运动训练,以锻炼上肢、背部肌肉和胸部肌肉;在使用时,用户可以根据个人情况调整拉力器的阻力大小,大部分是通过调整拉力器的阻力结构或配重块的数量来实现阻力的调整。但是,现有的胸背部矫正运动器在用户手臂拉伸后的复位过程中,由于用户手臂卸力,拉环因配重作用带动用户手臂快速复位,容易损伤到肌肉甚至脊柱,加重病情,但如果减少阻力结构或者配重的数量则起不到对抗效果,锻炼效果大大折扣。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胸背部矫正运动器及康复运动器,以缓解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使用胸背部矫正运动器时,用户在手臂拉伸复位过程中因配重作用使用户手臂快速复位,容易损伤肌肉,加重病情的技术问题。第一方面,本技术提供的一种胸背部矫正运动器,包括:相互连接的运动器主体和靠板,还包括:承托组件和缓冲组件;所述承托组件与所述靠板转动连接,所述承托组件用于支撑人体手臂,人体手臂带动所述承托组件相对于所述靠板转动;所述缓冲组件与所述承托组件连接,所述缓冲组件用于产生降低所述承托组件的转动速度的缓冲力。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缓冲组件具有吸气状态和排气状态;在所述缓冲组件施加缓冲力至所述承托组件时,所述缓冲组件处于吸气状态;在所述承托组件施加作用力至所述缓冲组件时,所述缓冲组件处于排气状态。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缓冲组件包括缸体、活塞杆和阀球;所述缸体与所述运动器主体连接,所述活塞杆的一端伸入到所述缸体内,所述活塞杆的另一端与所述承托组件连接;所述缸体远离所述靠板的一端设置有用于使外部气体进入到所述缸体内的吸气孔,所述阀球可分离地封堵所述吸气孔,所述阀球上设置有用于使所述缸体内气体排出的排气孔。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缓冲组件还包括与所述阀球连接的弹性件;在所述缓冲组件处于吸气状态时,所述活塞杆向伸出所述缸体的方向移动,所述外部气体通过所述吸气孔进入到所述缸体内,所述弹性件在阀球的带动下拉伸;在所述缓冲组件处于排气状态时,所述活塞杆向伸入所述缸体的方向移动,所述缸体内的气体通过所述排气孔排出,所述弹性件处于自然状态。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缸体上设置有固定部;所述固定部与所述缸体连接,所述固定部上设置有气道,所述气道与所述吸气孔连通,所述弹性件安装于所述气道内,且所述弹性件一端与阀球连接,所述弹性件的另一端与气道的内壁连接。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承托组件包括承托板和固定带;所述承托板与所述靠板的侧边连接,所述固定带与所述承托板连接,所述固定带用于将人体手臂固定在所述承托板上。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承托板上设置有转向部;所述转向部与所述活塞杆远离所述缸体的一端连接。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靠板远离所述运动器主体的一侧设置有理疗部。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理疗部包括多个保健石;多个所述保健石均设置于所述靠板上。第二方面,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康复运动器,包括所述胸背部矫正运动器。本技术提供的胸背部矫正运动器,由于承托组件支撑人体手臂,使承托组件与人体手臂一同转动,且利用缓冲组件降低承托组件的转动速度,使人体手臂能够在承托组件的承托下缓慢的拉伸复位,缓解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使用胸背部矫正运动器时,用户在手臂拉伸复位过程中因配重作用使用户手臂快速复位,容易损伤肌肉,加重病情的技术问题,实现了用户在使用胸背部矫正运动器,拉伸回复过程中,起到保护缓冲作用的技术效果。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胸背部矫正运动器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胸背部矫正运动器中的第一视角下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胸背部矫正运动器中的缓冲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胸背部矫正运动器中固定部的结构示意图。图标:100-运动器主体;200-靠板;210-理疗部;300-承托组件;310-承托板;311-转向部;320-固定带;400-缓冲组件;410-缸体;411-吸气孔;420-活塞杆;430-阀球;431-排气孔;440-弹性件;500-固定部。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技术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技术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技术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技术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技术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此外,术语“水平”、“竖直”、“悬垂”等术语并不表示要求部件绝对水平或悬垂,而是可以稍微倾斜。如“水平”仅仅是指其方向相对“竖直”而言更加水平,并不是表示该结构一定要完全水平,而是可以稍微倾斜。在本技术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胸背部矫正运动器,包括:相互连接的运动器主体(100)和靠板(200),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承托组件(300)和缓冲组件(400);/n所述承托组件(300)与所述靠板(200)转动连接,所述承托组件(300)用于支撑人体手臂,人体手臂带动所述承托组件(300)相对于所述靠板(200)转动;/n所述缓冲组件(400)与所述承托组件(300)连接,所述缓冲组件(400)用于产生降低所述承托组件(300)的转动速度的缓冲力。/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胸背部矫正运动器,包括:相互连接的运动器主体(100)和靠板(200),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承托组件(300)和缓冲组件(400);
所述承托组件(300)与所述靠板(200)转动连接,所述承托组件(300)用于支撑人体手臂,人体手臂带动所述承托组件(300)相对于所述靠板(200)转动;
所述缓冲组件(400)与所述承托组件(300)连接,所述缓冲组件(400)用于产生降低所述承托组件(300)的转动速度的缓冲力。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胸背部矫正运动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组件(400)具有吸气状态和排气状态;
在所述缓冲组件(400)施加缓冲力至所述承托组件(300)时,所述缓冲组件(400)处于吸气状态;
在所述承托组件(300)施加作用力至所述缓冲组件(400)时,所述缓冲组件(400)处于排气状态。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胸背部矫正运动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组件(400)包括缸体(410)、活塞杆(420)和阀球(430);
所述缸体(410)与所述运动器主体(100)连接,所述活塞杆(420)的一端伸入到所述缸体(410)内,所述活塞杆(420)的另一端与所述承托组件(300)连接;
所述缸体(410)远离所述靠板(200)的一端设置有用于使外部气体进入到所述缸体(410)内的吸气孔(411),所述阀球(430)可分离地封堵所述吸气孔(411),所述阀球(430)上设置有用于使所述缸体(410)内气体排出的排气孔(431)。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胸背部矫正运动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组件(400)还包括与所述阀球(430)连接的弹性件(440);
在所述缓冲组件(400)处于吸气状态时,所述活塞杆(420)向伸出所述缸体(410)的方向移动,所述外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伟宋慧田伟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积水潭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