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舒跃祖专利>正文

拉力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261691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23 11:52
本申请提供一种拉力器,属于健身器械领域。拉力器包括壳本体、配重机构及放线机构。壳本体内具有容纳腔,其一侧壳壁设握持部,其另一侧壳壁设与容纳腔连通的放线孔。配重机构包括转轴及配重块,转轴可转动地设于容纳腔内,配重块与转轴连接。放线机构包括放线座、涡卷弹性件及拉索,放线座可转动地设于容纳腔内并与转轴传动连接,涡卷弹性件的一端与壳本体的壳壁连接且另一端与放线座连接,拉索可滑动地穿设于放线孔且自由端延伸到壳本体外。拉索缠绕于放线座,用于拉索沿放线孔滑出容纳腔时带动放线座转动,使得拉索滑出放线孔时涡卷弹性件能够发生弹性形变并具有驱动放线座反向转动并带动拉索缩回放线孔的趋势。结构紧凑,便于收纳和携带。

wall pulle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拉力器
本申请涉及健身器械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拉力器。
技术介绍
拉力设备是一种常见的居家健身器材,用于进行肌肉训练、减肥健身。现有技术中的拉力设备,通常包括两个拉环及连接于两个拉环之间的弹性件,尺寸宽大,不便于收纳和携带。
技术实现思路
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拉力器,结构紧凑,便于收纳和携带。本申请的实施例是这样实现的: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拉力器,包括壳本体、配重机构以及放线机构。壳本体内具有容纳腔,壳本体的一侧壳壁设置有握持部,壳本体远离握持部的另一侧壳壁开设有与容纳腔连通的放线孔。配重机构包括转轴及配重块,转轴可转动地设置于容纳腔内,配重块与转轴连接。放线机构包括放线座、涡卷弹性件以及拉索,放线座可转动地设置于容纳腔内并与转轴传动连接,涡卷弹性件的一端与壳本体的壳壁连接且另一端与放线座连接,拉索可滑动地穿设于放线孔,且拉索的自由端延伸到壳本体外部,拉索缠绕于放线座,用于拉索沿放线孔滑出容纳腔时带动放线座转动,使得拉索滑出放线孔时涡卷弹性件能够发生弹性形变并具有驱动放线座反向转动并带动拉索缩回放线孔的趋势。上述技术方案中,拉索缠绕于放线座,且拉索的自由端延伸到壳本体外部,用于在外力作用下使拉索沿放线孔滑出容纳腔时带动放线座转动。连接有配重块的转轴作为配重,放线座与转轴传动连接,用于在向外拉动拉索时通过放线座驱动转轴以带动配重块进行转动,实现拉力锻炼的目的。涡卷弹性件连接于放线座和壳本体的壳壁之间,涡卷弹性件被构造成拉索滑出放线孔时能够发生弹性形变并具有驱动放线座反向转动并带动拉索缩回放线孔的趋势,使得在没有外力作用后拉索能够回收到容纳腔内并缠绕于放线座上。转轴、放线座及拉索等都收纳于壳本体的容纳腔内,结构紧凑,便于收纳和携带。在一些可选的实施方案中,配重机构还包括第一齿轮组件,第一齿轮组件包括第一环形内齿轮、第一中间齿轮及至少一个第一传动齿轮,第一环形内齿轮固定于容纳腔内,第一中间齿轮与转轴固定连接且同轴设置,至少一个第一传动齿轮可转动地连接于放线座,每个第一传动齿轮与第一环形内齿轮的内壁啮合,且每个第一传动齿轮与第一中间齿轮啮合。上述技术方案中,拉索带动放线座转动时,放线座带动第一传动齿轮运动,第一传动齿轮运动时通过与第一环形内齿轮的啮合作用自身转动,第一传动齿轮转动时带动与之啮合的第一中间齿轮转动,第一中间齿轮转动而带动转轴转动。通过第一齿轮组件增大传动比,使得拉动拉索时转轴转动更快,拉力锻炼的效果更佳。在一些可选的实施方案中,配重机构还包括第二齿轮组件,第二齿轮组件设置于放线机构的远离第一齿轮组件的一侧,第二齿轮组件包括第二环形内齿轮、第二中间齿轮及至少一个第二传动齿轮,第二环形内齿轮固定于容纳腔内,第二中间齿轮与转轴固定连接且同轴设置,每个第二传动齿轮与第二环形内齿轮的内壁啮合,且每个第二传动齿轮与第二中间齿轮啮合。上述技术方案中,第二中间齿轮与转轴固定连接且同轴设置,使得转轴转动时带动第二中间齿轮转动,第二中间齿轮转动能够带动与其啮合的第二传动齿轮转动,第二传动齿轮转动时还与第二环形内齿轮啮合并沿第二环形内齿轮的内周壁运动。在放线机构的远离第一齿轮组件的一侧设置第二齿轮组件进行传动配合,使得放线座与转轴的传动更加稳定。在一些可选的实施方案中,配重机构还包括第一封装板和第二封装板,第一封装板和第二封装板均固定于容纳腔内,第一封装板设置于第一齿轮组件的远离放线机构的一侧,第二封装板设置于第二齿轮组件的远离放线机构的一侧,转轴的两端分别可转动地穿设于第一封装板和第二封装板。上述技术方案中,在放线机构的两侧设置第一封装板和第二封装板,将放线机构封装在容纳腔内以防止放线机构被外部条件干扰,有利于放线机构更加稳定地工作。在一些可选的实施方案中,配重机构还包括至少一个连接杆体,第一环形内齿轮和第二环形内齿轮均固定于壳本体的内壁,每个连接杆体依次贯穿第一封装板、第一环形内齿轮、第二环形内齿轮和第二封装板。上述技术方案中,设置连接杆体依次贯穿第一封装板、第一环形内齿轮、第二环形内齿轮和第二封装板,将第一封装板、第一齿轮组件、第二齿轮组件和第二封装板组装成一个整体,结构更稳定。在一些可选的实施方案中,第一封装板的靠近第一齿轮组件的一侧以及第二封装板的靠近第二齿轮组件的一侧均开设有沉孔,沉孔内设置有与转轴配合的轴承。上述技术方案中,第一封装板和第二封装板开设沉孔,通过在沉孔内设置轴承与转轴配合,使得第一封装板和第二封装板均能稳定地与转轴进行转动配合。在一些可选的实施方案中,配重块设置于转轴的端部,配重块与转轴可拆卸连接。上述技术方案中,将转轴可拆卸连接于转轴的端部,便于根据需要对配重块进行更换,使用更方便。在一些可选的实施方案中,转轴包括轴向上相对的第一端和第二端,第一端和第二端沿放线机构对称设置,第一端和第二端均设置有配重块。上述技术方案中,第一端和第二端沿放线机构对称设置,在第一端和第二端均设置配重块,使得配重相对于放线机构平衡,从而使得放线座与转轴的传动更加稳定。在一些可选的实施方案中,配重块贯穿开设有限位连接孔,转轴的端部设置有限位连接杆和固定件,限位连接杆与转轴固定连接,限位连接杆可滑动地套设于限位连接孔内,固定件可拆卸地套设于限位连接杆并抵靠配重块的远离放线机构的一侧,以使限位连接杆能够带动配重块转动。上述技术方案中,在配重块的端部设置限位连接孔,用于套设于转轴端部的限位连接杆。固定件可拆卸地套设于限位连接杆并抵靠配重块的远离放线机构的一侧,用于对配重块进行紧固。能够方便地将配重块与转轴进行安装和拆卸。在一些可选的实施方案中,握持部和放线孔沿容纳腔的径向分布,转轴沿容纳腔的轴向延伸。上述技术方案中,握持部和放线孔沿容纳腔的径向分布,握持部和放线孔沿容纳腔的径向对应设置,使得进行拉力锻炼时施力点和受力点共线,拉动的平衡性好。转轴沿容纳腔的轴向延伸,拉力方向与转轴延伸方向垂直,使得拉力带动转轴转动也更为稳定。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申请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拉力器的爆炸图;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拉力器的剖视图;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拉力器在第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拉力器在第二视角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拉力器在第三视角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拉力器的壳本体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拉力器的配重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拉力器的放线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标:100-拉力器;110-壳本体;111-容纳腔;112-握持部;113-放线孔;120-配重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拉力器,其特征在于,包括:/n壳本体,所述壳本体内具有容纳腔,所述壳本体的一侧壳壁设置有握持部,所述壳本体远离所述握持部的另一侧壳壁开设有与所述容纳腔连通的放线孔;/n配重机构,所述配重机构包括转轴及配重块,所述转轴可转动地设置于所述容纳腔内,所述配重块与所述转轴连接;以及/n放线机构,所述放线机构包括放线座、涡卷弹性件以及拉索,所述放线座可转动地设置于所述容纳腔内并与所述转轴传动连接,所述涡卷弹性件的一端与所述壳本体的壳壁连接且另一端与所述放线座连接,所述拉索可滑动地穿设于所述放线孔,且所述拉索的自由端延伸到所述壳本体外部,所述拉索缠绕于所述放线座,用于所述拉索沿所述放线孔滑出所述容纳腔时带动所述放线座转动,使得所述拉索滑出所述放线孔时所述涡卷弹性件能够发生弹性形变并具有驱动所述放线座反向转动并带动所述拉索缩回所述放线孔的趋势。/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拉力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壳本体,所述壳本体内具有容纳腔,所述壳本体的一侧壳壁设置有握持部,所述壳本体远离所述握持部的另一侧壳壁开设有与所述容纳腔连通的放线孔;
配重机构,所述配重机构包括转轴及配重块,所述转轴可转动地设置于所述容纳腔内,所述配重块与所述转轴连接;以及
放线机构,所述放线机构包括放线座、涡卷弹性件以及拉索,所述放线座可转动地设置于所述容纳腔内并与所述转轴传动连接,所述涡卷弹性件的一端与所述壳本体的壳壁连接且另一端与所述放线座连接,所述拉索可滑动地穿设于所述放线孔,且所述拉索的自由端延伸到所述壳本体外部,所述拉索缠绕于所述放线座,用于所述拉索沿所述放线孔滑出所述容纳腔时带动所述放线座转动,使得所述拉索滑出所述放线孔时所述涡卷弹性件能够发生弹性形变并具有驱动所述放线座反向转动并带动所述拉索缩回所述放线孔的趋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拉力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配重机构还包括第一齿轮组件,所述第一齿轮组件包括第一环形内齿轮、第一中间齿轮及至少一个第一传动齿轮,所述第一环形内齿轮固定于所述容纳腔内,所述第一中间齿轮与所述转轴固定连接且同轴设置,所述至少一个第一传动齿轮可转动地连接于所述放线座,每个所述第一传动齿轮与所述第一环形内齿轮的内壁啮合,且每个所述第一传动齿轮与所述第一中间齿轮啮合。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拉力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配重机构还包括第二齿轮组件,所述第二齿轮组件设置于所述放线机构的远离所述第一齿轮组件的一侧,所述第二齿轮组件包括第二环形内齿轮、第二中间齿轮及至少一个第二传动齿轮,所述第二环形内齿轮固定于所述容纳腔内,所述第二中间齿轮与所述转轴固定连接且同轴设置,每个所述第二传动齿轮与所述第二环形内齿轮的内壁啮合,且每个所述第二传动齿轮与所述第二中间齿轮啮合。


4.根据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舒跃祖
申请(专利权)人:舒跃祖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