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递归多子样大动态惯性导航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4704495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30 23:32
一种递归多子样大动态惯性导航方法,属于航天器自主导航技术领域,包括如下步骤:S1、根据着陆器的陀螺的角度增量和角速度的连续性特征,对着陆器的角速度进行多项式拟合,获得角速度多项式;S2、利用角速度多项式,求解着陆器的旋转矢量;S3、利用着陆器的旋转矢量构造旋转四元数;S4、利用上一个时刻的姿态四元数和S3中所述的旋转四元数,计算得到当前时刻的姿态四元数;利用上一个时刻的惯性速度、上一时刻的姿态四元数、着陆器的陀螺的角度增量,得到当前时刻的惯性速度;利用上一个时刻的惯性位置、上一时刻的惯性速度、当前时刻的惯性速度,得到当前时刻的惯性位置。本发明专利技术方法大幅提高了大动态运动下的惯性导航精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递归多子样大动态惯性导航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递归多子样大动态惯性导航方法,属于航天器自主导航

技术介绍
火星探测任务的进入、降落与着陆段(Entry,Descent,andLanding,简称EDL)是火星探测器近7亿千米旅途的最后6、7分钟,是火星表面探测任务的关键阶段,也是最困难的阶段。EDL技术也是火星表面探测任务的关键技术之一。从火星探测器以2万千米每小时的速度进入火星大气开始,经历大气减速,降落伞拖拽,动力减速等一系列的阶段,最终为了确保安全精确地降落在火星表面。火星进入下降过程的动态极大,特别是伞降段角速度震荡剧烈。而这期间仅能使用IMU进行惯性导航。在进行导航解算时,大动态造成的圆锥误差效应、划桨误差效应以及涡卷效应误差影响严重。现有多子样更新算法在一个导航更新周期内利用多个子样的IMU速度增量和角度增量进行多项式拟合,实现圆锥误差效应、划桨误差效应以及涡卷效应的有效补偿。但是现有多子样更新算法没有考虑相邻导航周期的角速度的连续性,导致其补偿效果有限。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递归多子样大动态惯性导航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根据着陆器的陀螺的角度增量和角速度的连续性特征,对着陆器的角速度进行多项式拟合,获得角速度多项式;S2、利用角速度多项式,求解着陆器的旋转矢量;S3、利用着陆器的旋转矢量构造旋转四元数;S4、利用上一个时刻的姿态四元数和S3中所述的旋转四元数,计算得到当前时刻的姿态四元数;利用上一个时刻的惯性速度、上一时刻的姿态四元数、着陆器的陀螺的角度增量,得到当前时刻的惯性速度;利用上一个时刻的惯性位置、上一时刻的惯性速度、当前时刻的惯性速度,得到当前时刻的惯性位置。本专利技术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递归多子样大动态惯性导航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根据着陆器的陀螺的角度增量和角速度的连续性特征,对着陆器的角速度进行多项式拟合,获得角速度多项式;S2、利用角速度多项式,求解着陆器的旋转矢量;S3、利用着陆器的旋转矢量构造旋转四元数;S4、利用上一个时刻的姿态四元数和S3中所述的旋转四元数,计算得到当前时刻的姿态四元数;利用上一个时刻的惯性速度、上一时刻的姿态四元数、着陆器的陀螺的角度增量,得到当前时刻的惯性速度;利用上一个时刻的惯性位置、上一时刻的惯性速度、当前时刻的惯性速度,得到当前时刻的惯性位置。上述递归多子样大动态惯性导航方法,优选的,S3中,根据欧拉旋转原理,利用着陆器的旋转矢量构造旋转四元数。上述递归多子样大动态惯性导航方法,优选的,角速度多项式为:ω(tm+τ)=am+bmτ+cmτ20≤τ≤ΔT其中式中,ω为惯性角速度投影在IMU本体坐标系下,ΔT=tm+1-tm为导航更新周期,am、bm、cm分别[tm,tm+1]时间区间角速度待拟合的系数,τ为[tm,tm+1]区间的任一时刻;IMU的陀螺在[tm-1,tm]导航周期输出两个角度增量的子样为Δθ1和Δθ2,θ'1和θ'2为[tm-1,tm]导航周期内的陀螺的两个子样;am-1为[tm,tm+1]时间区间的am。上述递归多子样大动态惯性导航方法,优选的,着陆器的旋转矢量为:φm=αm+βm式中,从tm时刻到tm+1时刻的旋转矢量为φm;αm为tm时刻的角增量,βm为圆锥效应补偿项。上述递归多子样大动态惯性导航方法,优选的,当前时刻的姿态四元数为:其中式中,为四元数乘积,qm和qm+1分别为tm和tm+1时刻的惯性系到IMU本体坐标系的姿态四元数;从tm时刻到tm+1时刻的旋转矢量为φm。上述递归多子样大动态惯性导航方法,优选的,当前时刻的惯性速度为:其中式中,vm和vm+1分别为tm,tm+1时刻的惯性速度,为tm时刻IMU本体坐标系到惯性系的姿态转换矩阵,[tm-1,tm]为一导航周期,Δvg为引力加速度引起的速度增量;Δv1和Δv2为[tm,tm+1]区间内IMU加计测得的两个子样的速度增量,IMU的陀螺在[tm-1,tm]导航周期输出两个角度增量的子样为Δθ1和Δθ2,am为[tm,tm+1]时间区间角速度待拟合的系数。上述递归多子样大动态惯性导航方法,优选的,当前时刻的惯性位置为:式中,rm+1为tm+1时刻IMU在惯性系下的相对于中心天体的位置,rm为tm时刻IMU在惯性系下的相对于中心天体的位置,vm和vm+1分别为tm、tm+1时刻的惯性速度;ΔT=tm+1-tm为导航更新周期,[tm-1,tm]为一导航周期。上述递归多子样大动态惯性导航方法,优选的,重复S1~S4,持续获得当前时刻的姿态四元数、当前时刻的惯性速度、当前时刻的惯性位置,完成飞行器的惯性导航。本专利技术相比于现有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1)本专利技术方法计算量小,无数值求解计算;(2)本专利技术方法大幅提高大动态运动下的惯性导航精度;(3)本专利技术方法可以减少IMU采样频率,降低IMU输出负担;(4)本专利技术方法可以增加导航更新周期,减轻导航计算机计算负担。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方法的步骤流程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方法的导航误差与现有技术的导航误差对比。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一种递归多子样大动态惯性导航方法,如图1所示,包括如下步骤:1)根据着陆器的陀螺的角度增量和角速度的连续性特征,对着陆器的角速度进行多项式拟合,获得角速度多项式。考虑[tm,tm+1]区间内的导航更新,对该时间区间内的角速度进行多项式拟合ω(tm+τ)=am+bmτ+cmτ20≤τ≤ΔT(1)其中ω为惯性角速度投影在IMU本体坐标系下,ΔT=tm+1-tm为导航更新周期,am,bm,cm分别[tm,tm+1]区间为待拟合的系数,τ为[tm,tm+1]区间的任一时刻。记IMU的采样周期ΔtI,对于多子样更新算法有ΔT=mΔtI(2)其中m≥1,为子样数量。这里考虑2个子样的情形,则有m=2。从而ΔT=2ΔtI(3)记IMU的陀螺在一个导航周期输出两个角度增量的子样为Δθ1和Δθ2。对式(1)进行积分可以得到:利用式(4)和(1)式可以求得:由角速度的连续性可以得到:ω(tm)=ω(tm-1+ΔT)(6)由式(1)可知,在[tm-1,tm]的区间内,有ω(tm-1+τ)=am-1+bm-1τ+cm-1τ20≤τ≤ΔT(7)其中am-1,bm-1,cm-1为[tm-1,tm]区间为角速度多项式待拟合的系数。因此有:...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递归多子样大动态惯性导航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nS1、根据着陆器的陀螺的角度增量和角速度的连续性特征,对着陆器的角速度进行多项式拟合,获得角速度多项式;/nS2、利用角速度多项式,求解着陆器的旋转矢量;/nS3、利用着陆器的旋转矢量构造旋转四元数;/nS4、利用上一个时刻的姿态四元数和S3中所述的旋转四元数,计算得到当前时刻的姿态四元数;/n利用上一个时刻的惯性速度、上一时刻的姿态四元数、着陆器的陀螺的角度增量,得到当前时刻的惯性速度;/n利用上一个时刻的惯性位置、上一时刻的惯性速度、当前时刻的惯性速度,得到当前时刻的惯性位置。/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递归多子样大动态惯性导航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S1、根据着陆器的陀螺的角度增量和角速度的连续性特征,对着陆器的角速度进行多项式拟合,获得角速度多项式;
S2、利用角速度多项式,求解着陆器的旋转矢量;
S3、利用着陆器的旋转矢量构造旋转四元数;
S4、利用上一个时刻的姿态四元数和S3中所述的旋转四元数,计算得到当前时刻的姿态四元数;
利用上一个时刻的惯性速度、上一时刻的姿态四元数、着陆器的陀螺的角度增量,得到当前时刻的惯性速度;
利用上一个时刻的惯性位置、上一时刻的惯性速度、当前时刻的惯性速度,得到当前时刻的惯性位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递归多子样大动态惯性导航方法,其特征在于,S3中,根据欧拉旋转原理,利用着陆器的旋转矢量构造旋转四元数。


3.根据权利要求1~2之一所述的一种递归多子样大动态惯性导航方法,其特征在于,角速度多项式为:
ω(tm+τ)=am+bmτ+cmτ20≤τ≤ΔT
其中









式中,ω为惯性角速度投影在IMU本体坐标系下,ΔT=tm+1-tm为导航更新周期,am、bm、cm分别[tm,tm+1]时间区间角速度待拟合的系数,τ为[tm,tm+1]区间的任一时刻;IMU的陀螺在[tm-1,tm]导航周期输出两个角度增量的子样为Δθ1和Δθ2,θ'1和θ'2为[tm-1,tm]导航周期内的陀螺的两个子样;am-1为[tm,tm+1]时间区间的am。


4.根据权利要求1~2之一所述的一种递归多子样大动态惯性导航方法,其特征在于,着陆器的旋转矢量为:
φm=αm+βm
式中,从tm时刻到tm+1时刻的旋转矢量为φm;αm为tm时刻的角增量,βm为圆锥效应补偿项。


5.根据权利要求1~2之一所述的一种递归多子样大动态惯性导航方法,其特征在于,当前时刻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茂登黄翔宇郭敏文徐超魏春岭张晓文胡锦昌王晓磊王云鹏刘旺旺张琳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控制工程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