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发射惯性坐标系的传递对准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惯性导航
,特别是一种基于发射惯性坐标系的传递对准方法。
技术介绍
精确打击在现代战争中表现出了巨大的优势,已经成为了信息化战争的主要火力打击样式。空基导弹作为机载武器的重要力量,具有反应灵活、可快速投入战斗等特点,在区域战争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随着战争的发展,对空基导弹的快速性和精确性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空基导弹上一般都装有捷联式惯性导航系统,弹载子捷联惯导的初始化一般采用传递对准完成。传统的传递对准模型一般建立在地理坐标系下,而对于战术导弹系统来说,利用发射惯性系建立导弹在惯性空间的运动方程,便于描述弹体所受到的作用力。因此,其导航、制导与控制系统多采用惯性坐标系。传统的方法是利用地理坐标系传递对准模型进行主、子捷联惯导的传递对准,带来了冗余的坐标系转换的矩阵计算问题和舍入误差问题,不利于空基导弹的快速发射,影响了导弹发射的机动性,所以亟需研究一种基于发射惯性坐标系的传递对准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对准速度快、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发射惯性坐标系的传递对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n步骤1、粗对准阶段,将主惯导解算得到的姿态、速度和位置信息装订给子惯导系统,作为子惯导解算初值;/n步骤2、子惯导解算得到姿态和速度信息,并将主惯导解算得到的姿态和速度信息以固定频率发送给子惯导,与子惯导解算得到的姿态和速度构造观测量;/n步骤3、建立18维状态方程和“速度+姿态”匹配的量测方程;/n步骤4、将状态方程和量测方程进行离散化,利用线性卡尔曼滤波方程进行最优估计,得到最优状态估计量;/n步骤5、用滤波得到的最优状态估计量修正子惯导的姿态、速度和位置信息;/n步骤6、重复步骤2~步骤5,通过卡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发射惯性坐标系的传递对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粗对准阶段,将主惯导解算得到的姿态、速度和位置信息装订给子惯导系统,作为子惯导解算初值;
步骤2、子惯导解算得到姿态和速度信息,并将主惯导解算得到的姿态和速度信息以固定频率发送给子惯导,与子惯导解算得到的姿态和速度构造观测量;
步骤3、建立18维状态方程和“速度+姿态”匹配的量测方程;
步骤4、将状态方程和量测方程进行离散化,利用线性卡尔曼滤波方程进行最优估计,得到最优状态估计量;
步骤5、用滤波得到的最优状态估计量修正子惯导的姿态、速度和位置信息;
步骤6、重复步骤2~步骤5,通过卡尔曼滤波迭代和修正,滤波估计量将逐渐收敛,当失准角估计值收敛至阈值以内时,将修正所得包括姿态的信息重新赋给子惯导,以此作为子惯导系统的初始导航信息,从而完成传递对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发射惯性坐标系的传递对准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所述的粗对准阶段,将主惯导解算得到的姿态、速度和位置信息装订给子惯导系统,作为子惯导解算初值,具体如下:
将主惯导解算得到的发射惯性系下的姿态、位置和速度信息传递给子惯导,子惯导获取信息后进行装订,以此作为子惯导解算初值。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发射惯性坐标系的传递对准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所述的子惯导解算得到姿态和速度信息,并将主惯导解算得到的姿态和速度信息以固定频率发送给子惯导,与子惯导解算得到的姿态和速度构造观测量,具体如下:
定义主惯导弹体坐标系为m系;子惯导弹体坐标系为s系;主惯导导航坐标系为n系;子惯导导航坐标系为n′系;子惯导所模拟的数学平台和主惯导导航系间的误差角为姿态失准角φ,记φ=[φxφyφz]T,φx、φy、φz分别表示俯仰、滚转、航向失准角;导弹与空间平台之间的安装误差角在发射惯性坐标系x,y,z轴方向的分量分别为φax,φay,φaz,记φa=[φaxφayφaz]T;
根据上述定义,本模型适用于安装角和失准角均为小量的传递对准,在5°以内均视为小量;当角度为小量的情况下,角度的余弦值近似为1,正弦值近似为角度值,根据此关系简化矩阵表达式,的表达式如下:
式中,φ×为姿态失准角构成的反对称矩阵;
主惯导导航坐标系n到子惯导导航坐标系n′的坐标转换矩阵为根据坐标转换关系得:
式中,是子惯导捷联矩阵,是主惯导捷联矩阵的转置矩阵,为安装矩阵,且
其中,φa×为安装误差角构成的反对称矩阵,即:
则:
记则:
其中(i,j)表示矩阵中的i行j列,i,j为自然数,上式展开得:
因此取系统观测量为:
Z=[Vxs-VxmVys-VymVzs-VzmC(2,3)C(3,1)C(1,2)]
其中,Vxs、Vys、Vzs分别为主惯导解算出来的速度在发射惯性坐标系x,y,z轴方向的分量,Vxm、Vym、Vzm分别为子惯导解算出来的速度在发射惯性坐标系x,y,z轴方向的分量;C(1,2)、C(2,3)、C(3,1)由计算得到。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发射惯性坐标系的传递对准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所述的建立18维状态方程和“速度+姿态”匹配的量测方程,具体如下:
步骤3.1、选取姿态失准角φ、子惯导相对于主惯导的速度误差δV和位置误差δr、子惯导相对于主惯导的陀螺测量误差ε和加速度计测量误差子惯导相对于主惯导的安装误差作φa为状态矢量,即:
其中:φ=[φxφyφz]T,δV=[δVxδVyδVz]T,δr=[δxδyδz]T,ε=[εxεyεz]T,φa=[φaxφayφaz]T;下标x,y,z分别表示发射惯性坐标系x,y,z轴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帅,李杰,王琮,姚晓涵,张敏,顾涛,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理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