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BIM技术的建筑监测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704363 阅读:6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30 23:31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建筑监测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基于BIM技术的建筑监测装置,包括测绘主架和行走监测仪,行走监测仪的主体为车架,车架的顶部安装有支撑架,支撑架上分别安装有红外射线器和监测摄像器,车架的底部安装有底座,底座上安装有伸缩杆,伸缩杆的底端安装有底支板,底支板的底端再安装有轮架,测绘主架上安装有监测接收架,监测接收架的顶部安装有红外射线感应端,红外射线感应端与红外射线器相匹配,监测接收架上还安装有信号接收架,信号接收架的底端安装有铅锤线,铅锤线的底端安装有配重件,配重件为光敏感应件并且与红外射线感应端呈信号匹配。本申请能够有效建筑监测数据的准确性,避免建筑地段的地形影响。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BIM技术的建筑监测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建筑监测
,具体是一种基于BIM技术的建筑监测装置。
技术介绍
工程监测是为了保障已建、在建或将建的建筑工程的安全,在建设全过程中对于建筑物有关的地基、建筑材料、施工工艺、建筑结构进行实时测试的一项重要工作。其中,对建筑的净高进行检测是工程检测中的一项重要工作,这对后续建筑的质量至关重要,然而现有的检测多为取点检测或不能全方面检测,容易出现漏测问题。中国专利(授权公告号:CN205383990U)公布了一种基于BIM的防撞击净高检测装置,该装置的使用方法为:驱动小车移动,测距仪检测屋顶平整度,GPS定位器定位测距仪的地理位置。测距仪检测的数据和GPS定位器输出的地理位置数据传输至平板电脑中,然后将数据与平板电脑中的BIM模型数据进行对比,根据地理位置定位模型位置后对比屋顶数据,若测距仪检测到屋顶安装管道某处的净高数据小于BIM模型中数据值,则表示该处安装管道后导致净高不足、平板电脑发出警报,反之满足设计要求。中国专利(授权公告号:CN209372034U)公布了一种基于BIM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BIM技术的建筑监测装置,包括测绘主架(3)和行走监测仪(1),所述行走监测仪(1)的主体为车架(11),所述车架(11)的顶部安装有支撑架(12),所述支撑架(12)上分别安装有红外射线器(13)和监测摄像器(14),所述红外射线器(13)和监测摄像器(14)均通过锁合栓(15)固定安装在支撑架(12)上,其特征在于,所述车架(11)的底部安装有底座(16),所述底座(16)上安装有伸缩杆(17),所述伸缩杆(17)的底端安装有底支板(18),所述底支板(18)的底端再安装有轮架(21),所述轮架(21)上安装有若干道内轮(22),所述内轮(22)之间通过履带(23)相连接,所述...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BIM技术的建筑监测装置,包括测绘主架(3)和行走监测仪(1),所述行走监测仪(1)的主体为车架(11),所述车架(11)的顶部安装有支撑架(12),所述支撑架(12)上分别安装有红外射线器(13)和监测摄像器(14),所述红外射线器(13)和监测摄像器(14)均通过锁合栓(15)固定安装在支撑架(12)上,其特征在于,所述车架(11)的底部安装有底座(16),所述底座(16)上安装有伸缩杆(17),所述伸缩杆(17)的底端安装有底支板(18),所述底支板(18)的底端再安装有轮架(21),所述轮架(21)上安装有若干道内轮(22),所述内轮(22)之间通过履带(23)相连接,所述伸缩杆(17)上缠绕有支撑弹簧(19),所述支撑弹簧(19)连接在底座(16)与底支板(18)之间,所述测绘主架(3)上安装有监测接收架(31),所述监测接收架(31)的顶部安装有红外射线感应端(33),所述红外射线感应端(33)与红外射线器(13)相匹配,所述监测接收架(31)上还安装有信号接收架(34),所述信号接收架(34)上安装有接收天线(35),所述信号接收架(34)的底端安装有铅锤线(36),所述铅锤线(36)的底端安装有配重件(37),所述配重件(37)为光敏感应件并且与红外射线感应端(33)呈信号匹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BIM技术的建筑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测绘主架(3)的底部设置有基板(4),所述监测接收架(31)通过转向轴(32)安装在基板(4)上,所述基板(4)上安装有调节架(41),所述调节架(41)的顶部呈活动式安装有调节滑块(44),所述调节滑块(44)外接安装有支撑杆(45),所述支撑杆(45)的顶部杆端与监测接收架(31)安装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BIM技术的建筑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架(41)内置安装有调节螺杆(42),所述调节螺杆(42)上安装有调节螺套(43),所述调节螺套(43)与调节滑块(44)相连接。


4.根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巍
申请(专利权)人:吉林建筑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吉林;2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