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钢结构施工技术领域的一种钢结构施工加工的在线监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根据钢结构需要成型的尺寸建立3D建模模型;步骤二、根据施工流水线上的钢结构与3D建模模型之间的比例,设置建模比例参数;步骤三、通过利用图像检测扫描对加工后的刚结构流水线对钢结构进行检测;步骤四、根据图像扫描检测的尺寸数据信息,自动反馈给模拟建模,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利用预先设定好的钢结构3D模型,并且在对钢结构进行加工的过程中,可以通过检测扫描的方式获取加工后的钢结构的各类尺寸信息,可以有效的防止因人工加工过程中出现的加工尺寸偏差过大,导致建筑物的建造不合理的现象发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钢结构施工加工的在线监测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钢结构施工
,具体为一种钢结构施工加工的在线监测方法。
技术介绍
钢结构在施工之前,需要对钢材进行长度尺寸的裁剪,并且再对钢材在一定长度内对捆扎刚结构进行弯曲加工。但是现有的对捆扎钢结构进行加工的过程中,由于都是通过人工的方式进行弯曲加工,容易导致加工后的捆扎钢结构出现尺寸差异较大,进而导致在捆扎钢结构进行施工使用时,由于尺寸偏差的问题,导致无法很好的其他组合钢结构的连接和固定,进而影响到建筑物建造质量。基于此,本专利技术设计了一种钢结构施工加工的在线监测方法,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钢结构施工加工的在线监测方法,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现有的对捆扎钢结构进行加工的过程中,由于都是通过人工的方式进行弯曲加工,容易导致加工后的捆扎钢结构出现尺寸差异较大,进而导致在捆扎钢结构进行施工使用时,由于尺寸偏差的问题,导致无法很好的其他组合钢结构的连接和固定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钢结构施工加工的在线监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根据钢结构需要成型的尺寸建立3D建模模型;步骤二、根据施工流水线上的钢结构与3D建模模型之间的比例,设置建模比例参数;步骤三、通过利用图像检测扫描对加工后的刚结构流水线对钢结构进行检测;步骤四、根据图像扫描检测的尺寸数据信息,自动反馈给模拟建模;步骤五、通过得到的反馈信息,在检测到的尺寸数据信息和模拟建模的放大比例存在较大差异时,通过语音反馈报警;步骤六、取回流水线上的钢结构,并进行重新加工。优选的,所述3D建模模型和流水线上的钢结构均为弯曲加工成型后的钢结构。优选的,所述尺寸数据信息包括钢结构的长度、宽度和弯曲转角信息。优选的,所述流水线上的钢结构为不断输送的钢结构,且在流水线上检测到误差较大的钢结构尺寸数据信息时,会自动停止钢结构在流水线上的运送。优选的,所述图像检测扫描的扫描内容包括对钢结构的长度范围、宽度范围和弯曲转角范围的最大允许值。优选的,所述语音反馈报警的报警信息包括钢结构的长度、宽度和弯曲角度的数值信息。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通过利用预先设定好的钢结构3D模型,并且在对钢结构进行加工的过程中,可以通过检测扫描的方式获取加工后的钢结构的各类尺寸信息,可以有效的防止因人工加工过程中出现的加工尺寸偏差过大,导致建筑物的建造不合理的现象发生。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整体流程框架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钢结构施工加工的在线监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根据钢结构需要成型的尺寸建立3D建模模型;步骤二、根据施工流水线上的钢结构与3D建模模型之间的比例,设置建模比例参数;步骤三、通过利用图像检测扫描对加工后的刚结构流水线对钢结构进行检测;步骤四、根据图像扫描检测的尺寸数据信息,自动反馈给模拟建模;步骤五、通过得到的反馈信息,在检测到的尺寸数据信息和模拟建模的放大比例存在较大差异时,通过语音反馈报警;步骤六、取回流水线上的钢结构,并进行重新加工。需要说明的是,在通过人工等方式对钢筋结构进行弯曲等,加工成建筑所需要的钢结构后,可以根据加工后的标准钢结构建立3D建模模型,并且在通过人工弯曲钢结构后,可以通过利用图像检测扫描,对钢结构的成型信息进行检测,在钢结构弯曲后适用于建筑的部分通过流水线直接输出,当钢结构不适用于建筑时,即生产出无法满足建筑需求的残次品时,可以通过语音播报的方式告知工作人员需要重新加工的钢结构,提高对钢结构在加工过程中的加工质量,提高建筑质量。更进一步的实施方式为,所述3D建模模型和流水线上的钢结构均为弯曲加工成型后的钢结构;可以根据需要加工的钢结构建立3D建模模型,提高对流水线上钢结构检测的统一性。更进一步的实施方式为,所述尺寸数据信息包括钢结构的长度、宽度和弯曲转角信息;在钢结构加工的过程中,影响钢结构成型质量的主要因素为钢结构的长度、宽度和弯曲转角的尺寸信息。更进一步的实施方式为,所述流水线上的钢结构为不断输送的钢结构,且在流水线上检测到误差较大的钢结构尺寸数据信息时,会自动停止钢结构在流水线上的运送;通过在流水线停止移动后,可以便于工作人员取回存在较大误差的钢结构产品,并进行重新加工处理。更进一步的实施方式为,所述图像检测扫描的扫描内容包括对钢结构的长度范围、宽度范围和弯曲转角范围的最大允许值;通过设置钢结构的长度范围、宽度范围和弯曲转角范围,可以便于保证在进行检测时,钢结构的加工尺寸能够在合理的范围内进行变动。更进一步的实施方式为,所述语音反馈报警的报警信息包括钢结构的长度、宽度和弯曲角度的数值信息;在检测到出现误差的加工后的钢结构时,会自动报警出现尺寸偏差的钢结构的偏差部分的尺寸信息。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专利技术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以上公开的本专利技术优选实施例只是用于帮助阐述本专利技术。优选实施例并没有详尽叙述所有的细节,也不限制该专利技术仅为所述的具体实施方式。显然,根据本说明书的内容,可作很多的修改和变化。本说明书选取并具体描述这些实施例,是为了更好地解释本专利技术的原理和实际应用,从而使所属
技术人员能很好地理解和利用本专利技术。本专利技术仅受权利要求书及其全部范围和等效物的限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钢结构施工加工的在线监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n步骤一、根据钢结构需要成型的尺寸建立3D建模模型;/n步骤二、根据施工流水线上的钢结构与3D建模模型之间的比例,设置建模比例参数;/n步骤三、通过利用图像检测扫描对加工后的刚结构流水线对钢结构进行检测;/n步骤四、根据图像扫描检测的尺寸数据信息,自动反馈给模拟建模;/n步骤五、通过得到的反馈信息,在检测到的尺寸数据信息和模拟建模的放大比例存在较大差异时,通过语音反馈报警;/n步骤六、取回流水线上的钢结构,并进行重新加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钢结构施工加工的在线监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根据钢结构需要成型的尺寸建立3D建模模型;
步骤二、根据施工流水线上的钢结构与3D建模模型之间的比例,设置建模比例参数;
步骤三、通过利用图像检测扫描对加工后的刚结构流水线对钢结构进行检测;
步骤四、根据图像扫描检测的尺寸数据信息,自动反馈给模拟建模;
步骤五、通过得到的反馈信息,在检测到的尺寸数据信息和模拟建模的放大比例存在较大差异时,通过语音反馈报警;
步骤六、取回流水线上的钢结构,并进行重新加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钢结构施工加工的在线监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3D建模模型和流水线上的钢结构均为弯曲加工成型后的钢结构。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于森,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国森时创建设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