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车变速器驻车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702767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30 23:2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汽车变速器驻车机构,通过驻车棘爪凹齿和驻车棘轮凸齿相啮合,实现所述驻车棘轮与所述驻车棘爪之间力的传递。本发明专利技术所述机构的型式A与B,由于采用了压力角为正的渐开线齿形的驻车棘爪与驻车棘轮,它们可以采用现今成熟的齿轮加工工艺,结构工艺性好,成本低,加工效率高,质量容易保证。同时,其驻车锁销上所产生的接触应力要低于采用凸齿驻车棘爪与凹齿驻车棘轮的驻车机构,从而可以提高驻车锁销及驻车棘爪1耐磨性能及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汽车变速器驻车机构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汽车变速器设备
,具体涉及一种用于阻止汽车前进或后退的变速器驻车机构。
技术介绍
目前公布的众多汽车驻车机构专利中,驻车棘爪与驻车棘轮配合均采用“外配合”,即:驻车棘爪作用部位采用凸齿结构,驻车棘轮作用部位采用凹齿结构。如中国专利技术专利CN103711900A、CN104235356A、CN104179968A公布的驻车机构,该驻车机构的驻车棘爪作用位置为凸齿结构,驻车棘轮作用位置为凹齿结构。该类结构的驻车棘爪凸齿与驻车棘轮凸齿之间的摩擦力方向至少有一侧是指向棘轮外侧,从而导致驻车锁销(如图1上的件6)上的接触应力在该侧比较大,另外由于其棘轮的凸齿齿形压力角必须为负而不能采用成熟的压力角为正的渐开线齿形,以至棘轮不能用成熟的齿轮加工工艺(如滚齿、插齿等)进行加工而使生产效率低、成本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提供一种汽车变速器驻车机构,解决上述现有技术问题中的一个或者多个,一种能承受高载荷、结构简单、精度高的汽车变速器驻车机构本体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种汽车变速器驻车机构,通过驻车棘爪凹齿和驻车棘轮凸齿相啮合,实现所述驻车棘轮与所述驻车棘爪之间力的传递。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驻车棘爪与驻车棘轮相啮合的齿为凹齿。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驻车棘爪的凹齿与所述驻车棘轮的凸齿的配合型式为:驻车棘爪凹齿为渐开线内齿形,驻车棘轮凸齿为渐开线外齿形。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驻车棘爪的凹齿与所述驻车棘轮的凸齿的配合型式还可为:驻车棘爪凹齿为直齿内齿形,驻车棘轮凸齿为渐开线外齿形。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驻车棘爪的凹齿与所述驻车棘轮的凸齿的配合型式还可为:驻车棘爪凹齿为直齿内齿形,驻车棘轮凸齿为直齿外齿形。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驻车棘爪的凹齿与所述驻车棘轮的凸齿所采用的压力角为正。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汽车变速器驻车机构,为实现一种新型驻车棘爪1和驻车棘轮2的配合方式:一、通过驻车棘爪1凹齿和驻车棘轮2凸齿相啮合,实现驻车棘爪1与驻车棘轮2之间的力传递。二、所述汽车变速器驻车机构的驻车棘爪1与驻车棘轮2相啮合的齿为凹齿,这与以往采用凸齿驻车棘爪的驻车机构迥然不同。三、所述驻车棘爪1的凹齿与驻车棘轮2的凸齿可以有如下A,B,C三种配合型式的组合。配合型式ABC驻车棘爪1凹齿特征渐开线内齿形直齿内齿形直齿内齿形驻车棘轮2凸齿特征渐开线外齿形渐开线外齿形直齿外齿形四、所述驻车棘爪1的凹齿与驻车棘轮2的凸齿所采用的压力角为正。它不同于以往的采用压力角为负的驻车棘爪凸齿和驻车棘轮凹齿。五、如图1所示,驻车棘爪1配合部位采用区别于以往凸齿的凹齿结构,其凹齿轮廓可以为渐开线齿形也可以为直线齿形;与之相啮合的驻车棘轮2的配合部位采用压力角为正的凸齿,其凸齿轮廓可以为渐开线也可以为直线齿形;驻车棘爪1与驻车棘轮2齿部轮廓的具体匹配方式如上表所示。具体配合型式,如图1:驻车棘爪1为渐开线内齿形,驻车棘轮2为渐开线外齿形;如图7:驻车棘爪1为直齿内齿形,驻车棘轮2为渐开线外齿形;如图10,驻车棘爪1为直齿内齿形,驻车棘轮2为直齿外齿形啮合。本专利技术所述机构的型式A与B,由于采用了压力角为正的渐开线齿形的驻车棘爪1与驻车棘轮2,它们可以采用现今成熟的齿轮加工工艺,结构工艺性好,成本低,加工效率高,质量容易保证。同时,其驻车锁销6上所产生的接触应力要低于采用凸齿驻车棘爪与凹齿驻车棘轮的驻车机构,从而可以提高驻车锁销6及驻车棘爪1耐磨性能及使用寿命。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配合型式A驻车状态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配合型式A驻车状态左视图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配合型式A未驻车状态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的配合型式A驻车棘爪1与驻车棘轮2啮合状态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的渐开线内齿形驻车棘爪1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的渐开线外齿形驻车棘轮2示意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的配合型式B驻车棘爪1与驻车棘轮2配合状态的结构示意图;图8为本专利技术的直线特征驻车棘爪1示意图;图9为本专利技术的直线特征驻车棘轮2示意图;图10为本专利技术的配合型式C驻车棘爪1与驻车棘轮2配合状态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驻车棘爪;2、驻车棘轮;3、驻车锁止杆;4、弹簧;5、限位销;6、驻车锁销;7、回位弹簧;8、驻车锁爪轴。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如图1-2所示,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汽车变速器驻车机构,包括驻车棘爪1、驻车棘轮2、与驻车棘轮2固连的输出轴、驻车锁止杆3、与驻车锁止杆3一端铰接的驻车驱动装置、弹簧4、限位销5、安装限位销的变速器壳体、驻车锁销6、扭转弹簧7、驻车锁爪轴8,安装在变速器壳体上。本专利技术的设计思想在于新设计一种驻车棘爪1与驻车棘轮2配合方式,即:驻车棘爪1采用凹齿,驻车棘轮2采用凸齿,且两件配合型式可有A,B,C三种组合。如图4-10中所示,汽车变速器驻车机构的驻车棘爪与驻车棘轮相啮合的齿为凹齿,这与以往的采用凸齿驻车棘爪的驻车机构迥然不同。驻车棘爪1的凹齿与驻车棘轮2的凸齿所采用的压力角为正。不同于以往的采用压力角为负的驻车棘爪凸齿和驻车棘轮凸齿。如图1所示,驻车棘爪1配合部位采用区别于以往凸齿的凹齿结构,其凹齿轮廓可以为渐开线齿形也可以为直线齿形;与之相啮合的驻车棘轮2的配合部位采用压力角为正的凸齿,其凸齿轮廓可以为渐开线齿形也可以为直线齿形;驻车棘爪1与驻车棘轮2齿部轮廓的具体匹配方式如上表所示。特别地,对于采用压力角为正的渐开线齿形的驻车棘爪1与驻车棘轮2,可以采用现今成熟的齿轮加工工艺,结构工艺性好,成本低,加工效率高,质量容易保证。特别地,对于采用这种新型驻车棘爪1与驻车棘轮2配合方式的驻车机构,其驻车锁销6上所产生的接触应力要低于采用凸齿驻车棘爪与凸齿驻车棘轮的驻车机构,从而可以提高驻车锁销及驻车棘爪的耐磨性能及使用寿命。基于本专利技术的设计思想,本实例中,如图1所示(配合型式A),当驻车驱动装置推动驻车锁止杆3前进至驻车位置时,弹簧4将使驻车锁销6始终保持足够大的力沿着驻车锁止杆3压向限位销5和驻车棘爪1,此时由于限位销5将阻止驻车锁销6向棘轮2径向外侧移动,因而驻车锁销6将只能向驻车棘轮2径向内侧移动,从而驻车锁销6将压住驻车棘爪1,使其绕驻车锁爪轴8转向驻车棘轮2而与其进行啮合。驻车棘轮2固连于与车辆左右传动轴常连接的输出轴上,当车速足够低时,驻车棘爪1的凹齿可以在弹簧4的持续压力下与驻车棘轮2的凸齿实现完全啮合,此时驻车锁销6与限位销5及驻车棘爪1的配合位置处于接触压力角足够小的锁止位置,此时无论驻车棘轮2的扭矩多大也不能使驻车锁销6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汽车变速器驻车机构,其特征在于,通过驻车棘爪(1)凹齿和驻车棘轮(2)凸齿相啮合,实现所述驻车棘轮(2)与所述驻车棘爪(1)之间力的传递。/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汽车变速器驻车机构,其特征在于,通过驻车棘爪(1)凹齿和驻车棘轮(2)凸齿相啮合,实现所述驻车棘轮(2)与所述驻车棘爪(1)之间力的传递。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变速器驻车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驻车棘爪(1)与驻车棘轮(2)相啮合的齿为凹齿。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汽车变速器驻车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驻车棘爪(1)的凹齿与所述驻车棘轮(2)的凸齿的配合型式为:驻车棘爪(1)凹齿为渐开线内齿形,驻车棘轮(2)凸齿为渐开线外齿形。


4.根据权利要求2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范鑫庞金广
申请(专利权)人:浩夫尔动力总成上海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