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玉米纤维与竹纤维混纺纱线及纺纱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700312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30 23:04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玉米纤维与竹纤维混纺纱线及纺纱工艺,所述混纺纱线由玉米纤维与竹纤维通过并条混纺工艺混纺而成,其中玉米纤维的含量为1%~99%,余量为竹纤维。采用玉米纤维和竹纤维预并后再混并的混合方式,有利于成分均匀,同时细纱环锭纺纺纱,提高混纺纱线的可纺性;经过该生产工艺生产的混纺纱,单纱强力高,条干均匀,棉结少,纱疵少。这样的纱线结构可进一步提高织物的舒适性,改善织物手感,提升面料档次。

A kind of corn fiber and bamboo fiber blended yarn and its spinning technolog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玉米纤维与竹纤维混纺纱线及纺纱工艺
本专利技术属于纺织
,具体涉及一种玉米纤维与竹纤维混纺纱线及纺纱工艺。
技术介绍
随着纺织生产格局的不断变化,如何提升纺织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及提升产品价值,是当前国内纺企所面临的重要问题之一;且随着人们消费水平、意识的不断提升,具有舒适、环保、再生、保健等功能性纤维受到市场的青睐。玉米纤维和竹纤维都是市场上比较好的新型纤维,但是由于纺织技术不足导致玉米纤维强力偏低、质感一般,竹纤维的强度也并不理想。如何提高纺织技术,充分利用新型纤维是现代纺织业的重要发展方向。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玉米纤维与竹纤维混纺纱线及纺纱工艺,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玉米纤维与竹纤维混纺纱线,所述混纺纱线由玉米纤维与竹纤维通过并条混纺工艺混纺而成,其中玉米纤维的含量为1%~99%,余量为竹纤维。进一步的,所述混纺纱中玉米纤维的含量为60%,竹纤维的含量为40%,且所述混纺纱为环锭纺纱线。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玉米纤维与竹纤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玉米纤维与竹纤维混纺纱线,其特征在于:所述混纺纱线由玉米纤维与竹纤维通过并条混纺工艺混纺而成,其中玉米纤维的含量为1%~99%,余量为竹纤维。/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玉米纤维与竹纤维混纺纱线,其特征在于:所述混纺纱线由玉米纤维与竹纤维通过并条混纺工艺混纺而成,其中玉米纤维的含量为1%~99%,余量为竹纤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玉米纤维与竹纤维混纺纱线,其特征在于:所述混纺纱中玉米纤维的含量为60%,竹纤维的含量为40%,且所述混纺纱为环锭纺纱线。


3.一种玉米纤维与竹纤维混纺纱线的纺纱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纺纱工艺的细纱工序采用环锭纺纱。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纺纱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纺纱工艺包括:
玉米纤维平衡处理工序:将玉米纤维原料预先在30℃58%储存环境中存放进行平衡处理;
清花工序:玉米纤维原料经抓棉机开松后喂入开棉机,再经过振动棉箱给棉机、单打手成卷机处理后,最终打出正卷;对竹纤维原料,使用抓棉机、混开棉机、多仓混棉机、开棉机、振动棉箱给棉机、单打手成卷机处理;
梳棉工序:利用盖板式梳棉机分别对玉米纤维原料和竹纤维原料进行梳棉处理,得到玉米纤维和竹纤维。
并条工序:对玉米纤维和竹纤维分别进行预并合,确保混纺比均匀稳定,出条速度分别控制在210m/min;
混并工序:将预并后的玉米纤维和竹纤维进行三次混并,控制混并条件,得到混纺半成品;
粗纱工序:设定温度26℃,湿度60%,干定量控制在5.0g/10m,牵伸隔距11×26×34,总牵伸/后牵伸倍数7.0/1.27,钳口5.0mm,捻度/捻系数2.962/69,锭速控制在471r/min,前罗拉转速186r/min;
细纱工序:设置参数玉米纤维/竹纤维60/40定量1.402g/100m,气压0.12MPa,钢领PG14254,钢丝圈EL15/0,牵伸隔距18×64,总牵伸/后牵伸倍数35.6/1.24,钳口用后压力棒+2.5mm普通钳口,锭速控制在11898r/min,前罗拉转速166r/min;
自络工序:设定络筒速度1000r/min。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纺纱工序,其特征在于:在梳棉工序中,玉米纤维、竹纤维分别采用降低盖板速度,增大锡林与盖板隔距,放大刺辊与除尘刀隔距的工艺原则,设置盖板速度为1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红霞马敬宝盛尊波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宏儒纺织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