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辊共轴节牵引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697702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30 22:2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双辊共轴节牵引机构,要解决的是现有单排供料牵引机构存在的问题。本产品包括本体、动力输出模组和传动模组,本体上还安装有顶杆、界轮和轴芯,顶杆与动力输出模组相连并且界轮分别与动力输出模组和传动模组相连,轴芯上安装有锁紧盘并且锁紧盘与第一轴辊相连,第一轴辊与第二轴辊相连,顶杆上安装有销轴和锥套轴,第二轴辊上安装有锥套,螺杆上安装有手母,锥套轴的锥面与锥套的锥面相贴合,第二轴辊与重动齿轮相连并且界轮分别与重动齿轮和齿轮相啮合,齿轮与传动模组相连。本产品设计合理,操作简单,可以实现双排芯片和单排芯片的牵引,可降低多排电子芯片标签生产制造设备的结构难度,简化芯片的走料工艺难度。

A double roller coaxial joint traction mechanis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双辊共轴节牵引机构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子标签生产制造领域,具体是一种双辊共轴节牵引机构。
技术介绍
RFID(射频识别)是RadioFrequencyIdentification的缩写,原理为阅读器与标签之间进行非接触式的数据通信,达到识别目标的目的。RFID电子标签的应用非常广泛,典型应用有动物晶片、汽车晶片防盗器、门禁管制、停车场管制、生产线自动化、物料管理。现有RFID电子标签生产时采用单排供料牵引机构,在来料芯片是单卷单排并且要实现多排芯片转帖生产时,由于上道工序芯片来料误差缺陷等影响,造成生产设备制造时工艺布局复杂,产品精度不理想,生产效率不高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双辊共轴节牵引机构,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双辊共轴节牵引机构,包括本体、动力输出模组和传动模组,动力输出模组和传动模组均安装在本体上并且动力输出模组和传动模组相连,本体上还安装有顶杆、界轮和轴芯,顶杆与动力输出模组的输出端通过弹性件相连并且界轮分别与动力输出模组和传动模组相连,轴芯上安装有锁紧盘并且锁紧盘与第一轴辊相连,第一轴辊与第二轴辊相连,顶杆上安装有销轴和锥套轴并且销轴插入轴芯上,第二轴辊上安装有锥套,轴芯驱动螺杆并且螺杆与顶杆相连,螺杆上安装有手母,锥套轴的锥面与锥套的锥面相贴合,第二轴辊与重动齿轮相连并且界轮分别与重动齿轮和齿轮相啮合,齿轮与传动模组相连,实现单排芯片生产制造工艺的双辊共轴单动力同速牵引的步骤如下:动力输出模组传动轴芯,进而带动装于轴芯15上的锁紧盘,从而带动第一轴辊同轴转动,第二轴辊的同轴转动是转动装配在螺杆上的手母与轴芯上的螺纹共同作用做轴向运动,推动顶杆带动装于顶杆上的销轴和与销轴配合的锥套轴与装配在第二轴辊上的锥套配合,通过锥套轴与锥套的锥面磨擦传动第二轴辊,销轴通过轴芯上的销孔做同轴转动实现第二轴辊与轴芯的同轴转动,此时螺杆与轴芯固定,这时界轮与齿轮脱开,传动模组不参与工作。实现双排芯片生产制造工艺的双辊共轴双动力差速牵引的步骤如下:松开螺杆,弹性件推动顶杆使销轴、锥套轴与锥套脱开不接触,第一轴辊通过双辊共轴单动力同速牵引所述方式由传动模组传动,传动模组、齿轮和界轮带动装配于第二轴辊上的重动齿轮,第二轴辊固定在轴芯上,重而实现第一轴辊和第二轴辊的分别传动达到差速牵引,实现双排芯片的独立误差补偿。作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进一步的方案:螺杆和顶杆之间安装有钢珠,轴芯通过钢珠驱动顶杆,实现驱动。作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进一步的方案:轴芯上设置有销孔,销轴插入销孔中,实现第二轴辊与轴芯同轴转动。作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进一步的方案:销轴采用圆柱销,市场易购得,使用效果好。作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进一步的方案:第二轴辊通过轴承固定在轴芯上,抗冲击性和使用稳定性好。作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进一步的方案:螺杆上还安装有与手母配合使用的锁紧件,可以牢牢固定螺杆和轴芯。作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进一步的方案:弹性件采用压力弹簧,便于安装和更换。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有益效果是:本产品设计合理,操作简单,可以实现双排芯片和单排芯片的牵引,可降低多排电子芯片标签生产制造设备的结构难度,简化芯片的走料工艺难度;本产品使用时,双排芯片材料在牵引工位到下道切断转帖工位的走料长度一致,有利于保证双排芯片材料的张力一致性,从而保证芯片下道的切断转帖精度,产品质量好。附图说明图1为双辊共轴节牵引机构的正视图。图2为双辊共轴节牵引机构的侧视图。图3为双辊共轴节牵引机构的剖视图。其中:1-动力输出模组,2-传动模组,3-本体,5-齿轮,6-界轮,7-顶杆,8-螺杆,9-手母,10-锁紧件,11-销轴,12-弹性件,13-锥套,14-锥套轴,15-轴芯,16-第一轴辊,17-锁紧盘,18-钢珠,19-轴承,20-第二轴辊,21-重动齿轮。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详细地说明。实施例1一种双辊共轴节牵引机构,包括本体3、动力输出模组1和传动模组2,动力输出模组1和传动模组2均安装在本体3上并且动力输出模组1和传动模组2相连,本体3上还安装有顶杆7、界轮6和轴芯15,顶杆7与动力输出模组1的输出端通过弹性件12相连并且界轮6分别与动力输出模组1和传动模组2相连,轴芯15上安装有锁紧盘17并且锁紧盘17与第一轴辊16相连,第一轴辊16与第二轴辊20相连,顶杆7上安装有销轴11和锥套轴14并且销轴11插入轴芯15上,第二轴辊20上安装有锥套13,轴芯15驱动螺杆8并且螺杆8与顶杆7相连,螺杆8上安装有手母9,锥套轴14的锥面与锥套13的锥面相贴合,第二轴辊20与重动齿轮21相连并且界轮6分别与重动齿轮21和齿轮5相啮合,齿轮5与传动模组2相连,实现单排芯片生产制造工艺的双辊共轴单动力同速牵引的步骤如下:动力输出模组1传动轴芯15,进而带动装于轴芯15上的锁紧盘17,从而带动第一轴辊16同轴转动,第二轴辊20的同轴转动是转动装配在螺杆8上的手母9与轴芯15上的螺纹共同作用做轴向运动,推动顶杆7带动装于顶杆7上的销轴11和与销轴11配合的锥套轴14与装配在第二轴辊20上的锥套13配合,通过锥套轴14与锥套13的锥面磨擦传动第二轴辊20,销轴11带动轴芯做同轴转动实现第二轴辊20与轴芯15的同轴转动,此时轴承19不转动,锁紧件10固定螺杆8与轴芯15,这时界轮6与重动齿轮21脱开,传动模组2不参与工作。实现双排芯片生产制造工艺的双辊共轴双动力差速牵引的步骤如下:松开螺杆8,弹性件12推动顶杆7使销轴11、锥套轴14与锥套13脱开不接触,第一轴辊16通过双辊共轴单动力同速牵引所述方式由传动模组2传动,传动模组2、齿轮5和界轮6带动装配于第二轴辊20上的重动齿轮21,第二轴辊20由2个轴承19固定在轴芯15上,重而实现第一轴辊16和第二轴辊20的分别传动达到差速牵引,实现双排芯片的独立误差补偿。为了保证使用效果,螺杆8和顶杆7之间安装有钢珠18,轴芯15通过钢珠18驱动螺杆8,进而实现推动顶杆7。进一步的,轴芯15上设置有销孔,销轴11插入销孔中,实现第二轴辊20与轴芯15同轴转动。进一步的,销轴11采用圆柱销,市场易购得,使用效果好。实施例2一种双辊共轴节牵引机构,包括本体3、动力输出模组1和传动模组2,动力输出模组1和传动模组2均安装在本体3上并且动力输出模组1和传动模组2相连,本体3上还安装有顶杆7、界轮6和轴芯15,顶杆7与动力输出模组1的输出端通过弹性件12相连并且界轮6分别与动力输出模组1和传动模组2相连,轴芯15上安装有锁紧盘17并且锁紧盘17与第一轴辊16相连,第一轴辊16与第二轴辊20相连,顶杆7上安装有销轴11和锥套轴14并且销轴11插入轴芯15上,第二轴辊20上安装有锥套13,轴芯15驱动螺杆8并且螺杆8与顶杆7相连,螺杆8上安装有手母9,锥套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双辊共轴节牵引机构,包括本体(3)、动力输出模组(1)和传动模组(2),动力输出模组(1)和传动模组(2)均安装在本体(3)上并且动力输出模组(1)和传动模组(2)相连,其特征在于,本体(3)上还安装有顶杆(7)、界轮(6)和轴芯(15),顶杆(7)与动力输出模组(1)的输出端通过弹性件(12)相连并且界轮(6)分别与动力输出模组(1)和传动模组(2)相连,轴芯(15)上安装有锁紧盘(17)并且锁紧盘(17)与第一轴辊(16)相连,第一轴辊(16)与第二轴辊(20)相连,顶杆(7)上安装有销轴(11)和锥套轴(14)并且销轴(11)插入轴芯(15)上,第二轴辊(20)上安装有锥套(13),轴芯(15)驱动螺杆(8)并且螺杆(8)与顶杆(7)相连,螺杆(8)上安装有手母(9),锥套轴(14)的锥面与锥套(13)的锥面相贴合,第二轴辊(20)与重动齿轮(21)相连并且界轮(6)分别与重动齿轮(21)和齿轮(5)相啮合,齿轮(5)与传动模组(2)相连。/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辊共轴节牵引机构,包括本体(3)、动力输出模组(1)和传动模组(2),动力输出模组(1)和传动模组(2)均安装在本体(3)上并且动力输出模组(1)和传动模组(2)相连,其特征在于,本体(3)上还安装有顶杆(7)、界轮(6)和轴芯(15),顶杆(7)与动力输出模组(1)的输出端通过弹性件(12)相连并且界轮(6)分别与动力输出模组(1)和传动模组(2)相连,轴芯(15)上安装有锁紧盘(17)并且锁紧盘(17)与第一轴辊(16)相连,第一轴辊(16)与第二轴辊(20)相连,顶杆(7)上安装有销轴(11)和锥套轴(14)并且销轴(11)插入轴芯(15)上,第二轴辊(20)上安装有锥套(13),轴芯(15)驱动螺杆(8)并且螺杆(8)与顶杆(7)相连,螺杆(8)上安装有手母(9),锥套轴(14)的锥面与锥套(13)的锥面相贴合,第二轴辊(20)与重动齿轮(21)相连并且界轮(6)分别与重动齿轮(21)和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吕正君刘月梁俊丽陈国华翟立光
申请(专利权)人:维聚智控科技北京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