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布袋除尘器卸灰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695695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30 21:55
一种布袋除尘器卸灰装置,包括下灰管,所述下灰管与倾斜设置的输灰管的一端连接,所述输灰管的另一端与水池连接,所述水池内设有至少一块隔板,所述水池在远离输灰管的那端设有水循环装置,所述水循环装置的一端与水池连接,其另一端与输灰管连接。利用本卸灰装置,布袋除尘器收集的煤粉可被冲洗水带入水池,这样不但解决了煤粉漂浮水面堵塞下灰口和卸灰口漏风问题,还解决了排灰时的二次扬尘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布袋除尘器卸灰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布袋除尘器,特别是涉及一种布袋除尘器卸灰装置。
技术介绍
火力发电厂及燃煤锅炉房的原煤在破碎、转运等生产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粉尘。为了满足环境卫生要求,通常采用布袋除尘器对破碎和转运点进行除尘。布袋除尘器收集下来的粉尘处理主要有以下几种:1、气力输灰系统,系统主要由仓泵,输送管道和灰库及压缩空气管道组成。该系统投资较大,且系统结构复杂,适用于粉尘收集量较大的除尘器;2、通过螺旋输送机、皮带输送机和/或埋刮板输送机等机械转运至灰库,系统结构复杂,且投资较大;3、利用人工小推车定期卸灰,工人的劳动强度达。前两种方式在灰库卸灰时会造成很大的二次扬尘,需要进一步除尘处理。第三种方式卸灰过程也会出现大量二次扬尘,严重影响环境卫生。准东煤和沙尔湖煤探明储量约3900亿吨,煤块呈片状,极易风化破碎且易自燃。粗破后,颗粒度小于1mm煤粉量高达40%,颗粒度小于0.2mm的高达12%,原煤在破碎转运过程产生大量粉尘通过布袋除尘器收集,收集下来的煤粉堆积密度为394.4kg/m3,粉尘98%的颗粒小于100μm,80%颗粒在75~89μ区间。由于粉尘极细且易自燃,传统的卸灰办法势必造成更大的二次扬尘,污染环境且由于容易自燃难以存储和卸放。因此,急需要一种能避免二次扬尘和自燃的新方法和装备来处理除尘后的卸灰问题。CN205392019U公开了一种适用于矿石破碎系统的布袋除尘器卸灰装置,取消除尘器灰斗的星形卸灰阀,将下灰管直接通入到盛满液体的容器中,灰沉入水中,利用水将灰从溢流口带走的装置,该装置虽然解决了矿石破碎系统除尘器卸灰不顺畅的问题,但不适用于准东煤和沙尔湖煤除尘器卸灰问题,主要原因是:准东煤和沙尔湖煤煤粉极细,堆积密度只有394.4kg/m3,煤粉会漂浮在水面上,进一步堵塞卸灰口,导致灰斗里面的煤粉更加难以卸下来。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种适用于细煤粉转运、卸灰简单且不会造成二次扬尘的布袋除尘器卸灰装置。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布袋除尘器卸灰装置,包括下灰管,所述下灰管与倾斜设置的输灰管的一端连接,所述输灰管的另一端与水池连接,所述水池内设有至少一块隔板,所述水池在远离输灰管的那端设有水循环装置,所述水循环装置的一端与水池连接,其另一端与输灰管连接。进一步,所述水循环装置包括吸水管、污水泵和冲洗管,所述吸水管一端伸入水池中,其另一端与污水泵连接,所述冲洗管一端与污水泵连接,其另一端与输灰管连接。进一步,所述冲洗管上设有止回阀和截止阀。进一步,所述隔板的数量为两块,将所述水池分隔为煤粉混合段、澄清段和清水段,所述冲洗管伸入水池的清水段,所述输灰管伸入水池的混合段。进一步,所述输灰管的水平倾角α≥8°,倾角过小,煤粉容易在输灰管形成粘连堵塞,α≥8°能确保水能将煤粉灰全部顺畅冲入水池。进一步,所述下灰管上设有检修插板阀。该阀门常开,检修时关闭。进一步,所述输灰管上设有检修门。检修门一般处于常闭状态,仅在系统工作异常发生的时候,才打开检修门检查系统。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结构设计合理,运行可靠,通过本卸灰装置使布袋除尘器能够适用于输煤破碎转运系统,卸灰顺畅,通过布袋除尘器收集的煤粉,可以被冲洗水顺畅地带入水池,这样不但解决了煤粉漂浮水面堵塞下灰口和卸灰口漏风问题,还解决了排灰时的二次扬尘问题,冲洗水循环利用,改善相关工作岗位劳动条件及周边环境,同时将岗位操作人员完全解放出来,无需再人工照看除尘器,只需要定期进行清理水池即可,减轻了操作人员的工作负担。另外,因为实时输灰,该种布袋除尘器灰斗也可以大大缩小,节省了除尘器灰斗钢耗和占用空间。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下灰管,2、检修插板阀,3、输灰管,4、冲洗管,5、水池,6、第一隔板,7、第二隔板,8、吸水管,9、污水泵,10、止回阀,11、截止阀,12、检修门,51、煤粉混合段,52、澄清段,53、清水段。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详细说明。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包括下灰管1,所述下灰管1与倾斜设置的输灰管3的一端连接,所述输灰管3的另一端与水池5连接,所述水池5内设有两块隔板,分别为第一隔板6和第二隔板7,所述水池5在远离输灰管3的那端设有水循环装置,所述水循环装置的一端与水池5连接,其另一端与输灰管3连接。所述水循环装置包括吸水管8、污水泵9和冲洗管4,所述吸水管8一端伸入水池5中,其另一端与污水泵9连接,所述冲洗管4一端与污水泵9连接,其另一端与输灰管3连接。布袋除尘器的灰斗通过法兰与下灰管1连接,下灰管上装有检修插板阀2,该阀门常开,检修时关闭。下灰管1插入输灰管3中,输灰管3上装有冲洗水管4和检修门12,输灰管3另外一端接入水池的1/3深度处。检修门12一般常闭,在系统工作异常的时候打开检修门,检查系统。水池5被第一隔板6和第二隔板7分隔成三段,分别是煤粉混合段51,澄清段52,清水段53。吸水管8装在清水段53中,冲洗水管4上装有止回阀10,截止阀11。灰斗收集的煤粉通过下灰管1实时掉落到输灰管3,被冲洗管4输送来的循环冲洗水不断的充入水池并在水池5中逐步沉降,冲洗水逐步变清:通过第一个隔板6、第二隔板7的阻隔溢流,清水流入并聚集在清水段53中,通过污水泵9循环利用。每天只需要通过挖机定期对水池5清理沉降的煤灰即可。整个装置简单,操作方便,并且有效避免二次扬尘。本实施例中,所述输灰管的水平倾角α≥8°。倾角过小,煤粉容易在输灰管形成粘连堵塞,α≥8°能确保水能将煤粉灰全部顺畅冲入水池。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专利技术进行各种修改和变型,倘若这些修改和变型在本专利技术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这些修改和变型也在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说明书中未详细描述的内容为本领域技术人员公知的现有技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布袋除尘器卸灰装置,包括下灰管,其特征在于:所述下灰管与倾斜设置的输灰管的一端连接,所述输灰管的另一端与水池连接,所述水池内设有至少一块隔板,所述水池在远离输灰管的那端设有水循环装置,所述水循环装置的一端与水池连接,其另一端与输灰管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布袋除尘器卸灰装置,包括下灰管,其特征在于:所述下灰管与倾斜设置的输灰管的一端连接,所述输灰管的另一端与水池连接,所述水池内设有至少一块隔板,所述水池在远离输灰管的那端设有水循环装置,所述水循环装置的一端与水池连接,其另一端与输灰管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布袋除尘器卸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循环装置包括吸水管、污水泵和冲洗管,所述吸水管一端伸入水池中,其另一端与污水泵连接,所述冲洗管一端与污水泵连接,其另一端与输灰管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布袋除尘器卸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冲洗管上设有止回阀和截止阀。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布袋除尘器卸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板的数量为两块,将所述水池分隔为煤粉混合段、澄清段和清水段...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资静斌王东杨立唯邵鹏林胡益民王德鹏陈多兵
申请(专利权)人:中蓝长化工程科技有限公司新疆硝石钾肥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南;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