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热构造及防热罐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693475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27 12:20
提供即使在将隔热板应用于罐的侧面的情况下也能够抑制隔热板及其支承构件的破损的防热构造及防热罐。本发明专利技术的一实施方式的防热罐(1)是对表面整体实施有防热构造(2)的防热罐,防热构造(2)配置于在表面配置有支承构件(11)的防热罐(1)的侧面(1s),具备:隔热板(3),在中心部具有固定于支承构件(11)的固定部(31);第一衬垫(4),配置于固定部(31)与防热罐(1)的侧面(1s)之间;及第二衬垫(5),配置于防热罐(1)的侧面与隔热板(3)之间的比第一衬垫(4)靠下方的位置。

Heat proof structure and heat proof tank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防热构造及防热罐
本专利技术涉及防热构造及防热罐,尤其涉及适合于在罐的侧面配置的隔热板的防热构造及具备该防热构造的防热罐。
技术介绍
在贮存液化天然气(LNG)等液化气的液化气罐中,贮存于罐的液化气容易气化,因此需要抑制来自罐表面的热输入。在该防热构造中,例如,如专利文献1所记载那样,已知有将由隔热件构成的多个隔热板铺满罐的表面的板方式。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防热构造在隔热块(隔热板)的中心部形成突出部,仅使该突出部与罐表面抵接,使隔热块的突出部以外的部分从罐表面起形成规定的间隙。根据该专利技术,即使在罐的外板局部地向外方膨胀的情况下,也能够抑制罐的外板与隔热块的过度的接触,能够抑制隔热块、支承构件的破损。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实公平4-40078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课题例如,在对搭载于液化气运输船等的液化气罐的侧面应用了板方式的防热构造的情况下,会向隔热板的支承构件施加隔热板的自重、伴随于运输船的航行的惯性力等载荷。此时,在采用了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防热构造的情况下,存在以下问题:由于在隔热板中仅有形成于中心部的突出部与罐表面抵接,所以容易以突出部与罐表面的接触部为基点产生旋转力矩,会使支承构件的破损增长。本专利技术鉴于该问题点而创造,目的在于提供即使在将隔热板应用于罐的侧面的情况下也能够抑制支承构件的破损的防热构造及防热罐。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根据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防热构造,配置于在表面配置有支承构件的罐的侧面,其特征在于,具备:隔热板,在中心部具有固定于所述支承构件的固定部;第一衬垫,配置于所述固定部与所述罐的侧面之间;及第二衬垫,在所述罐的侧面与所述隔热板之间配置于比所述第一衬垫靠下方的位置。另外,根据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防热罐,对表面整体实施有防热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防热构造是配置于在表面配置有支承构件的罐的侧面的防热构造,具备:隔热板,在中心部具有固定于所述支承构件的固定部;第一衬垫,配置于所述固定部与所述罐的侧面之间;及第二衬垫,在所述罐的侧面与所述隔热板之间配置于比所述第一衬垫靠下方的位置。在所述防热构造及防热罐中,所述第二衬垫的厚度Db可以被设定为所述第一衬垫的厚度Da以下的大小。另外,所述第二衬垫的厚度Db也可以以随着从所述第一衬垫离开而大小变化的方式设定。另外,所述第二衬垫可以以与所述第一衬垫抵接的方式配置,也可以与所述第一衬垫一体地构成。另外,所述第二衬垫还可以配置于从所述第一衬垫分离的位置。另外,所述隔热板可以具有表示向所述罐的侧面配置时的朝向的标记。另外,所述防热罐可以在侧面的内侧具有在水平方向上延伸设置的防挠曲件,所述支承构件可以沿着所述防挠曲件配置。专利技术效果根据上述的本专利技术的防热构造及防热罐,除了将隔热板以从罐的侧面分离的状态支承的第一衬垫之外,还在比第一衬垫靠下方的位置配置位于隔热板与罐之间的第二衬垫,由此,能够在罐的侧面向外方膨胀时利用第二衬垫将隔热板的下部向外方顶出。因此,能够通过第二衬垫而向隔热板的下部施加外力,能够通过该外力而形成相对于在隔热板产生的载荷、旋转力矩的抗力,能够抑制支承构件的破损。附图说明图1是示出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方式的防热罐的图,(A)示出了搭载有防热罐的船舶的剖视图,(B)示出了防热罐的变形例。图2是将图1(A)中的A部放大的防热罐的侧视图。图3是示出本专利技术的第一实施方式的防热构造的图,(A)示出了俯视图,(B)示出了图3(A)中的B-B线剖视图,(C)示出了第二衬垫的第一变形例,(D)示出了第二衬垫的第二变形例。图4是示出图3(A)及图3(B)所示的防热构造的作用的图,(A)示出了比较例,(B)示出了第一实施方式。图5是示出防热构造的变形例的俯视图,(A)示出了第一变形例,(B)示出了第二变形例。图6是示出本专利技术的其他实施方式的防热构造的俯视图,(A)示出了第二实施方式,(B)示出了第三实施方式,(C)示出了第四实施方式,(D)示出了第五实施方式。图7是示出本专利技术的其他实施方式的防热构造的剖视图,(A)示出了第六实施方式,(B)示出了第七实施方式,(C)示出了第八实施方式。具体实施方式以下,使用图1(A)~图7(B)对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在此,图1是示出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方式的防热罐的图,(A)示出了搭载有防热罐的船舶的剖视图,(B)示出了防热罐的变形例。图2是将图1(A)中的A部放大的防热罐的侧视图。图3是示出本专利技术的第一实施方式的防热构造的图,(A)示出了俯视图,(B)示出了图3(A)中的B-B线剖视图,(C)示出了第二衬垫的第一变形例,(D)示出了第二衬垫的第二变形例。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方式的防热罐1是对表面整体实施了防热构造2的防热罐,防热构造2配置于在表面配置有支承构件11的防热罐1的侧面1s,具备:隔热板3,在中心部具有固定于支承构件11的固定部31;第一衬垫4,配置于固定部31与防热罐1的侧面1s(外板15)之间;及第二衬垫5,在防热罐1的侧面1s(外板15)与隔热板3之间配置于比第一衬垫4靠下方处。图1(A)所示的防热罐1是搭载于运输液化天然气(LNG)、液化石油气(LPG)等液化气的船舶6(液化气运输船)的独立罐式的液化气罐。船舶6(液化气运输船)例如具备配置于水上的船身61和能够载置防热罐1的收容部62。船身61例如具有双重船壳构造。收容部62由被船身61包围的空间构成,收容部62的上部由罐罩63气密地覆盖。另外,在收容部62的底部也可以配置有对防热罐1的底部1b进行支承的支承构件64。需要说明的是,防热罐1不限定于搭载于液化气运输船的罐,例如也可以是搭载于将液化天然气(LNG)、液化石油气(LPG)等液化气在水上贮存的浮体贮存设备的罐,还可以是配置于地上的液化气罐。另外,防热罐1具有由形成底部1b、顶部1t及多个侧面1s的外板15构成的大致长方体形状,具备配置于外板15的内侧的横向件12(大骨)、配置于外板15的内侧的多个防挠曲件13(小骨)及将供给或取出液化气的配管等插通的罐顶盖14。需要说明的是,防热罐1不限定于长方体形状,也可以具有球体形状、圆筒形状。另外,在图1(A)所示的防热罐1中,设为形成于底部1b侧的倾斜面也包含于侧面1s。另外,如图1(B)所示,防热罐1也可以在顶部1t侧具有倾斜面。在该情况下,设为形成于顶部1t侧的倾斜面也包含于侧面1s。即,在本实施方式中,侧面1s不是仅意味着铅垂面,而是也包括与铅垂方向倾斜的面。需要说明的是,关于图1(B)所示的防热罐1,为了便于说明,仅将其外形提取而图示,省略了支承构件11、横向件12、防挠曲件13及罐顶盖14的图。供隔热板3配置的支承构件11例如配置于与配置有防挠曲件13的位置对应的外板15的表面。例如如图3(B)所示,支承构件11由焊接于防热罐1的表面的螺柱11a、向螺柱11a插通的垫圈11b及与螺柱11a螺合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防热构造,配置于在表面配置有支承构件的罐的侧面,其特征在于,具备:/n隔热板,在中心部具有固定于所述支承构件的固定部;/n第一衬垫,配置于所述固定部与所述罐的侧面之间;及/n第二衬垫,在所述罐的侧面与所述隔热板之间配置于比所述第一衬垫靠下方的位置。/n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71128 JP 2017-2284071.一种防热构造,配置于在表面配置有支承构件的罐的侧面,其特征在于,具备:
隔热板,在中心部具有固定于所述支承构件的固定部;
第一衬垫,配置于所述固定部与所述罐的侧面之间;及
第二衬垫,在所述罐的侧面与所述隔热板之间配置于比所述第一衬垫靠下方的位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热构造,其中,
所述第二衬垫的厚度Db被设定为所述第一衬垫的厚度Da以下的大小。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防热构造,其中,
所述第二衬垫的厚度Db以随着从所述第一衬垫离开而大小变化的方式设定。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谷部祥一朗清水康仁青木荣治
申请(专利权)人:日联海洋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