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喷淋头
本专利技术涉及向液体混入空气(气泡)而使之成为气泡混入液体或者使液体成为混入了气泡的雾状液滴并喷射气泡混入液体或雾状液滴的喷淋头。
技术介绍
作为向液体混入空气的技术,专利文献1公开了一种喷淋装置。喷淋装置从多个喷嘴部向缩小锥部喷射液体。当从各喷嘴部喷射液体时,空气从空气吸入口导入到缩小锥部。在专利文献1的喷淋装置中,通过使液体及空气与缩小锥部碰撞,从而将气泡混入液体。在先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2-102100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要解决的课题但是,在专利文献1中,由于使液体及空气与缩小锥部碰撞而将气泡混入液体,所以有可能不能将足够的气泡混入液体。本专利技术提供能够将足够的气泡混入液体的喷淋头。本专利技术提供使液体成为混入了气泡的雾状液滴的喷淋头。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1为一种喷淋头,其特征在于,包括喷淋主体、喷水喷嘴及气泡液产生部件而构成,所述喷淋主体具有在一端开口并供液体流入的流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喷淋头,其特征在于,/n包括喷淋主体、喷水喷嘴及气泡液产生部件而构成,所述喷淋主体具有在一端开口并供液体流入的流入路径及在另一端开口并使从所述流入路径流入的所述液体流出的流出路径,/n所述喷水喷嘴安装于所述喷淋主体的另一端,并具有喷水喷嘴板、喷水圆筒部及多个气泡液喷射孔,所述喷水圆筒部由所述喷水喷嘴板阻塞一方的筒端并向所述流出路径侧突出,并形成供从所述流出路径流出的所述液体从另一方的筒端流入的气泡混入空间,所述多个气泡液喷射孔在所述气泡混入空间开口并形成于所述喷水喷嘴板,并从所述气泡混入空间喷射气泡混入液体,/n所述气泡液产生部件将空气混入所述液体而产生气泡混入液体 ...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80720 JP 2018-1368111.一种喷淋头,其特征在于,
包括喷淋主体、喷水喷嘴及气泡液产生部件而构成,所述喷淋主体具有在一端开口并供液体流入的流入路径及在另一端开口并使从所述流入路径流入的所述液体流出的流出路径,
所述喷水喷嘴安装于所述喷淋主体的另一端,并具有喷水喷嘴板、喷水圆筒部及多个气泡液喷射孔,所述喷水圆筒部由所述喷水喷嘴板阻塞一方的筒端并向所述流出路径侧突出,并形成供从所述流出路径流出的所述液体从另一方的筒端流入的气泡混入空间,所述多个气泡液喷射孔在所述气泡混入空间开口并形成于所述喷水喷嘴板,并从所述气泡混入空间喷射气泡混入液体,
所述气泡液产生部件将空气混入所述液体而产生气泡混入液体,
所述气泡液产生部件具备:
整流块,所述整流块配置在所述喷水圆筒部的所述气泡混入空间内;以及
多个空气导入路径,所述多个空气导入路径形成于所述喷水喷嘴并使空气流入所述气泡混入空间内,
所述整流块具备:
整流喷嘴圆板,所述整流喷嘴圆板与所述喷水喷嘴板隔开间隔地配置在所述气泡混入空间内,阻塞另一方的筒端并固定于所述喷水圆筒部;
多个整流块板,所述多个整流块板形成于所述整流喷嘴圆板并配置在所述喷水喷嘴板及所述整流喷嘴圆板之间的所述气泡混入空间内;以及
多个液体节流孔,所述多个液体节流孔形成于各所述整流块板之间的所述整流喷嘴圆板,并向所述气泡混入空间内喷射从所述流出路径流出的所述液体,
各所述液体节流孔使孔中心线与所述喷水圆筒部的筒中心线平行地配置,并贯通所述整流喷嘴圆板,
所述整流块板从所述整流喷嘴圆板向所述喷水喷嘴突出,并与所述喷水喷嘴板隔开混入间隙地配置,
所述整流块板从所述整流喷嘴圆板的板中心线向所述喷水圆筒部延伸,
所述整流块板在向所述喷水喷嘴突出的突出端侧使从所述液体节流孔喷射的液体成为紊流并流出到所述混入间隙,
各所述空气导入路径在所述喷水喷嘴开口,
各所述空气导入路径在各所述整流块板的突出端及所述整流喷嘴圆板之间,从与所述喷水圆筒部的筒中心线正交的方向贯通所述喷水圆筒部并在所述气泡混入空间内开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喷淋头,其特征在于,
各所述整流块板在所述整流喷嘴圆板的周向上隔开等间隔地配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喷淋头,其特征在于,
所述整流块具备4个所述整流块板,
4个各所述整流块板在所述整流喷嘴圆板的周向上隔开等间隔地配置。
4.根据权利要求1至权利要求3中任一项所述的喷淋头,其特征在于,
各所述整流块板形成为矩形,并具有:
矩形的各整流板平面,所述矩形的各整流板平面在所述整流喷嘴圆板的周向上隔开板厚并平行;以及
流动倾斜面,所述流动倾斜面从各所述整流块板的所述突出端向一方的所述整流板平面及所述整流喷嘴圆板延伸并倾斜。
5.根据权利要求1至权利要求4中任一项所述的喷淋头,其特征在于,
各所述液体节流孔以所述整流喷嘴圆板的板中心线为中心,在圆半径不同的多个圆上以等间隔配置多个。
6.根据权利要求1至权利要求5中任一项所述的喷淋头,其特征在于,
各所述空气导入路径在所述喷水圆筒部的周向上隔开等间隔地配置。
7.根据权利要求1至权利要求6中任一项所述的喷淋头,其特征在于,
各所述空气导入路径与所述整流喷嘴圆板相邻并在所述气泡混入空间内开口。
8.根据权利要求1至权利要求7中任一项所述的喷淋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喷淋头具备:
流路切换部件,所述流路切换部件配置在所述气泡液产生部件及所述流出路径之间且所述喷淋主体的所述流出路径内;以及
雾产生部件,所述雾产生部件配置在各所述气泡液喷射孔的外侧的所述喷水喷嘴板,并使通过所述流路切换部件流入的所述液体成为雾状液滴,
所述雾产生部件具备:
多个雾节流孔,所述多个雾节流孔贯通各所述气泡液喷射孔的外侧的所述喷水喷嘴板,并在所述喷水喷嘴板及所述流路切换部件之间开口;以及
多个雾引导件,所述多个雾引导件形成为圆锥涡旋状,并具有同一涡旋状的多个涡旋面,
各所述雾节流孔形成为从所述流出路径侧缩径并贯通所述喷水喷嘴板的圆锥孔,
各所述涡旋面与所述雾引导件的圆锥侧面交叉并配置在圆锥底平面及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水上康洋,平江真辉,奥村隆宏,田中秀武,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科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