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机绕组和电机定子
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涉及电机
,尤其涉及一种电机绕组和电机定子。
技术介绍
定子绕组包括多个发卡线圈,将多个发卡线圈按照一定的排布方式,穿进定子铁芯的槽内,形成所需的单相电机或多相电机的绕组。现有技术中使用的发卡线圈的种类较多,排布方式复杂,需要使用大量的汇流条和汇流排以连接各相绕组的支路及中性点,制作工艺复杂,生产成本高,加工效率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电机绕组和电机定子,通过绕组结构在磁路上采用了完全对称结构,消除了由于非对称结构产生的环路电流;取消了各相间汇流排,实现了各相间内直接连接,实现了各相绕组的支路和中性点设置于任一槽任一层,降低了制作工艺复杂程度,降低了生产成本,降低了材料成本,提高了加工效率。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机绕组,包括三相分段式线圈;每相所述分段式线圈包括N个第一分段式线圈单元和M个第二分段式线圈单元,其中,N≥2,M≥4,N和M均为整数;任一所述第一分段式线圈单元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槽外端部、第一槽内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机绕组,其特征在于,包括:/n三相分段式线圈;/n每相所述分段式线圈包括N个第一分段式线圈单元和M个第二分段式线圈单元,其中,N≥2,M≥4,N和M均为整数;/n任一所述第一分段式线圈单元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槽外端部、第一槽内部分、第一槽外转弯部、第二槽内部分和第二槽外端部,所述第一槽内部分和所述第二槽内部分位于不同的槽内;/n任一所述第二分段式线圈单元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三槽外端部、第三槽内部分、第二槽外转弯部、第四槽内部分和第四槽外端部,所述第三槽内部分和所述第四槽内部分位于不同的槽内;/n其中,第一分段式线圈单元的槽节距为第一节距,其中,所述第一节距为以下之一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机绕组,其特征在于,包括:
三相分段式线圈;
每相所述分段式线圈包括N个第一分段式线圈单元和M个第二分段式线圈单元,其中,N≥2,M≥4,N和M均为整数;
任一所述第一分段式线圈单元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槽外端部、第一槽内部分、第一槽外转弯部、第二槽内部分和第二槽外端部,所述第一槽内部分和所述第二槽内部分位于不同的槽内;
任一所述第二分段式线圈单元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三槽外端部、第三槽内部分、第二槽外转弯部、第四槽内部分和第四槽外端部,所述第三槽内部分和所述第四槽内部分位于不同的槽内;
其中,第一分段式线圈单元的槽节距为第一节距,其中,所述第一节距为以下之一:整节距Y,长节距Z、短节距X;第二分段式线圈单元的槽节距为第二节距,其中,所述第二节距为短节距X或长节距Z,且Z>Y>X;
N个所述第一分段式线圈单元沿周向依次排布,每个所述第一分段式线圈单元的所述第一槽内部分和所述第二槽内部分沿径向呈两层分布,且所述第一分段式线圈单元沿径向设置于所述电机绕组除最外层和最内层以外的任一层;
M个所述第二分段式线圈单元沿周向依次排布,每个所述第二分段式线圈单元的所述第三槽内部分和所述第四槽内部分沿径向同层分布,且所述第二分段式线圈单元沿径向设置于所述电机绕组的最外层和最内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机定子,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绕组的并联支路数等于电机极数,且两个槽内的线圈层数之和为并联支路数的整数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机定子,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绕组的并联支路数小于电机极数,且两个槽内的线圈层数之和为并联支路数的整数倍。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机绕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绕组沿径向的线圈层数为大于等于4的偶数。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机绕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分段式线圈单元的所述第一槽外端部和所述第二槽外端部沿周向的延伸方向相反且远离;
所述第二分段式线圈单元的所述第三槽外端部和所述第四槽外端部沿周向的延伸方向相同。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机绕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分段式线圈单元包括第一发卡单元和第二发卡单元;所述第一发卡单元和所述第二发卡单元的槽外端部沿周向的延伸方向相反,其中,所述第一发卡单元的两个槽外端部沿周向的延伸方向为逆时针方向,所述第二发卡单元的两个槽外端部沿周向的延伸方向为顺时针方向;
所述第一发卡单元设置于所述电机绕组的最外层,且所述第一发卡单元的所述第三槽内部分和所述第四槽内部分呈同层分布;所述第二发卡单元设置于所述电机绕组的最内层,且所述第二发卡单元的所述第三槽内部分和所述第四槽内部分呈同层分布;
或者,所述第一发卡单元设置于所述电机绕组的最内层,且所述第一发卡单元的所述第三槽内部分和所述第四槽内部分呈同层分布;所述第二发卡单元设置于所述电机绕组的最外层,且所述第二发卡单元的所述第三槽内部分和所述第四槽内部分呈同层分布。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机绕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节距为整节距Y时,所述第一分段式线圈单元的所述第一槽外端部和所述第二槽外端部的长度之和为整节距Y,所述第二分段式线圈单元的所述第三槽外端部和所述第四槽外端部的长度之和为整节距Y;每个所述第一发卡单元的所述第三槽内部分均与一个所述第二发卡单元的所述第三槽内部分设置于同一个槽内,每个所述第一发卡单元的所述第四槽内部分均与一个所述第二发卡单元的所述第四槽内部分设置于同一个槽内;
所述第一节距为长节距Z时,所述第一分段式线圈单元的所述第一槽外端部和所述第二槽外端部的长度之和为短节距X,所述第二分段式线圈单元的所述第三槽外端部和所述第四槽外端部的长度之和为短节距X,每个所述第一发卡单元的所述第三槽内部分均与一个所述第二发卡单元的所述第三槽内部分设置于相邻的两个槽内,每个所述第一发卡单元的所述第四槽内部分均与一个所述第二发卡单元的所述第四槽内部分设置于相邻的两个槽内;
所述第一节距为短节距X时,所述第一分段式线圈单元的所述第一槽外端部和所述第二槽外端部的长度之和为长节距Z,所述第二分段式线圈单元的所述第三槽外端部和所述第四槽外端部的长度之和为长节距Z,每个所述第一发卡单元的所述第三槽内部分均与一个所述第二发卡单元的所述第三槽内部分设置于相邻的两个槽内,每个所述第一发卡单元的所述第四槽内部分均与一个所述第二发卡单元的所述第四槽内部分设置于相邻的两个槽内。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机定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分段式线圈单元的数量N为:N=L*S,所述第二分段式线圈单元的数量M为:M=2*S;
其中,L为线圈绕组除最外层和最内层之外的中间层数,S为极数,且L、S均为偶数。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机定子,其特征在于,所述L为6层,S为8极时,所述第一分段式线圈单元的数量N为48,所述第一节距为整节距Y,所述第二分段式线圈单元的数量M为16,16个所述第二分段式线圈单元中包括8个所述第一发卡单元以及8个所述第二发卡单元,所述电机绕组的线圈层数为8;
其中,8个所述第一发卡单元设置于所述电机绕组的最外层,且每个所述第一发卡单元的所述第三槽内部分和所述第四槽内部分均位于所述电机绕组的最外层;8个所述第二发卡单元设置于所述电机绕组的最内层,且每个所述第二发卡单元的所述第三槽内部分和所述第四槽内部分均位于所述电机绕组的最内层;每个所述第一发卡单元的所述第三槽内部分均与一个所述第二发卡单元的所述第三槽内部分设置于同一槽内,每个所述第一发卡单元的所述第四槽内部分均与一个所述第二发卡单元的所述第四槽内部分设置于同一槽内;
48个所述第一分段式线圈单元中,16个所述第一分段式线圈单元的第一槽内部分位于所述电机绕组的第2层且第二槽内部分位于所述电机绕组的第3层;16个所述第一分段式线圈单元的第一槽内部分位于所述电机绕组的第4层且第二槽内部分位于所述电机绕组的第5层;16个所述第一分段式线圈单元的第一槽内部分位于所述电机绕组的第6层且第二槽内部分位于所述电机绕组的第7层;
所述L为4层,S为8极时,所述第一分段式线圈单元的数量N为32,所述第一节距为整节距Y,所述第二分段式线圈单元的数量M为16,16个所述第二分段式线圈单元中包括8个所述第一发卡单元以及8个所述第二发卡单元,所述电机绕组的线圈层数为6;
其中,8个所述第一发卡单元设置于所述电机绕组的最外层,且每个所述第一发卡单元的所述第三槽内部分和所述第四槽内部分均位于所述电机绕组的最外层;8个所述第二发卡单元设置于所述电机绕组的最内层,且每个所述第二发卡单元的所述第三槽内部分和所述第四槽内部分均位于所述电机绕组的最内层;每个所述第一发卡单元的所述第三槽内部分均与一个所述第二发卡单元的所述第三槽内部分设置于同一槽内,每个所述第一发卡单元的所述第四槽内部分均与一个所述第二发卡单元的所述第四槽内部分设置于同一槽内;
32个所述第一分段式线圈单元中,16个所述第一分段式线圈单元的第一槽内部分位于所述电机绕组的第2层且第二槽内部分位于所述电机绕组的第3层;16个所述第一分段式线圈单元的第一槽内部分位于所述电机绕组的第4层且第二槽内部分位于所述电机绕组的第5层;
所述L为2层,S为8极时,所述第一分段式线圈单元的数量N为16,所述第一节距为整节距Y,所述第二分段式线圈单元的数量M为16,16个所述第二分段式线圈单元中包括8个所述第一发卡单元以及8个所述第二发卡单元,所述电机绕组的线圈层数为4;
其中,8个所述第一发卡单元设置于所述电机绕组的最外层,且每个所述第一发卡单元的所述第三槽内部分和所述第四槽内部分均位于所述电机绕组的最外层;8个所述第二发卡单元设置于所述电机绕组的最内层,且每个所述第二发卡单元的所述第三槽内部分和所述第四槽内部分均位于所述电机绕组的最内层;每个所述第一发卡单元的所述第三槽内部分均与一个所述第二发卡单元的所述第三槽内部分设置于同一槽内,每个所述第一发卡单元的所述第四槽内部分均与一个所述第二发卡单元的所述第四槽内部分设置于同一槽内;
16个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柏荣键,刘延海,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市松正电动汽车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天津;1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