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梭式接线专用钳子及其使用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4691557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27 10:38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梭式接线专用钳子及其使用方法。第一钳体与第二钳体通过连接轴转动连接,构成钳子结构;另外还包括用于将两股或多股线搓合为一股的搓线机构、用于盛装压线帽的帽匣机构、用于将压线帽从帽匣机构内推出的推盘机构以及用于限制第一钳嘴活动的控位机构;控位机构包括拉杆以及控位组件,控位组件安装于第二钳柄上,拉杆的一端与控位组件连接,另一端与第一钳嘴连接;第一连杆的一端通过连接件与拉杆可拆卸连接,另一端与第一钳柄连接;搓线机构安装于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上;帽匣机构安装于第一连杆上,推盘机构安装于第二钳柄上,且位于帽匣机构与控位组件之间的位置。具有时间短,效率高,接线质量好的优势。

A special pincers for shuttle connection and its usag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梭式接线专用钳子及其使用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电力工程装配线工具
,更具体地,涉及一种梭式接线专用钳子及其使用方法。
技术介绍
电力工程作业时,当需要将两股电线接头连接时,传统做法通常是采用两股线互相交织缠绕后,再用防火胶布粘合进行隔离,这种作业方法比较落后,目前正被压线帽接线法所代替,压线帽接线法比较先进,能更好地保证电线接头不发生打火、短路与接触不良的现象。但是,这种方法操作繁琐,而且费时费力,效率不是特别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为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提供一种梭式接线专用钳子及其使用方法,操作简单,有效提高接线效率。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梭式接线专用钳子,包括第一钳体、第二钳体以及连接轴,所述的第一钳体自一端向另一端依次包括第一钳嘴、第一连接杆和第一钳柄;所述的第二钳体自一端向另一端依次包括第二钳嘴、第二连接杆和第二钳柄,所述的第一钳体与第二钳体通过连接轴转动连接,以构成钳子结构;其中,还包括用于将两股或多股线搓合为一股的搓线机构、用于盛装压线帽的帽匣机构、用于将压线帽从帽匣机构内推出的推盘机构以及用于限制第一钳嘴活动的控位机构;所述的控位机构包括拉杆以及控位组件,所述的控位组件安装于第二钳柄上,所述的拉杆的一端与控位组件连接,另一端与第一钳嘴连接;所述的第一连杆的一端通过连接件与拉杆可拆卸连接,另一端与第一钳柄连接;所述的搓线机构安装于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上;所述的帽匣机构安装于第一连杆上,所述的推盘机构安装于第二钳柄上,且位于帽匣机构与控位组件之间的位置。在使用时,与常规的钳子的使用方法类似,将两股电线夹在第一钳嘴与第二钳嘴之间,通过第一钳嘴和第二钳嘴将两股电线紧紧的咬住,同时要使两股电线的端部的一端伸入搓线机构中;然后操作控位机构,通过控位机构将第一钳嘴锁紧,然后拔开连接件,使拉杆与第一连杆分开,此时,一直按住控位机构,保持第一钳嘴与第二钳嘴锁紧状态;然后操作第一钳柄和第二钳柄,由于第一钳嘴与第一连杆已经分离,操作第一钳柄和第二钳柄时,第一钳嘴不会转动,而第一连杆仍然转动,此时安装在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上的搓线机构开始运作,重复张开和合闭第一钳柄和第二钳柄,使得搓线机构反复搓动两股电线,使其搓为一股;最后,在操作推盘机构,推盘机构将压线帽从帽匣机构中推出,且推出的同时直接吞进两股电线,将两股电线的接头包裹,完成一次接线。要进行下一次接线时,松开控位组件,使控位组件恢复原位,然后将连接件重新连接拉杆和第一连杆即可。进一步地,所述的搓线机构包括第一搓线板和第二搓线板,所述的第一搓线板的一端固定于第一连杆上,所述的第二搓线板的一端固定于第二连杆上,第一搓线板的另一端与第二搓线板的另一端相对层叠设置;第一搓线板与第二搓线板上均设有凸起的防滑齿。第一搓线板和第二搓线板相互层叠对立设置,在使用时,电线放置在第一搓线板和第二搓线板之间,操作第一钳柄和第二钳柄张开和闭合的过程中,第一搓线板和第二搓线板相互搓动,将夹在两者之间的两股电线搓合为一股;优选地,在第一搓线板和第二搓线板上均设有用于增加摩擦力的防滑齿,避免在搓合的过程中,电线与第一搓线板或第二搓线板发生打滑,而影响搓合效果。进一步地,所述的拉杆包括第一拉杆和第二拉杆,所述的第一拉杆的一端与第一钳嘴固定连接,另一端与第二拉杆转动连接,第二拉杆的另一端与控位组件连接;所述的第一拉杆的中部设有连接孔,所述的第一连接杆的一端设有与连接孔对应的摁锁,所述的第一连接杆通过摁锁与第一拉杆可拆卸连接;所述的第一连接杆的另一端与第一钳柄固定连接;所述的第二连接杆的一端与第二钳嘴固定连接,另一端与第二钳柄固定连接;所述的第一连接杆通过连接轴与第二连接杆转动连接。在本专利技术中,第一钳体包括相对可拆卸的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是第一钳嘴部分,第二部分是第一连杆与第一钳柄部分,第一钳嘴与第一拉杆一端固定连接,第一拉杆又通过摁锁与第一连杆连接,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由摁锁控制在一起活动或分开活动;在需要使用第一钳嘴和第二钳嘴进行咬合电线时,第一部分与第二部分是合并在一起的,此时,整体结构与常规的钳子类似,正常操作第一钳柄和第二钳柄即可;当需要使用搓线机构实现搓线功能时,此时拔起摁锁,使第一部分与第二部分分离,此时,在操作第一钳柄和第二钳柄时,第一钳嘴是不会跟着一起转动的,仅仅只有第一连杆跟着转动,从而完成第一搓线板和第二搓线板相互搓合;这样设计,在搓线的过程中,也只需单手便可以操作,电线通过第一钳嘴和第二钳嘴紧紧咬合定位,不需要另一只手定位电线,操作简单方便。第一拉杆的另一端与第二拉杆转动连接,第二拉杆的另一端又是与控位组件连接的,通过操作控位组件,可以使第二拉杆被锁定,当第二拉杆被锁定后,第一钳嘴便被锁定。作为优选的,第一连杆在第一搓线板处形成局部抬高,保证第二搓线板与第一搓线板的搓合面可以居中水平互动,第二搓线板和第一搓线板搓合面前端均有适度的翘起,形成互为翘口,确保电线被碾入搓合,摁锁至连接轴之间区位有拱起空间,空间尺寸保证匣壳的推进口和推出口居两个钳嘴的中心线位置,从而保证被推出的压线帽能够刚好吞进包裹在电线接头上。进一步地,所述的控位组件包括第一压簧、压杆、撑块、以及第一定位块和第二定位块;在所述的第二钳柄上设有第一安装通孔,在第一安装通孔的内壁上设有相对设置的两个卡槽;所述的第一压簧安装于第一安装通孔内,第一压簧的一端与第一安装通孔的顶部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撑块固定连接;所述的压杆的一端穿设于第一压簧内,与撑块固定连接;压杆的另一端位于第一安装通孔外部且位于远离第一钳柄的一侧;所述的第二拉杆与控位组件连接的一端穿入第一安装通孔内,在第二拉杆的端部设有横向设置的滑槽,在所述的滑槽内横向设有拉簧,所述的第一定位块与第二定位相向设于第二拉杆的端部,且与滑槽可滑动连接;所述的拉簧的一端与第一定位块连接,另一端与第二定位块连接;在所述的撑块底部设有凸起的撑体,撑体位于第一定位块与第二定位块之间的位置;当按压压杆推动撑块移动,所述的撑体插入第一定位块与第二定位块之间,以推动第一定位块与第二定位块向两侧移动至卡槽内。在操作的过程中,当不需要锁定第一钳嘴的时候,第一定位块与第二定位块是相互贴合在一起的,当需要锁定第一钳嘴时,按下压杆使撑块底部的撑体插入至第一定位与第二定位块之间,第一定位块与第二定位块分别向两侧移动,直至移动至两侧的卡槽内,此时需要一直按住压杆,保持第一定位块和第二定位块一直位于卡槽内,从而限制第二拉杆的移动;当完成操作后,松开压杆,撑体在第一压簧的弹性作用下向上移动,从而使撑体从第一定位块与第二定位块之间抽出;第一定位块与第二定位块在拉簧的弹性作用下,相向移动,从而又贴合在一起,此时,第一定位块与第二定位块从卡槽中移出,第二拉杆又能继续在第一安装通孔内滑动,第一钳嘴解除锁定状态。进一步地,所述的撑体的端部呈椎体结构,所述的第一定位块与第二定位块相向的一侧上均设有斜面,两个斜面相向而对,形成与椎体结构对应的三角空间;所述的压杆位于第一安装通孔外部的一端的端部设有第一按键。撑体的端部设计为椎体结构,与第一定位块和第二定位块之间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梭式接线专用钳子,包括第一钳体(1)、第二钳体(2)以及连接轴(3),所述的第一钳体(1)自一端向另一端依次包括第一钳嘴(11)、第一连接(12)杆和第一钳柄(13);所述的第二钳体(2)自一端向另一端依次包括第二钳嘴(21)、第二连接杆(22)和第二钳柄(23),所述的第一钳体(1)与第二钳体(2)通过连接轴(3)转动连接,以构成钳子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于将两股或多股线搓合为一股的搓线机构(4)、用于盛装压线帽(54)的帽匣机构(5)、用于将压线帽(54)从帽匣机构(5)内推出的推盘机构(6)以及用于限制第一钳嘴(11)活动的控位机构(7);所述的控位机构(7)包括拉杆以及控位组件,所述的控位组件安装于第二钳柄(23)上,所述的拉杆的一端与控位组件连接,另一端与第一钳嘴(11)连接;所述的第一连杆的一端通过连接件与拉杆可拆卸连接,另一端与第一钳柄(13)连接;所述的搓线机构(4)安装于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上;所述的帽匣机构(5)安装于第一连杆上,所述的推盘机构(6)安装于第二钳柄(23)上,且位于帽匣机构(5)与控位组件之间的位置。/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梭式接线专用钳子,包括第一钳体(1)、第二钳体(2)以及连接轴(3),所述的第一钳体(1)自一端向另一端依次包括第一钳嘴(11)、第一连接(12)杆和第一钳柄(13);所述的第二钳体(2)自一端向另一端依次包括第二钳嘴(21)、第二连接杆(22)和第二钳柄(23),所述的第一钳体(1)与第二钳体(2)通过连接轴(3)转动连接,以构成钳子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于将两股或多股线搓合为一股的搓线机构(4)、用于盛装压线帽(54)的帽匣机构(5)、用于将压线帽(54)从帽匣机构(5)内推出的推盘机构(6)以及用于限制第一钳嘴(11)活动的控位机构(7);所述的控位机构(7)包括拉杆以及控位组件,所述的控位组件安装于第二钳柄(23)上,所述的拉杆的一端与控位组件连接,另一端与第一钳嘴(11)连接;所述的第一连杆的一端通过连接件与拉杆可拆卸连接,另一端与第一钳柄(13)连接;所述的搓线机构(4)安装于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上;所述的帽匣机构(5)安装于第一连杆上,所述的推盘机构(6)安装于第二钳柄(23)上,且位于帽匣机构(5)与控位组件之间的位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梭式接线专用钳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搓线机构(4)包括第一搓线板(41)和第二搓线板(42),所述的第一搓线板(41)的一端固定于第一连杆上,所述的第二搓线板(42)的一端固定于第二连杆上,第一搓线板(41)的另一端与第二搓线板(42)的另一端相对层叠设置;第一搓线板(41)与第二搓线板(42)上均设有凸起的防滑齿。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梭式接线专用钳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拉杆包括第一拉杆(71)和第二拉杆(72),所述的第一拉杆(71)的一端与第一钳嘴(11)固定连接,另一端与第二拉杆(72)转动连接,第二拉杆(72)的另一端与控位组件连接;所述的第一拉杆(71)的中部设有连接孔,所述的第一连接(12)杆的一端设有与连接孔对应的摁锁(8),所述的第一连接(12)杆通过摁锁(8)与第一拉杆(71)可拆卸连接;所述的第一连接(12)杆的另一端与第一钳柄(13)固定连接;所述的第二连接杆(22)的一端与第二钳嘴(21)固定连接,另一端与第二钳柄(23)固定连接;所述的第一连接(12)杆通过连接轴(3)与第二连接杆(22)转动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梭式接线专用钳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控位组件包括第一压簧(73)、压杆(74)、撑块(75)、以及第一定位块(76)和第二定位块(77);在所述的第二钳柄(23)上设有第一安装通孔(15),在第一安装通孔(15)的内壁上设有相对设置的两个卡槽(151);所述的第一压簧(73)安装于第一安装通孔(15)内,第一压簧(73)的一端与第一安装通孔(15)的顶部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撑块(75)固定连接;所述的压杆(74)的一端穿设于第一压簧(73)内,与撑块(75)固定连接;压杆(74)的另一端位于第一安装通孔(15)外部且位于远离第一钳柄(13)的一侧;所述的第二拉杆(72)与控位组件连接的一端穿入第一安装通孔(15)内,在第二拉杆(72)的端部设有横向设置的滑槽,在所述的滑槽内横向设有拉簧(78),所述的第一定位块(76)与第二定位相向设于第二拉杆(72)的端部,且与滑槽可滑动连接;所述的拉簧(78)的一端与第一定位块(76)连接,另一端与第二定位块(77)连接;在所述的撑块(75)底部设有凸起的撑体(751),撑体(751)位于第一定位块(76)与第二定位块(77)之间的位置;当按压压杆(74)推动撑块(75)移动,所述的撑体(751)插入第一定位块(76)与第二定位块(77)之间,以推动第一定位块(76)与第二定位块(77)向两侧移动至卡槽(151)内。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梭式接线专用钳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撑体(751)的端部呈椎体结构,所述的第一定位块(76)与第二定位块(77)相向的一侧上均设有斜面,两个斜...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宏林锦章卫木子画陈彦晨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广州铁路机械学校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