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发光单元、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显示
,尤其涉及一种发光单元、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技术介绍
有机发光二极管(OrganicLightEmittingDiode,简称OLED)显示器件具有自发光、驱动电压低、轻薄、响应速度快以及高对比度的优点,广泛应用在显示领域中。目前为了提高OLED显示器件的发光效率,一般会在OLED显示器件的结构中添加量子点,量子点是以半导体晶体为基础的纳米晶材料,具有突出的量子尺寸效应。量子点在OLED显示器件内部的设置方式一般是单独设置或者平铺OLED像素层的出光路径上,当光线照射在量子点表面时,量子点受激发后可以发射荧光,以形成高纯度的单色光,并且量子点的激发光谱的改变可以通过改变量子材料的尺寸实现,从而实现利用量子材料提高OLED的发光效率的目的。然而目前的量子点设置方式无法保证量子点受激发后发射的荧光全部由OLED显示器件的出光侧发出,导致出光强度较低,因此也会影响显示装置的发光性能。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
技术介绍
中提到的至少一个问题,本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发光单元,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层叠设置的第一电极层、蓝光像素层和第二电极层、增强反射层、量子层以及滤光片层;/n所述量子层包括量子材料,所述量子材料用于在所述蓝光像素层发出的蓝光激发下发射荧光,所述增强反射层朝向所述第二电极层一侧的表面为平面,所述增强反射层朝向所述量子层一侧的表面具有第一图案。/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发光单元,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层叠设置的第一电极层、蓝光像素层和第二电极层、增强反射层、量子层以及滤光片层;
所述量子层包括量子材料,所述量子材料用于在所述蓝光像素层发出的蓝光激发下发射荧光,所述增强反射层朝向所述第二电极层一侧的表面为平面,所述增强反射层朝向所述量子层一侧的表面具有第一图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光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量子层朝向所述增强反射层一侧的表面具有第二图案,所述第一图案和所述第二图案相互嵌合。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发光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图案包括呈阵列排布的多个第一凹槽,所述第二图案包括呈阵列排布的多个第二凸起,多个所述第一凹槽和多个所述第二凸起一一对应嵌合;
或,所述第一图案包括呈阵列排布的多个第一凸起,所述第二图案包括呈阵列排布的多个第二凹槽,多个所述第一凸起和多个所述第二凹槽一一对应嵌合。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发光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图案包括呈阵列排布的多个第一凸起和多个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凸起和所述第一凹槽交替间隔设置;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程卫高,任雅磊,
申请(专利权)人:昆山工研院新型平板显示技术中心有限公司,昆山国显光电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