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示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615430 阅读:6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24 02:1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显示装置。所述显示装置可以包括:辅助电极和至少一个薄膜晶体管,各设置在基板上方并且彼此隔开;钝化层,其设置在辅助电极和至少一个薄膜晶体管上;第一障壁和第二障壁,各设置在钝化层上并且彼此间隔开;第一电极,其设置在第一障壁上并且连接到至少一个薄膜晶体管;连接电极,其设置在第二障壁上并且连接到辅助电极;堤层,其设置在钝化层上,并且包括暴露第一电极的一部分的第一开口和暴露第二障壁的一部分的第二开口;有机发光层,其设置在第一电极上并且被第二障壁分开;以及第二电极,其设置在有机发光层上并且在第二障壁附近与连接电极接触。

display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显示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显示装置,更具体地,涉及一种能够提高开口率和透射率并降低制造成本的显示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信息社会的发展,对用于显示图像的显示装置的各种要求正在增长。在显示装置领域,纤薄、重量轻并且可以形成为大尺寸的平板显示装置(FPD)已经迅速取代笨重的阴极射线管(CRT)。平板显示装置包括液晶显示器(LCD)、等离子显示面板(PDP)、有机发光显示器(OLED)、电泳显示装置(ED)等。在这些类型的显示器中,有机发光显示器是自发光装置,并且具有快速响应时间、高发光效率、高亮度和宽视角。值得注意的是,有机发光显示器可以制造在柔性基板上,并且与等离子体显示面板或无机电致发光(EL)显示器相比的优势在于,其可以在低电压下工作,具有更低的功耗,并且提供生动的色彩再现。最近,正在开发透明显示器,其允许用户通过显示器的正面看到显示器的背面上呈现的事物。透明显示器的一个示例是透明有机发光显示器,其包括用于发光的子像素和外部光穿过的透射部分。子像素和透射部分处于此消彼长(trade-off)的关系,其中透射部分随着子像素变大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显示装置,所述显示装置包括:/n辅助电极和至少一个薄膜晶体管,所述辅助电极和所述至少一个薄膜晶体管设置在基板上方并且彼此间隔开;/n钝化层,所述钝化层设置在所述辅助电极和所述至少一个薄膜晶体管上;/n第一障壁和第二障壁,所述第一障壁和所述第二障壁设置在所述钝化层上并且彼此间隔开;/n第一电极,所述第一电极设置在所述第一障壁上并且连接到所述至少一个薄膜晶体管;/n连接电极,所述连接电极设置在所述第二障壁上并且连接到所述辅助电极;/n堤层,所述堤层设置在所述钝化层上并且包括暴露所述第一电极的一部分的第一开口和暴露所述连接电极的一部分的第二开口;/n有机发光层,所述有机发光层设置在所述第一电...

【技术特征摘要】
20181217 KR 10-2018-01634451.一种显示装置,所述显示装置包括:
辅助电极和至少一个薄膜晶体管,所述辅助电极和所述至少一个薄膜晶体管设置在基板上方并且彼此间隔开;
钝化层,所述钝化层设置在所述辅助电极和所述至少一个薄膜晶体管上;
第一障壁和第二障壁,所述第一障壁和所述第二障壁设置在所述钝化层上并且彼此间隔开;
第一电极,所述第一电极设置在所述第一障壁上并且连接到所述至少一个薄膜晶体管;
连接电极,所述连接电极设置在所述第二障壁上并且连接到所述辅助电极;
堤层,所述堤层设置在所述钝化层上并且包括暴露所述第一电极的一部分的第一开口和暴露所述连接电极的一部分的第二开口;
有机发光层,所述有机发光层设置在所述第一电极上并且被所述第二障壁分开;以及
第二电极,所述第二电极设置在所述有机发光层上并且在所述第二障壁附近与所述连接电极接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所述第一障壁与所述至少一个薄膜晶体管交叠。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所述有机发光层包括有机光发射层和有机公共层。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所述第一障壁和所述第二障壁中的至少一个具有倒锥形形状。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所述第一电极叠加在所述第一障壁的侧方和上方,并且通过存在于所述钝化层中的第一通孔连接到所述至少一个薄膜晶体管。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所述显示装置还包括所述第一电极、所述有机发光层和所述第二电极交叠的发光部分,
其中,所述第一障壁与所述发光部分交叠。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所述连接电极叠加在所述第二障壁的侧方和上方,并且通过存在于所述钝化层中的第二通孔连接到所述辅助电极。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通过在所述第二障壁的侧方分开所述有机发光层来暴露所述连接电极,并且所述第二电极与在所述第二障壁的侧方暴露的所述连接电极接触。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通过在所述钝化层的与所述第二障壁交叠的表面上分开所述有机发光层来暴露所述连接电极,并且所述第二电极与在所述钝化层的表面上暴露的所述连接电极接触。<...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申起燮金义泰李昭易
申请(专利权)人:乐金显示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韩国;KR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