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背光控制方法、系统、终端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4689864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27 09:47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液晶屏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背光控制方法、系统、终端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用于液晶屏,液晶屏包括背光单元和液晶单元,通过获取预设显示亮度,判断预设显示亮度与调光阈值的强弱关系;并根据预设显示亮度与调光阈值的强弱关系,设置背光单元的发光亮度;进一步根据预设显示亮度和设置好的发光亮度,设置液晶单元的背光透射率。由此根据预设显示亮度与调光阈值的强弱关系,对应设置不同的发光亮度和背光透射率,规避了分立MOS管大电流区域的灰度控制困难的问题;该控制方式的灵活性较强,提升了屏幕的对比度,解决了现有的用于动态背光液晶屏的控制技术存在着灰度调节精度较低的问题。

A backlight control method, system, terminal and computer readable storage mediu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背光控制方法、系统、终端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本专利技术属于液晶屏
,尤其涉及一种背光控制方法、系统、终端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技术介绍
目前,LED背光技术通常是采取静态或者被动的方式进行驱动。相对于上述传统技术,采用主动方式驱动发光元件具有对比度高、节能等优点,主动驱动方式常用于液晶面板或者OLED(OrganicLight-EmittingDiode,有机发光二极管)。对于传统的LED背光驱动电路,通常是基于MOSFET分立元件进行主动背光的驱动,也即是采用MOSFET管与LED串联,并对LED提供驱动电流。但是由于受限于MOSFET分立元件的IV特性,用电压Vg对其电流Ids进行控制的精度比较低,并且考虑到驱动电压与LED的发光亮度的关系会带来较大的误差,导致上述方式难以实现对灰度的精确控制。因此,现有的用于动态背光液晶屏的控制技术存在着灰度调节精度较低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背光控制方法、系统、终端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旨在解决现有的用于动态背光液晶屏的控制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背光控制方法,用于液晶屏,所述液晶屏包括背光单元和液晶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背光控制方法包括:/n获取预设显示亮度,并判断所述预设显示亮度与调光阈值的强弱关系;/n根据所述预设显示亮度与所述调光阈值的强弱关系,设置所述背光单元的发光亮度;/n根据所述预设显示亮度和设置好的所述发光亮度,设置所述液晶单元的背光透射率。/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背光控制方法,用于液晶屏,所述液晶屏包括背光单元和液晶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背光控制方法包括:
获取预设显示亮度,并判断所述预设显示亮度与调光阈值的强弱关系;
根据所述预设显示亮度与所述调光阈值的强弱关系,设置所述背光单元的发光亮度;
根据所述预设显示亮度和设置好的所述发光亮度,设置所述液晶单元的背光透射率。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预设显示亮度与所述调光阈值的强弱关系,设置所述背光单元的发光亮度具体包括:
当所述预设显示亮度强于所述调光阈值时,将所述发光亮度设置为第一发光亮度;
当所述预设显示亮度弱于所述调光阈值时,将所述发光亮度设置为第二发光亮度,并调控像素灰度。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背光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预设显示亮度与所述调光阈值的强弱关系,设置所述背光单元的发光亮度具体还包括:
将所述背光单元的发光亮度与驱动电压建立曲线模型,所述驱动电压用于驱动所述液晶屏;
根据曲线的斜率大小将所述曲线模型划分为大电流区域和小电流区域;
将所述大电流区域和所述小电流区域的分界点对应的发光亮度设为预设发光亮度。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背光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曲线的斜率大小将所述曲线模型划分为大电流区域和小电流区域具体包括:
当所述曲线的斜率大于预设角度值时,将其对应的区域划分为所述大电流区域;
当所述曲线的斜率小于所述预设角度值时,将其对应的区域划分为所述小电流区域,并在所述小电流区域中,根据所述驱动电压的变化对应获取所述发光亮度的灰阶值。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背光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发光亮度为所述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智远马刚谢相伟陈光郎闫晓林
申请(专利权)人:TCL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