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平复绕机探伤控制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689330 阅读:3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27 09:3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水平复绕机探伤控制装置,包括底座、电机、PLC控制器和收卷筒,第一固定座的上端设有铜管穿孔、测速轮和接近式传感器,支座上与铜管穿孔处于同一水平线处设有旋转式探伤检测器,底座的前端设有PLC控制器,第二固定座上设有定位滑竿,第三固定座上通过轴承连接有转轴,转轴上固定有收卷筒,PLC控制器、旋转式探伤检测器、旋转式探伤检测器、第一电机和第二电机构成了探伤控制装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设置有穿过式探伤检测器和旋转式探伤检测器,两个探伤检测器在PLC控制器内置程序的判定作用下,可以准确的检测铜管上的伤点,有利于保证质量;设有测速轮和接近式传感器,方便计算铜管的长度。

A flaw detection control device for horizontal rewinding machin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水平复绕机探伤控制装置
本技术涉及铜管加工用设备
,尤其是一种水平复绕机探伤控制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铜管缠绕设备长度在15米左右,铜管需要经过设备前端的放料框的位置经过放线摆臂、清洗区、矫直区、穿过式探伤探头、旋转式探伤设备伤点喷墨区墨水烘干区域、测速轮以及预弯辊后才到通关单额收卷卷筒实现铜管的逐层排列成卷。由于探伤设备位于缠绕设备前段4米处,每一筐铜管在放线料框到达收卷卷筒的时候都需要操作工逐一的手动引导,这样就会造成铜管经过两台探伤设备时所检测的伤点与实际伤点不符或者漏探,虽然和操作工多次强调要去除无探伤部分的铜管,但是还是避免不了有时候的工作失误,从而给公司的品质和形象造成很大影响;另外,在缠绕时,由于缠绕的铜管线圈的直径越来越大,而无法准确计算所缠铜管的长度,给实际应用造成困扰。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缺陷,本技术提供一种水平复绕机探伤控制装置。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水平复绕机探伤控制装置,包括底座、电机、PLC控制器和收卷筒,所述电机包括第一电机和第二电机,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水平复绕机探伤控制装置,包括底座(1)、电机、PLC控制器(2)和收卷筒(8),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包括第一电机(9)和第二电机(7),所述底座(1)的上表面设有固定座,所述固定座从左向右依次包括第一固定座(15)、第二固定座(12)、第三固定座(6)和第二电机(7),所述第一固定座(15)的上端设有铜管穿孔(18)、测速轮和接近式传感器(19),所述测速轮上设有检测点,所述检测点与接近式传感器(19)相连接,所述第一固定座(15)的后端设有支座(16),所述支座(16)上与铜管穿孔(18)处于同一水平线处设有旋转式探伤检测器(17),所述底座(1)的前端设有PLC控制器(2),所述第...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水平复绕机探伤控制装置,包括底座(1)、电机、PLC控制器(2)和收卷筒(8),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包括第一电机(9)和第二电机(7),所述底座(1)的上表面设有固定座,所述固定座从左向右依次包括第一固定座(15)、第二固定座(12)、第三固定座(6)和第二电机(7),所述第一固定座(15)的上端设有铜管穿孔(18)、测速轮和接近式传感器(19),所述测速轮上设有检测点,所述检测点与接近式传感器(19)相连接,所述第一固定座(15)的后端设有支座(16),所述支座(16)上与铜管穿孔(18)处于同一水平线处设有旋转式探伤检测器(17),所述底座(1)的前端设有PLC控制器(2),所述第二固定座(12)上设有定位滑竿(11),所述第二固定座(12)上通过轴承连接有螺纹杆(13),所述第二固定座(12)的一侧设有第一电机(9),所述第一电机(9)的输出轴与螺纹杆(13)的一端连接,所述螺纹杆(13)上通过螺纹连接的方式连接有滑动座,且滑动座上设有与定位滑竿(11)滑动连接的通孔,所述滑动座的上方设有穿过式探伤检测器(14)和理线支架(10),所述第三固定座(6)上通过轴承连接有转轴,所述转轴上固定有收卷筒(8),所述转轴的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毅谢福胜贺国峰李松霖杨涛
申请(专利权)人:龙口市龙蓬精密铜管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