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路板生产加工用限位装夹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689030 阅读:9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27 09:3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路板生产加工用限位装夹结构,包括装夹壳体、第一夹板和第二夹板,所述装夹壳体共设置有两个,且两个装夹壳体相靠近的一侧均开设有凹口,所述第一夹板的上端面和装夹壳体的顶部内表壁上均粘接有橡胶块,所述装夹壳体的内腔且靠近装夹壳体的底部内表壁处设置有水平方向上的第一转动杆,所述第一锥齿轮与第二锥齿轮之间通过卡齿啮合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通过第一旋钮的设置,方便于对第一转动杆的转动,通过第一锥齿轮和第二锥齿轮的配合可使得螺纹杆发生转动,通过螺纹杆和螺纹套的配合可使得第二夹板在竖直方向上进行运动,实现对电路板进行装夹的效果。

A kind of limit clamping structure for circuit board production and processin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路板生产加工用限位装夹结构
本技术涉及电路板装夹
,尤其涉及一种电路板生产加工用限位装夹结构。
技术介绍
电路板的名称有:陶瓷电路板,氧化铝陶瓷电路板,氮化铝陶瓷电路板,线路板,PCB板,铝基板,高频板,厚铜板,阻抗板,PCB,超薄线路板,超薄电路板,印刷(铜刻蚀技术)电路板等。电路板使电路迷你化、直观化,对于固定电路的批量生产和优化用电器布局起重要作用,电路板在加工时需要对其进行限位装夹,所以,研究出一种便于使用的电路板加工限位装夹结构是很有必要的。传统的电路板装夹结构仅是通过螺栓螺母的方式进行装夹,稳定不高、且装夹效果较差,其次,传统的电路板装夹结构只能对同一种大小的电路板进行装夹,不方便于日常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为了解决传统的电路板装夹结构稳定性不高和只能对同一种大小的电路板装夹的问题,而提出的一种电路板生产加工用限位装夹结构。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电路板生产加工用限位装夹结构,包括装夹壳体、第一夹板和第二夹板,所述装夹壳体共设置有两个,且两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路板生产加工用限位装夹结构,包括装夹壳体(1)、第一夹板(2)和第二夹板(3),其特征在于,所述装夹壳体(1)共设置有两个,且两个装夹壳体(1)相靠近的一侧均开设有凹口(6),所述凹口(6)的内部分别设置有第一夹板(2)和第二夹板(3),所述第一夹板(2)的上端面和装夹壳体(1)的顶部内表壁上均粘接有橡胶块(7),所述装夹壳体(1)的内腔且靠近装夹壳体(1)的底部内表壁处设置有水平方向上的第一转动杆(10),所述第一转动杆(10)的中心处两侧均固定安装有第一锥齿轮(11),所述第一转动杆(10)的顶部中心处两侧均设置有螺纹杆(13),所述螺纹杆(13)的底部焊接有第二锥齿轮(12),...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路板生产加工用限位装夹结构,包括装夹壳体(1)、第一夹板(2)和第二夹板(3),其特征在于,所述装夹壳体(1)共设置有两个,且两个装夹壳体(1)相靠近的一侧均开设有凹口(6),所述凹口(6)的内部分别设置有第一夹板(2)和第二夹板(3),所述第一夹板(2)的上端面和装夹壳体(1)的顶部内表壁上均粘接有橡胶块(7),所述装夹壳体(1)的内腔且靠近装夹壳体(1)的底部内表壁处设置有水平方向上的第一转动杆(10),所述第一转动杆(10)的中心处两侧均固定安装有第一锥齿轮(11),所述第一转动杆(10)的顶部中心处两侧均设置有螺纹杆(13),所述螺纹杆(13)的底部焊接有第二锥齿轮(12),且螺纹杆(13)的外部旋合连接有螺纹套(14),所述螺纹套(14)与第二夹板(3)之间通过连接杆(15)固定连接,所述第一锥齿轮(11)与第二锥齿轮(12)之间通过卡齿啮合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路板生产加工用限位装夹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装夹壳体(1)的水平方向内表壁上且靠近装夹壳体(1)的顶部内表壁处均开设有第一滑槽(8),且第一滑槽(8)与第一夹板(2)滑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路板生产加工用限位装夹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转动杆(10)的一端与装夹壳体(1)的内表壁通过转轴转动连接,另一端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曹龙波胡卫辉谷星龚辉刘兵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中尚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